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灾难片中看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528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如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我想对我们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电影了。近几年关于世界末日的说法不绝于耳,于是美国灾难片也开始逐渐成为我们观影的首选。根据调查研究表明,美国灾难片中的关于英雄主义的主题电影,一直都是深受世界人民的欢迎,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的大量份额,而其中所塑造出的英雄形象,成为我们当代青年人崇拜追求的偶像。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灾难片中个人英雄主义的特點以及结合美国公民个性特点和美国国家文化背景分析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弊处进行一点论述。
  【关键词】美国灾难片 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
  一、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
  1.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定义。个人英雄主义根据字典的解释,当某一伟大的全民族事业以及为实现这一事业而积极克服当时发生的矛盾和障碍所必须的巨大努力而成为个别人的性格本质,他们在个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所以,在美国文化中,人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关注。而这正好契合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定义。因此,美国电影中就会强烈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是美国电影中英 雄不可或缺的精华所在。美国人对善与恶的看法、好与坏的看法、英雄与坏蛋的看法都凸显了其文化中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元素。
  2.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形象特点。电影中塑造的个人英雄往往肌肉强健、机智灵活,或神勇过人、风度翩翩,或坚忍不拔、威武不屈,为了拯救心爱的同胞或整个人类,他们往往无惧无畏、迎难赶上,凭借超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成就了一番英雄业绩。当然,美国灾难片中的英雄主义并不宣扬个人独逞英雄,一意孤行,他们往往是与自己身边的正义一方共同面对灾难,拯救世界。
  二、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与美国公民个性特点分析
  1.强烈的独立意识。美国人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相当崇尚个人主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自己曾经曾到美国游玩,刚开始觉得美国很缺少人情味儿,后来才觉得是自己对于美国文化的一种误解。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自己赚取自己的零用钱,家人对他们是撒手不管的态度。美国老人即使年龄大了走在路上也不喜欢被人搀扶。这也就决定了在美国的灾难片中,电影中主人公的特点大都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英雄风范。
  2.浓厚的竞争意识。美国人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通常依靠竞争作为推动力。“Work hard,Play hard”是大部分人的作风。他们喜欢在辩论等语言碰撞的活动中去压倒自己的对手,这样可以显示出他们的伟大。美国社会的竞争力不比中国要小,在美国,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他的财富和成绩,因此美国人需要不断的竞争,来让自己逐渐爬到社会的高层,这样的美国梦在每个美国人心中都存在。他们能争取到的就绝对不会放弃。所以,美国灾难片中的主人公更愿意自己独立完成别人认为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竞争思想在这些影片中的充分体现。
  3.较强的做事效率。美国人具有较强的做事效率。在美国这样一个争分夺秒且经济发达的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因此美国人很难忍受缺乏时间观念的人。灾难电影也是如此,电影情节往往都是紧密且一环扣一环,随着紧凑密集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进展,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到那个美国英雄做事的果敢与高效,展现出极强的时间观念。因此,美国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都是美国人点点滴滴日常细节生活的反映。
  三、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与美国国家文化背景分析
  1.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奋斗精神。自1776年发表 《独立宣言》之时,美国人就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人的生活中时刻宣扬着自由民主,从而这样的精神也逐渐融入灾难片中。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都深深打上了自由与民主的烙印,他们与灾难困苦进行抗争时所表现出来的无畏无惧、大义凛然、冲锋陷阵、百折不挠的精神也反映了美国文化的特点,构成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注重权利与义务的完美结合。美国的政治制度为三权分立,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结合。凡是属于自己的权利,美国人一定会去争取,这同时也多多少少反映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当然,自己所应当承担的义务自己也会全心全意去完成,美国人在原则问题上面是十分重视的,所以也很少看到美国名人有逃税风波。这种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权力与义务的独立分担精神,是美国灾难片中个人英雄主义经常表现的重要方面。
  3.普世主义观念的盛行与拓展。或许是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他们所觉得自己的国家应当充当拯救世界的角色。伴随着拯救和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观念,美国的文化中也渐渐具有普世主义观念的因素,在世界毁灭面前,美国需要站出来去拯救这个世界,承担他们超级大国的义务,这同时也与前面的论述结合起来,而灾难片不过是这种未来人类面临的问题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已。
  四、总结
  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充分诠释了了美国公民的个性特点以及美国的文化背景。但是,需要提出一点的是,灾难片中所描述的个人英雄主义似乎太过于强调自己所要拯救世界所拥有的非凡力量,表面上宣扬着自由民主,其实也有点体现出美国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与自由民主博爱的精神自相矛盾。当人们把希望都寄予那一个人时,他就掌握着我们的命运,他是英雄的同时他也可能是恶魔。
  参考文献:
  [1]胡立新,方拥军.好莱坞大片的极端文化价值观批判[J].文艺争鸣,2006(04).
其他文献
I did not hear the dog’s bark of the landlord.The garden was very quiet.The unknown white floret was still lonely open.The sun shone on the flower trees of the
期刊
In 1954, the novel: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got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Hemingway’s creation of Santiago wins the success of this novel. It will analyze th
期刊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摒弃当时社会上看好的感伤小说桥段和虚夸的写作方法,利用反讽的艺术手法着重描写了傲慢的男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本文基于文学理论学反讽艺术的基础展现《傲慢与偏见》里传达的关于人物塑造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学理论学 《傲慢与偏见》 反讽艺术  一、文学理论学的释义  文学理论学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
《紫色》是一部反映黑人妇女走向独立的长篇小说,曾经获得1982年的普利策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和全国图书奖。文章旨在深入揭示《紫色》中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阐明作品为多元
本论文以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古巴移民为例,以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糅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文化杂糅理论对于美国的适用性问题。总的来说,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可以说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无论是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其合法权益方面,还是在缓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我国
Originat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in Western Europe,Romanticism is seen as an influential literary trend.Romantic poetry,part of the Romantic Mo
期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直接关系到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然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巨大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却在此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