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恰当地打比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ua230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如何使用恰当的比喻,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理论通俗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实验操作形象化。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比喻 概念 理论 实验操作
  所谓比喻,是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准确而贴切地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新旧人教版教材中就充分渗透了比喻这一方法。参照教材,笔者尝试运用比喻进行教学。
  一、运用恰当比喻,将非常量数据直观化
  比较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时,旧人教版教材上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这对于学生理解“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百万亿分之一”有很大帮助。
  又如,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很大数值,到底有多大呢?假想把1摩尔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摆在地球上,可绕赤道300万周。把6.02×1023粒稻谷平均分给12亿人,每人可得125.4亿千克,可吃70万年。这样,将抽象的、虚幻的,需要学生想象的微观粒子比作学生可以观察、可以触摸的具体事物,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而且印象更深刻。
  二、运用恰当比喻,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如在教学“有效碰撞”时,人教版教材上展示了三幅图片予以说明:图1中运动员没有提供足够的能量,球没有落入篮筐;图2中虽然有足够的能量,但没有合适的取向,球也没有进;图3中二者兼备,球落入篮筐,这与发生反应的分子(或离子)间的碰撞相类似。
  又如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对σ键和π键的区别(σ键属于“头碰头”的成键方式,能旋转,而π键属于“肩并肩”的成键方式,不能旋转)。“头碰头”好比相连床铺的两名同学脑袋凑在一起聊天,一人躺着,另外一个人趴着,仍然属于“头碰头”形式,他们可以旋转。但此时如果两人肩膀之间钉一块板,他们就无法旋转了,这就是“肩并肩”。讲完,学生一阵爆笑。
  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难懂的概念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
  三、运用恰当比喻,将复杂的原理简单化
  为了帮助理解盖斯定律,人教版(P11)以登山为例进行说明:“他从A点到B点,无论是翻山越岭攀登而上,还是坐缆车直奔山顶,当他最终到达B点时,他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相对于起点A来说,都高了300m,即山的高度与起点A和终点B的海拔有关,而与由A点到达B点的途径无关。在这里,A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始态,B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终态,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升高温度,可以使更多的分子获得能量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使用正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也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笔者说:“升高温度”就像我们办补习班,能提高学习成绩,使更多的同学能达到一本录取线;“降低活化能”好比教育部降低录取线,也能使更多的人上一本。这两种途径都能提高我校的一本升学率。运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例打比方,能促进学生理解抽象原理。
  分析加聚反应时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演绎:每两个人面对面手拉手,组成一个“乙烯”分子,发生“加聚反应”时则是放开一只手然后与另一组手拉手连接起来,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很长的“人链”。人越多,则组成链越长。乙烯加聚时就是如此。
  四、运用恰当比喻,将实验操作形象化
  在实验教学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实验现象、结论,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学生最难记住的是实验前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实验后撤下酒精灯时要继续通氢气这一程序。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学生:氢气很辛苦,像很多同学一样早出晚归,而酒精灯很懒惰,总是迟到早退。这样一来就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
  比喻对化学知识的呈现起到了直观化和形象化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应用时并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切忌作出反科学性的、不恰当的,甚至是庸俗的比喻,破坏课堂教学的严肃性,削弱教学效果。运用比喻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要有科学性。用作比喻的例子,要与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应严格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筛选,做到“有的放矢,恰到好处”。讲电子云时,笔者这样描绘:鲜花盛开的地方蜜蜂纷飞,出现的几率大;无花的地方难觅其踪迹。
  2.要有时代性。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寻找学生熟悉的例子作比喻,摒弃学生不熟悉的例子,做到常教常新。如在书写化合物电子式时,笔者说:离子化合物中的成键电子是“私有制”归阴离子所有,因此用“篱笆”(括号)围住,同时标出“贫富”(失、得电子数目——电荷数);共价化合物中的成键电子是“股份”制企业,双方投资、共同管理。
  3.要有生动性。北大教授傅鹰这样讲饱和溶液:“好比吃饺子,吃了二十个在肚子里,吃了三十个就上了食管,吃了四十个就挤到嘴巴了,再就装不下了,这就是饱和。”接着他特意打了个饱嗝,学生哈哈大笑起来,懂得了饱和的含义,并且终身不忘。
  4.要有启发性。通过横比和纵比,让学生学有所悟,触类旁通。
  总之,如果化学课讲得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学生就会喜形于色,学生的兴奋情绪感染教师,教师也会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恰当地运用比喻等方法能让课堂笑声四溢,有了笑,流汗淌泪的日子也会灿烂生花,苦涩郁闷都会化为云淡风轻的一朵微笑;有了笑,才能在平凡的岁月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乐观与豁达。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医源性胆管损伤早期处理失败的原因,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自1989年1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160例,其中82例胆管损伤后进行了早期手术处理.男35例,女47例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参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损伤的机制.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PMVEC的基础上,采用微滤器检测PAF作用于PMVEC前后单层通透性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肌动蛋白(F-actin)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MVEC 的GRK2表达,用佛波酯刺激PMVEC以观察GRK2的变化及其对单层通透性和F-
目的探讨诊治小儿重症肺炎的方法;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小儿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常规方法联合丙球蛋白法进行治疗)和对照组18例(单纯采用常
摘 要: 主观题在高考中占半壁江山,是高考的重头戏。学生往往由于知识点掌握不牢,答题方法不当,平时缺乏规范性的操作训练,而致失分较多。本文以安徽省近几年高考题为例,分析试题特点,巧用“四步法”解题,希望对广大一线师生有所裨益。  关键词: 政治试题 主观题 “四步法” 解题方法  一、试题特点  1.极具时代性、地方性与生活性  政治试题要关注时政热点,体现时代性、方向性,这是政治学科的历史使命。
摘 要: 对馆藏文献进行二次加工和研究,往往能使文献发挥出较大的社会影响,作者根据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上海《申报》影印本,对早期《申报》报载短篇小说作家进行分析。  关键词: 馆藏文献 《申报》 报载小说 作家群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腐朽的封建清王朝被民国代替,辛亥革命也就成了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故笔者以辛亥革命为界将1872年至1919年《申报》报载短篇小说的
摘 要: 本文比较了汉英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句式结构、时态、语态和标点符号使用的异同点,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汉英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和趋势, 更快地把握汉英网络新闻内容的主线。  关键词: 汉英网络新闻标题 特点 对比  1.引言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精髓,是对新闻的高度概括,具有揭示、阐明、评价新闻内容的作用。对于网络新闻而言,新闻标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网络新闻标题是以链接的形式逐行列出,是读者选择阅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深层分析,适时提出了数学教学发展的对策,并对数学教师今后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教学建议  近年来,农村小学教育尽管在抓管理促质量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数学教学质量不高仍然是制约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作了分
摘 要: 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即时评价实施要依据教育目标,需要精心预设,饱含爱意,同时也要遵循激励性、差异性、具体性、简洁性、多向性等原则,这样才能让即时评价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尽情飞扬。  关键词: 即时评价 中职语文教学 策略 原则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
摘 要: 高中物理在学生所学的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期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高中物理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高中物理知识一方面与其他学科知识紧密相关,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另一方面,高中物理知识也是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