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动一动,经济社会摇一摇。为了应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加大气象科普的力度,广西气象局、广西气象学会启动了开展1000场气象科普报告会计划,决定从2010年底至2011年在全区各地举办1000场气象科普报告会,大力推动气象科普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
罕见异常天气再现广西
一条从广西资源县城通往乡镇的30公里山路结冰达3指厚,一路郁郁葱葱的绿树被冰雪覆盖,群众只能徒步走6小时回家;全州县东山瑶族乡一度成为“孤岛”,外面的人进不了,里面的人出不来;灌阳县西山瑶族乡北江村山坡上的10万亩毛竹枝叶上包裹着厚厚的冰,毛竹在积冰重力作用下四散倒伏,竹尾被压得挨到地面,一些竹竿已经断裂;德保县有45多万亩池塘受灾,冻死罗非鱼9吨多,直接经济损失11万多元……
去年12月底以来,广西各地遭遇罕见冰冻雨雪袭击,截至1月18日,广西全区受灾人口278.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21.4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6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0.25亿元。而据气象预报,1月26日起我国淮河以南大部地区迎来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气温再度走低,与此同时华北、黄淮等地旱象仍将持续,异常的天气已经成了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广西今年异常的天气,让很多群众把当前的天气跟2008年广西遭遇的罕见低温雨雪天气联系到一起,很多群众见面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讨论2011年是否会重现2008年的景象。
千场气象报告会受人关注
广西气象局、广西气象学会开展的千场气象科普报告计划,要求在每个市县进行10场以上的气象科普报告会,而且气象科普报告会准备了面对不同群体的分门别类的报告版本,一类是学校,一类是农村,一类是社区、企业、机关。从内容上,报告会的版本分综合篇、预报减灾篇、气候变化篇、人工影响天气篇、防雷减灾篇等5种。
为让报告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科普报告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并颇具广西特色。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人人酷爱山歌,山歌传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科普形式。这次千场气象报告会就采用山歌和PPT课件合成气象科普宣讲材料,图文并茂既方便宣讲者使用,朗朗上口又让群众通俗易懂。
广西科协常委、广西气象学会理事长、广西气象局局长韦力行等多名局领导及专家按照活动方案,带头作了多场科普报告。据统计,从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底,全区共开展了108场科普报告会。目前,千场气象科普报告会正在广西各地有序开展,气象科普正唱响八桂大地。
1月7日,尽管当日的天气异常寒冷,但是广西科技馆三楼学术报告厅里却座满了近300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听众们正在认真听取广西科协常委、广西气象学会理事长、广西气象局局长韦力行韦力行的科普报告,并就天气和气候热点问题互动交流。
这场报告结合当前热点,内涵深刻、丰富全面、深入浅出,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大家对气候变化及气象防灾减灾最新进展以及气象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南宁一位市民听完讲座后深有感触地说:“防灾减灾与天气、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更加去关心和关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一点贡献。”
气象科普任重道远
广西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冰雹、大风、雷暴、低温冷害、霜冻等。
回顾2008年1月广西发生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灾害发生时段恰逢春运高峰,全区直接经济损失达321.75亿元。接着,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广西出现了严重的秋冬春连旱时,受灾县(市、区)100个,受灾人口1237.23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16亿元;2010年5-6月,广西旱涝急转,共出现8次强降水过程;2010年6月3日,连日暴雨导致广西玉林容县发生泥石流,一家11口被埋殒命;2010年6月27日至30日,凌云县遭遇自1958年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最强的降雨天气过程,全县严重洪涝,引发33处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岩石坍塌等地质灾害……
面对气象灾害,采取防御措施才能取得社会经济效益。韦力行说,按照西方经济学界的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98。即社会对气象投入1元 ,可以得到98元的回报!
