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w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及慢性牙根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治疗组,患牙62颗,采用一次根管治疗;对照治疗组,患牙64颗,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考察两组患牙的术后疼痛和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率分别为4804%和60.94%,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六个月观察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2.3%和71.9%(P>0.05),术后一年观察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5.7%和86.7%(P>0.05)。术后一年内,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有81%和75%患齿恢复了正常的咀嚼能力,同时未出现咬合痛。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以及慢性根尖周炎较传统治疗方法不但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同时可减轻治疗后疼痛,提高了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应性。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根尖周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51-01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是常见的口腔内科疾病[1]。牙髓炎俗称牙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主要由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引起[2],晚期会出现牙髓大部分坏死。同时牙髓的感染可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感染,形成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即为牙根周炎。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在造成严重牙周疼痛的同时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炎等相关疾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3]。通过将牙髓腔内病原内容物和渗出物彻底清除后,对根管进行清洁,药物消毒并将其严密填充以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病例,对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考察。
  1 资料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实验对象。所选患者不存在系统性疾病,牙根发育完全并患有牙髓炎级尖根周炎。从入选患者中共选取126颗患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患牙62颗,来自组成25-58(37.1±402)岁的58名患者,其中急性牙髓炎16例,慢性牙髓炎28例,根尖周炎14例,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后者患牙64颗,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方法。入选患牙在开始研究前未接受过牙髓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的患牙进行X线拍摄,观察牙根和根尖周病情,确认根管数目,形成和长度。在手术前进行根管预备工作。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常规进行开髓,确定根管位置,逐一拔出坏死牙髓,以生理盐水和浓度为3%的双氧水依次交替冲洗牙根管,确保充分去除内容物后再次冲洗,确认无炎性组织液渗出,用含有75%浓度药用酒精的棉球将根管擦拭干燥。根管预备好后,患者牙根尖无叩痛时进行填充操作,充填材料为AHIUS糊剂(登士柏公司提供,德国)采用侧方加压法严密充填根管,并X线检查根管填充情况,随时纠正填充过程中的偏差,确保填充紧实。填充后去除多余填充物。对照组患者如观察组患者同法进行根管预备后填充,此组患者需要经过两次手术完成填充,首选用氢氧化钙封药7天,之后进行二次手术和观察组同法进行根管填充。
  术后患者进行药物抗感染处理3天以上,对术后1周疼痛度进行评定,并在术后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回访复查,比较两组疗效。
  1.3 疗效评价指标
  1.3.1 术后疼痛判定: 根据Mohd Sulong标准[1],对术后1周内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患者从未感觉到疼痛定为0级;患者可以感到轻微疼痛,但不需要急诊处理定为I级;患者感到疼痛,需要药物治疗或降低咬合得到缓解定为II级;患者感觉疼痛难忍,同时伴有脸部肿胀定为III级。
  1.3.3 療效判定: 根据已有研究[4]和X线影像学PAI分级[5]对术后患者复查结果进行评定:患者自觉无不适感,不疼痛,牙齿咀嚼正常无不适感,临床检查未见并发症或不良反应,X线检查无病灶,PAI分级为1-2者定为治愈。患者自觉无不适,无明显疼痛,牙齿正常咀嚼,临床未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患牙无明显的疼痛症状,有咀嚼功能,PAI评级不变或下降定为有效;患者感到患处不适和疼痛,出现叩诊不适或根尖区观察到红肿,PAI上升,同时发生炎症,患牙出现松动甚至不能咀嚼,X线检查患牙周围炎症无缩小甚至扩大[6-7]者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已统计学软件SPSSI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卡方检验,若表示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若P<0.05表示数据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术后一周内根据患者主观自觉描述对疼痛进行评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手术后1周内患者主观疼痛评定
