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辞职“紧箍咒”:辞去公职不代表远离约束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员辞职明确“红线”和“禁区”:
  设置2年和3年从业“限制期”
  根据人社部网站的消息,这份名为《关于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的意见》(以下称《意见》)的文件,由中组部、人社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
  这份文件提出,各级机关中原系领导班子成员的公务员以及其他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公务员,辞去公职后3年内,不得接受原任职务管辖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中介机构或其他营利性组织的聘任,个人不得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对于非领导班子成员或县处级以下公务员的离职后从业行为,《意见》规定,这些公务员辞去公职后2年内,不得接受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中介机构或其他营利性组织的聘任,个人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申请辞职要报告从业去向:
  签署承诺书,违规从业人员和
  接收企业都要受罚
  根据此次4部门发布的《意见》,公务员申请辞去公职时应如实报告从业去向,签署承诺书,在从业限制期限内主动报告从业变动情况;公务员原所在单位在批准辞去公职前要与本人谈话,了解从业意向,提醒严格遵守从业限制规定。
  此外,《意见》还规定,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公务员辞去公职从业备案和监督检查制度,对各机关落实辞去公职从业规定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要对经查实的违规从业人员和接收企业给予相应处罚。
  中纪委机关报刊文谈“期权腐败”:
  辞去公职不代表远离约束
  有人热衷于进入公务员队伍,也有人在公务员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想辞职,到其他领域或岗位上实现人生抱负。公务员,干还是不干,原本都是合理的职业选择、正常的人才流动,大可不必妄加评议。
  但,其中有些人辞去公职的原因,或许并不简单。他们在位的时候,曾經利用手中的权力,帮过特定企业的忙。帮忙的方式很“讲究”,政策上偏袒、条件上放宽、私底下授意,最为关键的是“不求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离职审计查不出多少问题,只是因为利益双方看得更为“长远”,选择日后“变现”。这种方式被称为“期权腐败”。
  虽然有的并不涉及“期权腐败”,但毫无企业管理经验的干部被企业委以高管重任,也摆脱不了企业看重其“人脉关系”“权力余威”的嫌疑。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巡视几乎都发现违规兼职取酬、退休后即任企业高管的案例。吉林省就被中央巡视组指出个别副省级领导违规担任金融机构领导职务的问题,整改通报中称:在金融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副省级干部3人,其中,1人因个人严重违纪违法被处理,另外2名领导同志均已辞去在企业兼任的职务。
  正如专家指出的,此次出台的《意见》不仅是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的预防性安排,也是从源头上遏制“期权腐败”的制度性举措。
  辞职后还要受约束,是不是管得太宽了?这个问题,与曾经将监督由“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外”、由领导干部个人延伸到家庭成员一样,被一些人认为不自在、不自由。这种错误观念应予纠正。首先,《意见》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相统一;其次,是对《公务员法》相关规定的具体化,于法有据。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辞去公职,按照《意见》中的相关规定去做,既是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一个心怀坦荡的公务员应有的举动。
  因为曾经是“官”,就不得不接受较之于一般人更多的约束;因为曾经有“权”,就不得不为“能力”多上一道紧箍。公务员队伍不是“大车店”,来去是有条件的。《意见》犹如一份“临别赠言”,严字贯穿,厚爱满满。
其他文献
【材料】  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近年来,职称制度在科学评价和团结凝聚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主要是:职称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服务不够规范配套等。从现实情况看,职称评价标准中最受关注的是“唯论文”和外语、计算机与职称挂钩等问题。许多
期刊
野外漫步,仰望迷离的天空,闻着花草的清香,倾听流水缓缓歌唱。暖风拂拂,迎面吹来。忽然,心中泛起难堪的怀恋之情。刚想捕捉,旋即消泯。  我的灵魂不能不仰慕那遥远的天国。  自然界的春天宛若慈母。人同自然融為一体,投身在自然的怀抱里,哀怨有限的人生,仰慕无限的永恒。就是说,一旦投入慈母的胸怀,便会产生一种近乎撒娇的悲哀。
期刊
王阳明的哲学绝非是书斋里面的空想,而是可以学以致用的东西。最让人推崇的就是他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八字箴言。  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正值江西宁王造反,而他作为当地的最高官员负责平叛。当时他的一个下属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奋不顾身作战,王阳明询问:兵法的要义是什么?这个下属答不上来,而王阳明随即讲了这“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
期刊
有的省市出台的《细则》,参照的标准更高,管理的范围更广,提出的要求更严,有的不仅将“有过”干部收入囊中,还更加突出对“无为”干部的问责、调整。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下称《规定》)印发后,各省市积极响应,大多数地方都制定了地方版的《规定》或实施细则。据笔者统计,至少已有北京、甘肃、河北、黑龙江、辽宁、宁夏、青海、山东、陕西、天津、浙江等12个省市全文公布了实施细则内容。本文从
期刊
当官应当德才兼备,择官应该选贤任能,这是古今通用的准则。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当今组织的选拔考核,都是为此而设。然而,有规则,就有“潜规则”。在官员任用上私定“标准”,暗箱操作,无论古今都不乏其例。在这方面,一些封建皇帝就带了个坏头。他們选拔官员的“标准”,实在荒唐透顶。  汉灵帝:议价卖官鬻爵  汉灵帝刘宏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他有多种爱好,最大爱好是“捞钱”。为此,他把卖官鬻爵当成最好的捞钱机
期刊
法兰克福在《论扯淡》中提出:扯淡来自于对真相的漠视。现在将这个定义与米勒关于“真相并不总是我们谈话的主要目标”这一洞见放在一起,结论是我们日常生活很大一部分的言说都是扯淡。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应当改变吗?并非完全如此。这并不完全是我们在容忍扯淡,实际上我们经常把这些扯淡看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米勒对于道歉的社会意义做过一个很有力度的分析。我们教会孩子学会说抱歉,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是迫使
期刊
中国制造就数量而论,在差不多一半的工业品品类里都是世界第一。但在世界品牌100强的排行榜上,还寥寥无几。在很多行业,人们都在问,为什么中国是数量大国但不是品质和品牌大国?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就是要从博大走向精深。这里有巨大的改善空间和成长空间。  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那么,什么是精深的东西?精深的东西是核心技术,是让一个产品真正运转起来、具有内在控制性的关键技术。比如芯片。2015年7月27
期刊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随着年龄增长,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在我们的回忆中,越近的时间流逝得越快。儿时的一个夏天仿佛无比漫长,而成年以后,夏季的时光甚至在我们还没有留意到它到来时,就悄悄溜走了。  同时,我们对“现在”的感受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加速。一段无聊的旅程对孩子来说特别难熬,所以他们总是问:“到了吗?到了吗?”而成年人的耐心就好得多。  对这个问题的研
期刊
2017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81347万人,城市化率已经到了58.52%.城市已成为左右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总体水平的重要阵地。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0%,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城市化迅猛发展要求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跟得上城市发展的节奏,使城市发展更和谐,居民生活更幸福。改革开放之初,受限于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实力,我国公共服务
期刊
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知方式,对每一个决策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害怕选择的人会说自己得了“选择恐惧症”,但他们恐惧的并非选择,而是生活。  “时间对于各种人有各种不同的步伐。我可以告诉你时间对谁是走慢步的,对谁是跨着细步走的,对谁是奔跑着走的,对谁是立定不动的。”《皆大欢喜》中,莎士比亚借罗瑟琳之口这样说。  时间是我们拥有的一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将时间分成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