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创新秘笈:写失败履历表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手上只有5美元本钱,在两小时的时间限制下,要如何赚到最多的钱?
  这是斯坦福大学创业计划课堂上,给学生出的作业。一周后,每组学生可以有3分钟的时间,简报他们的计划与成果。
  
  想破头了吗?在这项计划中,斯坦福的学生可以完全不动用5美元本钱,两小时内赚到600美元。怎么办到的?他们在周末晚餐时段的热门餐厅门口,以每人20美元的代价代客排队。
  很有创造力吧?但他们还不是冠军。冠军组不但没有花那5美元基金,也没用到两小时。他们为一家极需斯坦福优秀毕业生的人才招募公司,制作3分钟宣传广告,卖的是最后3分钟简报时段。
  
  要将手上一把烂牌打赢
  斯坦福创业中心执行长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以各种突破性的作法,成为美国科技业著名的创造力启动大师,她所带领的斯坦福创业中心,也分别获选纳斯达克年度创业中心,以及美国国家奥林帕斯创新奖。
  她擅长让学生用非常拮据的资源,以团队创意激荡出最大效益,例如用一把橡皮圈或10个回形针,所能够完成的最伟大的事。还曾经要每一组提出最棒和最烂的点子,却撕掉全部的棒点子,要各组交换烂点子,题目是:把手上的烂点子做成最有创意的点子。
  我们可以从希莉格跳脱框架的课程得到许多启发。例如把5份拼图打散分给6组人,开放所有竞争与合作的可能性,然后看哪一组可以拼出最大一块完整拼图。结论是,那些一心只想“卡牌”阻断别人拼图完整的,分数最低;彼此合作度高的小组,分数较高。
  从经历来看,希莉格就是跳脱框架的人。她是神经科学博士,之后却因为想从事营销工作,改行去当管理顾问,后来在康柏计算机担任多媒体制作人,还曾创办过多媒体公司。
  希莉格的儿子小时候对魔术和棒球卡很有兴趣,她从中得到灵感,创造出一系列《头脑游戏》,用卡片教导小朋友从昆虫到人体的各种科学观念。
  
  真希望我20岁就懂的事
  希莉格在儿子满16岁时,想到两年后儿子就要离家上大学了,于是开始回想自己过去半生的体验和领悟,写了一本书《真希望我20岁就懂的事》,和儿子分享。然后她把人生智慧混搭创造力课堂的影片,变成她的演讲风格,风靡了全美大学校园。
  每一位活过20岁的人都记得,当自己20岁时,曾经那么渴望自己是个创意焕发的人,许多人甚至向往着快速取得创造力的神秘配方。但是拥有创造力为什么这么难?
  “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会把问题看成机会呢?为什么前面提到的各组学生,非得等到老师出作业之后,才会努力超越自己的极限,发挥想象力呢?”希莉格直指问题核心,“基本上,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放开心胸、拥抱问题,我们学到的都是如何避免问题,或只学会埋怨问题。”
  她说:“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人总是等着别人准许他们做自己想的事,另一种人会自己发许可证给自己。”创造力,就在人们不断发许可证给自己,让自己尝试许多不同的事,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热情洋溢地展开行动。关键是,你如何会愿意尝试许多不同的事?又如何找出喜欢的(许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
  多数人都以为自己绝非墨守成规之辈,但事实上谁都喜欢规则,并且用遵守规则来降低责任的风险。于是当你从20岁开始,启动这个“遵守规则、避免问题”的人生逻辑时,也就开始与各种新的可能性擦肩而过,趋近于与多数人相同。
  在《真希望我20岁就懂的事》书中,希莉格说:“聪明的人往往陷入一个陷阱:他们宁可做‘聪明’的事,而不是‘正确’的事。所谓聪明,就是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尽己所能,大放异彩
  如果你从20岁开始,启动的是“打破框架、拥抱问题”的人生逻辑,你会开始陷入一连串的麻烦,发生一堆错误,然后学会“越快承认错误,是解决错误最好的方法”。
  你的失败恐怕比别人都多,但也因此明白失败是学习的过程,而比旁人多一分勇敢,在人生意外的转弯处,也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与惊喜。
  在希莉格的课程中,学生们必须做一项作业,叫做“失败履历表”,盘点自己过去失败的经验,以及已经从中获得的资产。
  她同时会在课堂上播放苹果公司创办人乔布斯(Steve Jobs)2005年在斯坦福的演讲:“30岁,被苹果开除,可能是我这辈子所碰到最棒的事,因为我可以抛开成功的重担,再度轻松地当个每件事都不是那么有把握的新人。我因此有了充分的自由,展开我一生中创造力最丰富的一段时光。”
  在年轻的岁月里,我们总是梦想着可以绕过那些坑坑洞洞,直达山顶;只有走过人生岁月后,才会明白创造这件事,没有完成式,永远都是进行式,永远都要让自己勇敢地打破框架,并且拥抱那些因为打破框架而产生的坑坑洞洞。
  
