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抓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抓德育,德育工作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规定,中职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要想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归根结底要看德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并对加强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整理成文字,供同行指正。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从最近十年来看,全国中职和高职的年招生数翻了一番多,中职从398万人增至870万人,高职年招生从130万人增至310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旗鼓相当!然而中职生绝大部分(超过80%)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大多入学前文化课学习成绩比较差,中考失利,不太情愿地上了中职学校;有些学生还存在心理问题;一些学生法纪意识淡薄,其管理难度大。对中职学校的德育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中职学校的德育队伍建设却一直照搬照抄高中教育,显然是不符合中职学校的。
  而从目前的德育队伍建设来看,专职教师严重缺乏,现有的教师,虽然他们的专业知识扎实,但对教学对象的德育情况缺乏了解,使得一些德育教师局限于书本,走不出三尺讲台,跳不出“旧三中心模式”;班主任从事行政工作过多,虽然进行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但是这些主题是随意的,没有计划的。团委对学生的德育更多的趋向于完成政治任务,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收效甚微。
  二、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为了了解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特制定了系列的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广东省粤北地区英德、清新、佛岗、阳山等中职学校的3000名学生、240名德育教师、以及360名班主任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46份,有效回收率为98%。我们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罗列如下:
  (一)新老班主任的比例不协调
  自高校扩招,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以后,广东省大部分中职学校从2004年开始从各高校大量引进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入校教学,而这些大学生很自然的就担任各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严重的影响了各中职学校原有的新老班主任的比例,对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情况调查发现:2004年以前新老班主任的比例是1:8,2006年新老班主任的比例是1:3:,2008年新老班主任的比例是1:1,而2010年新老班主任的比例竟然是4:1,老班主任的快速退役,不能在工作中很好地将班主任工作经验传递给新班主任,新班主任的快速增长,没有时间让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中职学校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水平。
  (二)没有健全德育队伍管理机构
  自中职学校快速发展以来,已有的德育队伍管理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2004年以前大部分中职学校没有专职的德育校长,在2006年以后才陆续有德育校长的出现;2004年以前班主任的直接领导是学生处主任或政教处主任,而在2008年随着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增多,相应的班主任人数是原来的3倍,学生处管理全体班主任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更不用说还要进行德育队伍能力的建设了,2004年前,团委与学生处各自成家,没有直接的关聯,使得德育队伍管理很不完善。
  (三)对德育队伍的选拔和培训不够重视
  首先,缺乏规范的选拔机制。德育教师理应有比其他教师更高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德育能力的要求,而实际工作中的“关系照顾”“随意指派”在降低这支队伍在人们心目中形象的同时,使想干德育工作的人干不上、不想干且干不好的人占着岗位,浪费着德育工作的人力资源。其次,经常性培训机制尚未形成。大的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针对职校班主任与德育教师的专门培训少,德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缺乏,职校德育教师补充和在职教师提高的渠道还不畅通;小的方面,职校德育队伍的校内培训还停留在传达文件、布置工作、筹划活动等低水平层次上。
  (四)德育科研少
  尽管国家和政府教育部门为改变中职学校的教育状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为此做出巨大努力,但自主招生,打开山门,依然使得中职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没有专门的德育科研经费,德育科研自然成为一句空话。更主要是中职学校长期的招生就业压力,德育科研人员极其缺乏。
  因此,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德育队伍是每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成立德育队伍建设领导机构,加强对德育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抓好中职学校的德育队伍建设,首先应成立以校长为首,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主,学生处、教务处、专业科部、党支部、团委等部门参加的德育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做法。
  (二)抓好德育队伍的培养和培训,促进学校德育管理上更高水平
  1、抓好德育骨干队伍培养和培训,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的管理水平
  德育骨干队伍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理念、业务能力关乎着学校德育管理的成效。学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校级领导、德育主任、专业科部长、团委书记、骨干班主任和德育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和县举办的培训学习,切实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2、抓好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强的工作,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及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应以业务部门的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自主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师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操作技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班主任教育操作技能为主要手段,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
  3、全员培训德育课教师,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精神,中职学校要制订德育课教师的培训制度,落实德育新大纲规定的新课程任课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抓好科任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全员育人的理念