  组别患牙(颗)0级/颗
  (%)I级/颗
  (%)II级/颗
  (%)III级/
  颗(%)疼痛率
  (%)观察治疗组6232(51.0)14(22.6)9(14.5)7(11.3)48.4对照组治疗6425(39.0)20(31.2)11(17.2)8(12.5)60.94如表中所示,經过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患牙,治疗后有50%以上患者感觉不到疼痛,而对照组疼痛率较观察治疗组疼痛率明显上升;其次I级、II级和III级疼痛的患牙数,对照组均高于一次性根管治疗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疼痛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根据回访复查情况统计,6个月和1年后两组患牙治疗效果表2所示:
  表2 六个月和一年后患者疗效情况
  组别术后
  时间患牙
  (颗)治愈/
  颗(%)有效/
  颗(%)无效/   颗(%)有效率
  合计(%)观察治疗组6个月6237(59.7)14(22.6)11(17.8)82.31年6046(76.7)9(15.0)5(8.3)95.7对照治疗组6个月6434(53.1)12(18.8)18(28.1)71.91年6040(66.7)12(20.0)8(13.3)86.7从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牙在术后均随着时间延长,总有效率呈上升趋势,1年后总有效率大于6月份后总有效率,两组的治愈率同比增长。但组间比较,无论是6个月后还是1年后观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治疗组。同时经卡方检验,6个月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1年后总有效率吴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内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分为81%患齿和75%患齿恢复了正常的咀嚼能力,同时未出现咬合痛。
  3 讨论
  牙髓位于牙髓腔内,牙髓可以进一步形成牙本质,其中包含丰富的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组织,因此牙髓对外部的刺激尤其敏感。一旦牙髓组织受到细菌感染,或受到不良外部刺激,就有可能引起牙髓炎,以及根尖周炎,会产生剧烈疼痛。
  根管治疗法是牙髓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传统填充治疗方法需要多次治疗,疗程较长而且患者需要多次就诊,相应产生的治疗费用也较高。在治疗过程中,传统根管治疗需要经过封药步骤,具有较高的消毒要求,往往会有到甲醛或甲酚等具有致癌作用的消毒剂,具有引起化学性根尖周炎的潜在风险。患者需要重复就诊,对根管和牙周进行重复刺激,不利于消炎和愈合,使得患者的疗程和疼痛时间延长。
  牙髓以及根尖周相关疾病目前临床治疗重点在于根本性的彻底治疗,本研究中采用的一次根管治疗,手术过程将消毒,预备和填充一次性完成,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也可减少重复感染的几率[9],贯彻了根本性治疗的宗旨。有研究者认为术后疼痛和预备根管以及对根管的刺激有关[8].由于一次性根管技术在预备后,根管内没有渗出现象,此情况下进行一次填充避免了二次治疗产生的刺激,减少了疼痛的概率,能减轻术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本研究中也证实了这点。
  但在手术中应注意根据不同部位的患牙,对根管的形态的长度有较准确的测定,同时根管清洁需要彻底。本研究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清洗液对根管内容物进行彻底清洁,为根管填充做好前期准备。同时,除了治疗后的患齿愈合情况,术后根管填充的治疗[10]这对患者术后疼痛感和愈合治疗具有较大影响,严密的根管填充可以彻底阻止感染源,防止再次感染,提高患齿的保存率。本研究中,术后患者感到剧烈疼痛往往在1-2天,后辅助抗炎治疗在3-5天内疼痛缓解。同时观察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两组患者中治疗无效者随时间延长会有所下降,这是由于部分患者病情严重以及年龄偏大者牙周组织恢复能力不足术后显效滞后,术后6个月后,观察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无效者中分别有3例年龄高于54岁;术后一年后两组无效者中仍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年龄高于54岁。回访过程中,本研究中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患者80%以上在一年内的时间恢复了良好的咀嚼功能同时无咬合疼痛,达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根管的形态,弯曲度具有极大的个体年龄差异性,成为根管手术的难点和影响手术质量的关键点,同时不同患病人群也影响了填充方式[11]。因此本研究在手术前对患者的根管长度,形态和位置进行了确认。并在术中随时X线监测根管填充情况,以达到更好的填充效果,最终达到更好的疗效。术后疼痛其他原因还包括填充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压迫,组织液渗出不能以及机体对填充异物本能的反应所致。在治疗中器械超过根尖孔或在冲洗时压力过大也会产生疼痛。因此牙龈组织健康,无充血或根管不存在解刨学变异的患牙更适合一次性根管治疗,同时在手术前要精确测量根管长度,在进行根管预备时应留意方法和器械的选择,使对根尖组织的刺激最小化,同时进一步预防二次感染。