  *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
  现任斯坦福技术创业计划执行长,写了超过15本畅销的科学与教育书籍。今年年初荣获由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颁发的戈登奖(Gordon Prize),表彰她在工程教育的国家级学术地位。同年春天发表新作《真希望我20岁就懂的事》(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 。
  乐乐摘编自《数位时代》
  编辑/香玉
其他文献
有位老太太,在江边散步,一不留神滑到水中,她大声呼救。恰巧,一位中年汉子也在江边散步,他闻声赶到,将老太太救起。当时的场面一片慌乱,见老太太没事,那个汉子就悄悄地离开了。后来,有记者知道了这件事,把那个救人的汉子找了出来。原来,他是个亿万富翁。  记者敏感地发现了其中的新闻点,想借此来宣扬一下富人的道德品质,以消化社会上滋长的“仇富”情绪。出乎意料的是,救人的汉子没有吹嘘自己的道德有多高尚,只是淡
期刊
李佳明为人熟知始于跟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位于顶峰的时候,他毅然选择远赴美国留学,如今回国后的他带着新的心情重新出发,在忙碌的工作中,开始学会审视生活的快乐,定位人生的价值。    名利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    有个经典段子: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说事业很成功,但一回到家就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办。医生建议说,压抑的时候去看看那个喜剧演员的戏,他的戏每天晚上爆满。那个人回答说,我就
期刊
从小,母亲就跟我说,我额头有点窄,脸蛋有点圆,剪短发不好看。所以,小时候我就留着平整的刘海,扎着翘马尾,长大后,就是一头齐肩碎发,十几年都不曾变过。  其实,一头蓬松的短发,洒脱、自在、轻松、无拘无束,多好。对于短发,我基本上是停留在“艳羡”的程度。看着街上甩着短发的青春女孩,我的脚步就会放慢许多。对着镜子时,我经常会把头发往上或往里一折,摆弄成短发的样式,臭美上好几分钟。好几次我鼓起勇气去理发店
期刊
孔子一向是我不怎么喜欢的人,可是他说了一句我特别中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多好的三个字,难怪会被安意如用来当书名。   最早知道《诗经》,大概都是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后来,便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课本上又教了《硕鼠》、《氓》、《静女》……但让我狠下心来一句句地阅读那些人类童年时代歌谣的句子,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期刊
一万多年前:兽皮与树叶  人类的祖先本来是不穿衣服的。可后来受了蛇的引诱吃了果子,开始有了羞耻之心,于是羞答答地用无花果叶子遮住身体的上面和下面。    公元220年前:帕腹、抱腹和心衣  汉代美女王昭君,出塞时带去了大量的种子、书籍、冶炼术,也给自己带了满满几大箱内衣。这时的内衣有繁简之别。它们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平织绢是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上面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
期刊
世界最长的连续剧能演多少年呢?告诉你,72年!据英国BBC报道,始于1937年的美国肥皂剧《指路明灯》,2009年才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播出了最后一集。   《指路明灯》的前身是广播肥皂剧,1937年开始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中以15分钟一集的长度连续播放,1952年改为电视版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继续播出。在这72年中,该剧合计播出157000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称它是世界上播放时间最长的
期刊
不再问“为什么锯掉我的腿”了,我要做的,是用剩下的一条腿冲到终点……    这一刻终于来临了,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在山底的终点线旁等候的众人中有我的父母。在维吉尼亚的家里,亲戚和朋友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现场直播。门“啪”地打开了。我用力一点滑雪杆,支撑着身体的单一滑雪板火箭般向第一道门冲下去。没错,我的单一滑雪板!我已经失去了我的左腿。   9岁时,我的梦想是踢足球,但突发的磨难粉碎了我的梦想。父母带
期刊
看起来,地球越来越小,我们只是村民了,可骨子里,我们还是愿意有个“根”。    “老马”是我老公,我根据他英文名字的发音“御赐”他这个中文名。这个出生在英格兰的高加索人对中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我们站在北京菜市场的小摊子边吃了物美价廉的肉夹馍,坐在胡同里杂货店前的小板凳上喝了长盛不衰的陶瓷罐装蜂蜜酸奶之后,我开始在齿颊留香中试图寻找过去的好时光留下的蛛丝马迹。老马却突然语出惊人地畅想未来:“将来
期刊
中午在食堂,巴基斯坦来的卡迈拉瞪着黑黑的大眼睛,神秘地说:“你们相信吗?德国人计划来一次裸体飞行。不是开玩笑,我刚看过《每日电讯》,乘客、空姐、飞行员,所有人都裸!”餐友们纷纷叫嚷:“德国人疯了!”我却一点也不惊讶,去年的旅游经历告诉我,这可能是真的。   德国的大学每年5月最后一周是“学术参观周”,鼓励师生走出学校到各地去旅行参观。在科隆那晚,我早早回到了住处先洗澡,等我洗完穿好衣服拉开浴室门,
期刊
2008年8月18日,刘翔用一个遗憾的方式留给全世界孤独的背影。如今,这个一直让人骄傲的孩子,终于回来了。    在上海莘庄基地的刘翔寝室,记者参观了他的圣斗士收藏品——这些模型已经摆好了各自的造型,神采奕奕地矗立在他寝室的橱柜里。把这些模型都拼装好,刘翔花了一年时间。    退缩——  “爸,我不想练了,退役算了。”    一年前那个夜晚的情景,刘翔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  那一夜,刘翔坐在家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