  实现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德育工作体系,必须帮助广大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坚持以科任教师所教学科的德育渗透、德育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以示范课研讨为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评价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保障,以自主实践为目标,不断提高科任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
  5、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队伍自主管理的积极作用
  学生干部队伍是广大学生的楷模,也是德育工作的小助手。因此,要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制度,每月对学生干部进行一次岗位培训;实施学生干部周汇报制度;建立德育“小助手”大家评制度;培养学生干部树立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的行列。
  (三)组织开展德育技能大赛和展示活动,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发展是中职学校德育创新的现实需要和专业能力水平提升的必然趋势。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技能大赛和展示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挖掘学校现有好的德育经验、做法和树立德育工作典型,同时也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化意识的形成。
  1、举办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通过比赛,带动班主任的成长,提高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努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专业能力强、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工作带头人。
  2、举办德育论文、德育工作案例、主题班会设计方案评比活动,积极探索新时期我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载体,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举办优秀德育课评比活动,发挥德育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调动德育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德育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做好德育科研课题,引领德育工作科学发展
  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是学校工作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提出破解德育工作难题的方案与措施;最终形成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和品牌。
  1、学校应该十分重视德育科研工作。一是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发现课题,二是通过强制的方式将育人实践中的难题交给德育工作者去寻求解决的最佳途径,三是积极承担上级课题项目,同时制订政策对课题研究在物力、财力、时间上予以保障。
  2、校内开展 “三个一”活动。即:一篇德育论文、一节主题班会观摩课、一个德育工作案例,帮助教师树立“以德立校”的观念,在教育教改中鼓励他们积极承担教改教研任务,将德育的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的去摸索与創新,撰写出有一定质量的德育论文和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德育工作案例,使他们尽快完成“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变,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
  3、开展德育工作交流活动。“走出去,请进来”,邀请有关专家来我校进行传经讲课,或到管理较好的同层次学校进行参观学习;校内组织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德育工作论坛,为德育工作者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台,促进多元互动,探讨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五)完善和建立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其对德育队伍建设产生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1、制定《班级班主任考核实施细则》,对班主任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将评价结果与班主任津贴发放、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进行挂钩。
  2、制定《科任教师德育工作考核办法》,对科任教师的德育教学、德育教研、组织德育活动、参与德育活动等方面的德育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与津贴发放挂钩。
  3、建立德育工作评优制度。每学年开展校级优秀班主任、德育新秀、德育带头人评选活动。有重点的进行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对于师德高尚、业务优秀,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班主任,由学校聘请担任指导教师,以迅速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
  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程,就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德育队伍。
  参考文献:
  [1]王锭城、王小棉等著,《教育管理实践的理论探索》,1995.
  [2]顾明远、申华主编,《学校教师管理运作全书》,1995.
  [3]江月孙,《现代学校德育管理》,1990.
  [4]鲁昕《突出中职德育实践特色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0年第3期.
  [5]燕芬《高职院校德育队伍建设初探》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卷第6期2004年l2 月.
  [6]孙劲松《高等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历程》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6.
  [7]杜裕录青《对加强高校专职德育队伍建设的思考》高教研究 1997年第四期.
  注:
  本文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题《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的实验研究》课题组 课题编号zjd2010-b-052)
其他文献
在如今3G网络环境下,用短信沟通就已经显得很OUT了。微博的盛行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沟通便利,这时,文字的输入速度也成为了我们购买手机时重点考察的重要环节。除了良好的输入法
中国证券史上首个期指合约高调亮相,令市场异常欣喜。期指推出将带来现货市场生态环境的巨变,中国股市由此进入一个崭新天地,双向推动、杠杆交易、套期保值、做空机制等等都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才能够找到发展的动力、明确工作的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
会议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也日益发展,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引起事业单位高度关注.这是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优化
党性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机制、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还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