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传媒下的异化与消解——反思网络文学兴盛背后的文化传承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张扬一种"文化批评"精神,力图打破传统形而上学的中心性、整体性。随着语言走向世俗化,诗性在枯竭,价值在跌落。在后现代语境中,更应该反思后现代传媒对人们心灵的异化、对社会的肢解。在后传媒语境下分析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兴盛的原因、利弊,并提出如何打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隔膜,重构民族文学精神之构想。
其他文献
现代性转型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基于现代性转型的视角,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点,对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
在文学大众化和商业化背景下,以文学史知识传授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应与创意写作有机融合,通过共享合作破除写作障碍、提升日常
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健康观念逐渐得以关注,随之健康传播成为当前环境下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以澎湃新闻2016年12月至2017
通过考察五四作家的教育经历,发掘他们在读书求学时期所读的书籍、修过的课程,以理清他们知识的来源、种类及不同时期对其知识结构形成的影响,从知识学的角度探讨五四一代作
在信息社会,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空间呈现的人与人的新型交流方式——网络交流,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然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