  回访过程中由于患者个人因素等原因,两组均有回访对象缺失情况,但不影响整体研究结果。同时对照组患者表示其更愿意接受一次性彻底治疗,而非多次治疗,表明一次根管治疗具有更好的顺应性。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在6个月和1年后均不及观察治疗组的效果,首先由于对照组需要进行两次手术,疗程过长,因此在相同的时间段没有达到相同疗效,其次。对根尖周的多次刺激也不利于患处组织的恢复。1年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了多次手术,如前所述,每次手术进行都会对创面或者炎症表面进行机械处理,使周围毛细血管持续处于充血状态,炎症不利得到缓解,造成此组中患牙疼痛率较高,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如前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就诊次数,提高治疗效率,针对治疗牙髓炎以及慢性根尖周炎是极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唐丽莹,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02):187-188.
  [2] 任伟,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08):1295-1297.
  [3] 王红,曹正山,VDW 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3;(S1):123-124.
  [4] 王君洁,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02):510-51 1.
  [5] rstavik,D.K.Kerekes,and H.M.Eriksen,The Periapical index:a scoring system for ra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apical periodontitis[J].Dental Traumatology,1986;2(1):20-34.
  [6] 黄丽萍,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01):47-49.
  [7] 冯晓娟and 王平,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療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18):69-70.
  [8] 鲁新颖 and 唐勇,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32):45-46.
  [9] 郭大明,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27):50-52.
  [10] 杨华,根管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探析[J].中外医疗。2013;(34):70-71.
  [11] 张蕾,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临床分析与进展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107-108.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并分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的7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均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并分别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措施与
病人用药存在着几种错误心理,有必要帮助纠正,以便患者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有助于人们正确买药用药,现分析如下:
期刊
有位患者自行购买服用止咳糖浆,一个上午喝了5大瓶,出现了精神症状,住专科医院治疗很长时间才痊愈。一高工自购两盒感冒通,服后起不了床,送医院检查发现,是过量感冒通杀死大
期刊
叶轮给煤机是火力发电厂主要的给配煤设备,其远方控制的安全可靠性是保证机组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某厂输煤系统的#1-#4叶轮给煤机供电及控制均采用滑线拖动电缆,由于电缆在
本文先是说明了高校美术教学的特征及要求,再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特点及优势,最后研究了信息技术下高校美术教学的策略及手段。通过本文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将信息技术与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5例合并并发症麻疹患儿病例,结合临床特点,针对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细心的治疗和专业的护理,患儿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结论:科学,细心,专业,全方位的护理是促进患儿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麻疹;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
冬枣进行开甲就是将冬枣的韧皮部进行环剥,以阻止冬枣内的营养向着根茎等位置回流,从而导致的花和果实营养供应不上。所以说冬枣开甲是增强枣树花和果实的坐果率,促进冬枣丰收、
因篇幅有限,我们不能将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播出的所有内容转载,您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请拨打本杂志社热线电话,直接与编辑部联系,我们会及时为您提供。
病人到医院看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挂号。由于对医院的分科情况缺乏了解,常常会有病人挂错了号的现象,不仅浪费时间,还看不好病。下面把一般综合性医院常有的五类门诊介绍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