韦力行说,目前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气象科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气象科普宣传,让老百姓了解和认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常识,才能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保护自己。然而,许多老百姓关心的往往只是天气预报,以便安排日常生产生活,利用气象信息防御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却不多。因此,向老百姓普及必要的气象知识特别是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地防灾减灾,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蒙雪莹 编辑:钟汉成)
(广西科协)
罕见异常天气再现广西
一条从广西资源县城通往乡镇的30公里山路结冰达3指厚,一路郁郁葱葱的绿树被冰雪覆盖,群众只能徒步走6小时回家;全州县东山瑶族乡一度成为“孤岛”,外面的人进不了,里面的人出不来;灌阳县西山瑶族乡北江村山坡上的10万亩毛竹枝叶上包裹着厚厚的冰,毛竹在积冰重力作用下四散倒伏,竹尾被压得挨到地面,一些竹竿已经断裂;德保县有45多万亩池塘受灾,冻死罗非鱼9吨多,直接经济损失11万多元……
去年12月底以来,广西各地遭遇罕见冰冻雨雪袭击,截至1月18日,广西全区受灾人口278.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21.4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6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0.25亿元。而据气象预报,1月26日起我国淮河以南大部地区迎来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气温再度走低,与此同时华北、黄淮等地旱象仍将持续,异常的天气已经成了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广西今年异常的天气,让很多群众把当前的天气跟2008年广西遭遇的罕见低温雨雪天气联系到一起,很多群众见面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讨论2011年是否会重现2008年的景象。
千场气象报告会受人关注
广西气象局、广西气象学会开展的千场气象科普报告计划,要求在每个市县进行10场以上的气象科普报告会,而且气象科普报告会准备了面对不同群体的分门别类的报告版本,一类是学校,一类是农村,一类是社区、企业、机关。从内容上,报告会的版本分综合篇、预报减灾篇、气候变化篇、人工影响天气篇、防雷减灾篇等5种。
为让报告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科普报告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并颇具广西特色。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人人酷爱山歌,山歌传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科普形式。这次千场气象报告会就采用山歌和PPT课件合成气象科普宣讲材料,图文并茂既方便宣讲者使用,朗朗上口又让群众通俗易懂。
广西科协常委、广西气象学会理事长、广西气象局局长韦力行等多名局领导及专家按照活动方案,带头作了多场科普报告。据统计,从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底,全区共开展了108场科普报告会。目前,千场气象科普报告会正在广西各地有序开展,气象科普正唱响八桂大地。
1月7日,尽管当日的天气异常寒冷,但是广西科技馆三楼学术报告厅里却座满了近300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听众们正在认真听取广西科协常委、广西气象学会理事长、广西气象局局长韦力行韦力行的科普报告,并就天气和气候热点问题互动交流。
这场报告结合当前热点,内涵深刻、丰富全面、深入浅出,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大家对气候变化及气象防灾减灾最新进展以及气象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南宁一位市民听完讲座后深有感触地说:“防灾减灾与天气、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更加去关心和关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一点贡献。”
气象科普任重道远
广西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冰雹、大风、雷暴、低温冷害、霜冻等。
回顾2008年1月广西发生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灾害发生时段恰逢春运高峰,全区直接经济损失达321.75亿元。接着,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广西出现了严重的秋冬春连旱时,受灾县(市、区)100个,受灾人口1237.23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16亿元;2010年5-6月,广西旱涝急转,共出现8次强降水过程;2010年6月3日,连日暴雨导致广西玉林容县发生泥石流,一家11口被埋殒命;2010年6月27日至30日,凌云县遭遇自1958年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最强的降雨天气过程,全县严重洪涝,引发33处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岩石坍塌等地质灾害……
面对气象灾害,采取防御措施才能取得社会经济效益。韦力行说,按照西方经济学界的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98。即社会对气象投入1元 ,可以得到98元的回报!
韦力行说,目前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气象科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气象科普宣传,让老百姓了解和认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常识,才能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保护自己。然而,许多老百姓关心的往往只是天气预报,以便安排日常生产生活,利用气象信息防御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却不多。因此,向老百姓普及必要的气象知识特别是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地防灾减灾,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蒙雪莹 编辑:钟汉成)
(广西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