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童年妙对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文学家王禹偁8岁时随父去太守家赴宴,太守即兴说出一联:“鹦鹉能言难似凤。”众人无以应对。王禹偁脱口吟道:“蜘蛛虽巧不如蚕。”顿时满座叫好。
  明代大才子文征明7岁时就会赋诗应对。一次,一个卖肉的和一个卖茶的想出对子难倒他,卖肉的出联说:“肉连骨,骨连肉,骨肉相连。”文征明对道:“水依山,山依水,山水互依。”卖茶的出联说:“千回煮沸长江波涛水。”文征明對道:“万户品泡庐山云雾茶。”
  同样生于明代的诗人、名臣于谦,年幼时,头发梳成双髻,一个僧人见他这副模样,戏联道:“牛头头见生龙角。”于谦针锋相对:“狗嘴何曾出象牙。”僧人哑口无言。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幼年时,一次客人来访,父亲拿出甜瓜和炒豆招待。客人见唐伯虎乖巧,出联试他:“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唐伯虎随口答道:“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客人拍手称妙。
  明代大臣张居正7岁时,湖北巡抚为试其才出对道:“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张居正对道:“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下。”巡抚很高兴,解下腰间金带赠给他。
  民族英雄林则徐童年时,一天放学回家,遇见一群人正对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鸭子作对为戏。有人出一联:“母鸭无鞋空洗脚。”一时无人能对出下联。林则徐稍一思索对道:“公鸡有髻不梳头。”
其他文献
一位老同学准备跳槽了,他在原公司多年,因为专业不对口,一直干得并不愉快。消息传开,立刻有位朋友找来,愿意出价5万块,买他手里的一份客户名单。说实话,这份名单,完全是老同学独自慢慢积累起来的客户资料,他现在想要自己开一家摄影店,手里也正好缺少启动资金。  思考再三,老同学还是拒绝了朋友的要求。他说,这些资料是在原公司积累的,不管我人去哪儿,它们都应该被留下。结果,朋友不但没有怪罪,反而感觉他非常值得
期刊
我总是想着,考好一点,开家长会时让爸爸风风光光地来。  可爸爸,从未来过。  期中考试结束,我对着成绩单呆了半晌,然后猛然转身风一般地跑向电话亭,向妈妈报告。我一直笑着说到最后,然后顿了顿,小心翼翼地问道:“妈妈,这次家长会……还是你来吗?”妈妈在电话那头笑了笑,说:“这次让你爸去吧,他还没去过你们教室呢!”“好!”我满脸笑意,欣喜地挂了电话。  太高兴了,就连室友都说,那一天,我连嘴角都是上扬的
期刊
现在的大石村,家家房前屋后种满了枣树,就连山上也是。到了收枣的时节,一整个村子,都红红的。就连村民的脸上也泛着红光。那红艳艳的枣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当人们抬着一筐筐的枣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总能看到退休的老支书在山脚下,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对着一棵孤零零的枣树发愣。他们知道——老支书又想他的兄弟了。  以前的大石村,真的只有一块块光秃秃的大石头。世代靠山吃饭的人们,已经把山“吃”得支离破碎,露出
期刊
青春恣意,是跃动在笔尖书页的段段字符,是隐晦其间深刻的无言宝藏。我深深爱慕那一行行墨迹绽放于纸上的芬芳,那被置于薄脆纸张上心底的柔软。  书香之于我是博学的吸引,是令人着迷的寸步难行的诱惑,是浮于表面的繁华无法比拟的铭刻于历史的印记。  我幼时的向往,是祖父的书房。古朴的木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一本本旧书,甚至是线扎竖版的抄录。每日进进出出,都要注意的是洗手脱鞋,将身上的灰尘泥土拍落,以示我对书的恭敬
期刊
2016年12月13日,十时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聚集了幸存者及遗属、部队官兵、学校学生、国际友好人士等各界人士。  初冬晨曦中,人们裹着厚重的素色衣装,披着白色雨衣,佩戴白色胸花,为反战与和平的集会而来。  举行公祭仪式的所在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老城南的水西门大街418号,是江东门“万人坑”遗址。馆中,仍向世人陈列
期刊
间关莺语花底滑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爱上了音乐。我痴迷于西方古典音乐,也喜爱传统民乐、流行歌曲。我理解二胡的如泣如诉,古筝的清越悠扬,琵琶的苍凉而又优美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因此,我也有了一个音乐家的梦。我从小学钢琴,真正爱上音乐后,便把成为音乐家的梦想寄托在了钢琴上。  初二时,我对古典音乐的热爱达到了顶峰,我渴望进入音乐学院附中,在我心中那里是一个神圣、充满梦想的地方。初中班主任很不赞成我学琴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上网很多年了,从来没有认真思索过网络究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网络在我的生活中就好像现代人的手机一样,如果一刻不带在身边,总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由于有了网络,我发现现在提起笔来很多字我早已经忘记怎么写了;由于有了网络,很长时间我最喜爱的乐器早已经布满灰尘……细细想来,由于有了网络,我失去了很多。但也正因为有了网络让我的生活丰富了许多,拉
期刊
古人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我的家乡“孝感”就是因董永之孝感天动地而得名的。董永卖身葬父是惊人之举,于是很多人认为,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自己没有太大能力或太多精力去践行。  父母为抚养我们从早到晚、从春到冬,吃尽了千辛万苦。有条件者,从物质上孝敬父母是应该的,但物质也不是他们唯一的需要,何况如今的生活,他们并不都是愁吃愁穿,需要的只是那份孝的心思。因此,对于孝,任何
期刊
花開在心房
期刊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赏析】  明朝词人杨慎的这首《临江仙》写得既气势磅礴又空灵飘逸,且富含哲理,很耐咀嚼品味。后被罗贯中用作鸿篇巨制《三国演义》的卷首词。  开头,词人化用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名句,描绘了大江汹涌奔腾,浪花翻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