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机化的丰硕成果及发展建议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5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重点概述了河北省农机化近几十年来的进展,和其得到的业绩,并且对河北省农机化的未来实行了规划。
  [关键词] 河北 农机化 国家政策 小麦 玉米
  
  耕整、播种、收获等等农业生产每个部分,全部依赖人、畜力操控。此为解放初时,国家农业生产滞后,河北省没有农业机械的说话。为玉米及小麦大宗粮食作物主要产区的河北省。1978年以前农业机械化于农田灌溉、土地耕整、小麦机播工作上刚刚有一定的规模。
  1、河北省农机化品牌工程为跨区机收小麦
  (1)建国之后,开始进行农业机械的河北省。20世纪50年代初时,进口苏联生产的纳齐拖拉机,1954年,河北省第一、第二、第三拖拉机站陆续于饶阳县五公村、晋县周家庄及芦台设立,全省有着拖拉机54台,机型分别是纳齐、福特、迈斯及C一80型。1956年以后,国营农机站逐渐设立,开始的时候于农机事业兴起。步入20世纪60年代滞后,自己建设的拖拉机制造厂,伴着国民经济的兴起,1966年,全省大中型拖拉机有5400台。60年代之后,社队陆续设立拖拉机站,河北省的农机化事业小有进展。
  收获开始于80年代之初的河北省小麦机械化。1978年河北省农机统计年报之中无联合收割机,小麦机收仅仅为l%。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自主经营农业机械,于1986年,全省联合收割机开展至587台,割晒机20254台,机收小麦达至618.58万亩。
  1986—1992年,有了自农机部门构成的短距离跨行政区域工作。为了提升联合收割机的经济效益及利用率,1986年,石家庄市及获鹿县农机管理部门和山西祁县签订互相支援机收小麦作业合同,组织本地联合收割机于把小麦收获完成以后,去山西祁县易地机收小麦。因为作业期加长,购机资金回收期大大减短。从而促使了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进展。于1992年,全省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至4442台,相比1986年提升6.6倍,机收小麦2282.1万亩,割晒机84148台。小麦收成表现出联合收获及半机械化收割共同立足的局势。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着改革开放之后,农民冲破长久以来小农经济的栓桔,伴着农村经济条件的完善及农民收人的提升,农民开始涉及农机经营范畴,河北省农机化事业步入一个新的进展过程。1993—2000年为河北小麦联合收获进展顶峰时期。各级农机部门全力培养小麦机收工作市场。省农机部门增加小麦工作范畴,充分运用豫、冀、内蒙古南北15个纬度差所构成的小麦成熟梯度,构成联合收割机南下北上,机收小麦的时间拉长至2个月。未来构成好跨区工作,县级农机部门组织人员去外省联系及考察作业地方,并为跨区作业队配置专业维护人员,携带配件跟踪服务。参与出省工作的机具逐渐增多,1995年至河南省机收小麦的联合收割机为3000台,比1997年多出5300台。1998年出省工作的联合收割机更是达到1.2万台,河北省变为全国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核心,河南每2台联合收割机之中则有1台自河北省而来。
  (3)农业机械的管理体制实行了相应的革新及调控。农机工业依据农民要求,整合了产品结构,农业机械成为商品踏入市场,由农民自主选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集体、个人和合作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的新格局。2000年,联合收割机发展到41941台,拉动小麦联合收割机增长近3万台;省内累计完成小麦联合机收面积1.02亿亩,全省小麦联合机收水平提高到70.8%。冀中大地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三夏’挥镰汗流淌”的状况,已经被“乘树凉,喝啤酒,跟着麦袋往家走”的新景象所替代。沿用千年的打麦场和碌碡,在小麦主产区已难得一见。
  (4)2001.2007年,河北省依然是全国小麦机收跨区会战的主力军和主战场。组织小麦跨区作业逐渐由农机部门转向经纪人和农机合作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增长速度趋缓,跨区作业效益趋平。2007年,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59900台,机收小麦3432万亩,小麦机收率达到96%。全省基本实现联合收割机收获,割晒机退出历史舞台。
  跨区机收适应了市场,解决了机械化大生产与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的矛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农机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了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这一创举,满足了农民对机械收获作业的需求,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
  2、机械化秸秆还田取得重大突破
  (1)改革开放之后,农民富裕起来,不再用玉米秸秆当做燃料。因为秸秆资源不可以取得充足使用,农民就地焚烧秸秆,“狼烟四起”,遮天蔽日,对人们正常的工作产生影响、生活秩序也产生了影响,变为社会反响激烈的一大“公害”。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命令速度完善秸秆焚烧的问题,找出路于秸秆。
  省农机局提起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变成高效、成熟、能完成市场化、商品化的秸秆使用路径,取得省政府主管领导充分认定。一是确定了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来提升经济效益但为核心,完善宏观管理,加强社会化服务,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将全省农机化工作提升至一个新水准的指导观念。二是提出了维护机电灌溉面积,加大机械耕作范畴,积极使用秸秆节水灌溉、粉碎还田、精少量播种、机械铺膜、化学除草及种子精选加工等等农机新机具及新技术。
