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学科实验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将实验探究引入课程,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特别是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學价值观的形成。本文即基于此展开,探讨生物学科实验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培养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而作为科学实验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实验中最重要便是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其中包括药品的作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对异常结果的分析。下面,笔者就以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为例,对生物学科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逐一分析。
  1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生物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而最有意思的,不是那书本上的知识点,而是实验。就以本实验为例进行简析生命的物质,人人都知道、都了解,但很少有学生会知道这些特殊的反应,尤其那些颜色变化。做好一个实验更是如此,这会极大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所以做实验便是一种极好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此实验中,鉴定还原糖的产生红色沉淀,鉴定蛋白质出现紫色,检验脂肪出现橘黄色(苏丹Ⅲ)。
  2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在生物实验中对药品,对仪器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很像化学,都是要理解实验反应原理。在本实验中,如蛋白质所需的双缩脲试剂与还原糖所需的斐林试剂,在成份上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试液浓度了滴加顺序上却大有不同。教材中CuSO4浓度为0.05g/ml,双缩脲中CuSO4浓度为0.01g/ml,处理方法也不同,还原糖即将甲乙两液混合使用,而双缩脲先加A滴1ml,B液4滴(注甲为0.01g/ml NaOH溶液;乙为0.05ml CuSO4溶液),(A液:0.1g/ml NaOH;B液0.01g/ml CuSO4溶液),在一点上就要求我们去熟悉药品,不能因为成份相似便随便取用,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渐渐形成了生物实验中最基本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自身再来说,也培养了细心、实践的能力和优势。
  3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实验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与方法外,还能提升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因为,生物实验的成与败,往往在细微之间,实验者必须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观察到实验的进程以及实验成败间的细微差别。如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有些同学可能撕取的是外表皮,观察到的结果就截然不同。那为什么不一样呢?实验者通过分析原因,再比较结果,就能了解到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进而更全面地掌握细胞的结构。
  4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本实验中,像还原糖的斐林试验,本质上是利用还原糖中一CHO(醛基)的性质来将酸性条件下Cu2+与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紫色物质,从而出现所见试验。这就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一定的理解,具备一定的化学常识。同时,不可避免的,实验中一定会有误差。在实验对误差分析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能力,例如,将斐林试剂甲、乙两液,未混合便分别加入待测液中,这会导致实验失败。这是因为,先加入甲液后,会先和待测液反应,以致加入B液后,无大量Cu(OH)2产生。这就产生错误,像如此一番分析下来,便培养学生对异常结果的分析的能力。同时,动手能力也一同培养了。
  5对学生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中,并不缺少各种突发事物。比例不小心打破试剂释放有毒气体后,突发火险,电器短路,被药品腐蚀后,这都要求学生对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极强,能够冷静地去分析处理问题。不但要求动手能力很强,也对学生的心理要求很高。不仅如此,能在有限时间之中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行动能力。所以这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从这三个实验中,启发了我们:生物实验既培养学生兴趣,又培养学生的习惯,更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实验便是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分析、实践能力。如此,我们要将学好生物实验是一项中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更加主动地抓住机会,区亲自去操作、去观察、去发现、去联想、去创造,并从中获得乐趣,获得信心,获得成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更事半功倍地学好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咏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3(18).
  [2]石牡丹.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渐与教育接轨。它以多样性的教学素材、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对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切入“微课”,做好“微课”的设计和呈现工作,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当前英语教学现状,就高中教师如何利用“微课
目的:探讨FasL, GranzymeB与皮肤扁平苔藓中的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与扁平苔藓病变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例皮肤扁平苔藓和28例正常人皮肤组织的FasL, GranzymeB和活性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LP组FasL,GranzymeB和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70.4%,64.3%和6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②细胞毒性分子FasL, G
摘 要:在知识经济发展良好的今天,数学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直接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性学科,其中高中數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高考中数学是影响到升学的关键性学科,因此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是高中学习的重点。但是高中数学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也很抽象,知识点众多且复杂,因此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吃力的,有的学生甚至出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学科的独特价值在于育人,在于学生的发展。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下的品质与道德,与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十分契合,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很有作用。本文探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德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德育;渗透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意义  德育不仅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任课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大纲中关于德育的要
摘要 在摄影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画面意图的表达。  [关键词]摄影;构图;三分法构图  我们看很多场景的时候,都会有一刹那的感悟,非常想用相机将这一刹那记录下来,这就是摄影。拍下的照片要突出当时的意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摄影技巧了。在摄影技巧中,首先可以利用构图突出你的意图。  1 三分法构图对于拍摄意图的表达  构图的作用不言而喻,其实就是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拍摄者的意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