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苗新(4.23%种菌唑+精甲霜灵微乳剂)防治小麦苗期病害示范总结

来源 :河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ch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探索顶苗新(4.23%种菌唑+精甲霜灵微乳剂)防治小麦苗期病害防治效果、田间用药量及对小麦安全性、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农业生产中最经济有效的实施方案,从而指导农业生产,2018年10月,笔者在慎水乡刘冢村小李庄村民组李红利的冬小麦田做了如下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用云南省小麦条锈菌优势菌系条中23号、条中25号、25—1及25—2分别在59个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及成株期进行人工接种.排除苗期及成株期对四个菌系表现高度抗病的品种(系)之后,
对贵州省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34个县自繁自养家禽2204只的寄生虫区系作了调查,结果为:蠕虫学完全解剖法随机剖检鸡962只、鸭812只、鹅430只、收集体内我上蠕虫标本47845条,其中鸡37125条,有6纲11目25科36属57种;鸭6718条
息县处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气候带,由于特有的气候,息县成为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过渡地带,造成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各种病虫害发生严重,成灾率高,给水稻生产造成严
我曾不止一次谈到笔架山,说笔架山是个好地方。那地方很有情趣,一条路直通上山顶。1994年9 月,对于一个在农村待久了的孩子,到县城上学无疑可以说得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那时
一、发病症状玉米粗缩病一般3叶期前未表现出明显发病症状,出现发病症状一般在5~6叶期,在玉米心叶基部中脉两侧呈现虚线状褪绿条纹,病株叶背呈现蜡白色条状凸起,即脉突,叶片
本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川东地区中稻──再生稻种植制度的粮食生产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中稻影响要素与产量的关联序是:中稻有效穗>中稻穗实粒>中稻千粒重>中稻施N量;再生
2019年巴西连续第二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农产品贸易国地位。巴西与我国相距遥远,20年前只是我国第八大农产品贸易国,是怎样实现一步步转变的呢?巴西土地资源丰富,拥有世界面积最
运用相关、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杂交水稻新组合绵2优838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绵2优838的千粒重变异不大,合理的有效穗是
文章介绍了在保证不失爆的前提下,测量井下电动机电流的方法.为在井下检查、检修电动机故障提供了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介绍了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四老沟矿大采高工艺的顶板管理、巷道布置及经济效益,总结了大采高开采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