  (2)经济水平居中及不发达的地区,能从當地实际开始,有选取性地开展机械化及半机械化,从而使部分地区农业机械化到达较高的水准,带领其他地区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河北省农机局定制了工程建设目标及实施方案,建立环京津、环省会、环机场及高速公路两侧、铁路沿线48个关键县(市、区)核心项目地区,辐射及带领全省机械化秸秆还田进展。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河北省农机局健全农机化投资体制,加大资金调控力度,制定秸秆还田机具补贴目录,全力推进国补资金封闭运行、以物代补的管理方式,并且调动农民及农村集体组织投资的积极性,拉动农业机械化的投资,提升机械化秸秆还田装备水准。
  秸秆综合使用路径不停开展,将当初的单纯秸秆还田拓展到压块饲料、打捆、揉丝、青贮等多路径。2007年秸秆还田机达至8.02万台,完成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2512万亩。包含全省玉米种植范围的54.3%。
  (3)河北省提起了开展农业机械化,要把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核心粮食产区、地多人少地区、国营农场,以开展种植业机械及副食品生产机械为核心,逐渐实现机械化的战略举措。时代进展,科技进步,技术创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河北省试验一年两熟地域“小麦秸秆覆盖玉米免耕播种配套科技”,即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10几年的进展,从试验示范扩展,夏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逐渐完善。河北省夏玉米11万台免耕播种机,6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76%的扩展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并且得到了农业部丰收计划奖项,一年两熟地区完成了夏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变更了传统手工及半机械化小麦收获方法,和夏玉米人工点种方法的小麦秸秆覆盖玉米免耕播种配套科技。小麦秸秆覆盖玉米免耕播种配套技术大面积扩展得到了很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完善生态环境,完成节本增效拥有很大的含义。2000年,保护性耕作示例扩展项目于全省不一样区域18个县启用,近些年来开展了多项田间作业试验,大致有了一套节本增效显著的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技术方法。
  (4)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河北省农机局围绕机制及技术的开创,将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及玉米机收当成农机化工作的核心。依照市场化运营体制,把利益当做纽带,集合科研、生产、推广、使用,联合科研、修造企业等等单位,建立了省农机化产业开发联合体,并且自主开发为重点,进口为辅,结合本省实际状况,进行机具质量攻关。经过多次试验对比,综合评价筛选机型,进来乌克兰玉米收获机与上海650型拖拉机技术对接。整合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样机,实行了中试并批量生产,并且研制出2BMF’s型小麦玉米两用免耕覆盖播种机。
  结语:自2000年第一代样机起,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努力完善保护性耕作机具质量麻烦,几次研究改进方案,先后推出5代机型,使改进后的机具作业质量及效率明显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王兆海,李清明.打造农机优质服务品牌——我省创建“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扫描[J].山东农机化,2005,(06)
  [2] 王行楹.回眸2004河北省农机化的发展[J].河北农机,2005,(03)■
其他文献
1984—1990年以来,我县土肥站连续7年进行了水稻钾肥增产效果的试验,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为指导施肥提供了依据。连续7年所进行的17次水稻配方施肥试验,是在本县两个主要类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公共信道上利用无条件安全秘密钥协商协议来公开协商提取秘密钥,并借助于Universal hash 函数和Renyi熵阐明了所提取出的密钥长度与协议中的信息协商和
该文针对无土栽培中的普遍存在的根际低氧逆境障碍和南方地区的涝渍危害,综述了根际低氧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的影响和植物的耐低氧性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蔬菜作物对
该文以一工程事故实例讨论分析了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偏低的原因,提出了可供其它工程借鉴的几点意见。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地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分型及宫颈病变的现况,分析感染、HPV型别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 796例已婚
本文对无土栽培基质研究的现状、研究领域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进行了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