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归纳教材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中的作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轮复习备考既兼顾基础性又兼顾高考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材为例,从归纳教材的角度阐述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对提高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地理时间与空间维度能力所起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增强一轮复习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归纳教材;一轮复习;备考作用
  教材,就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权威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很好的体现。这要求教师在一轮复习授课中对教材的内涵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一类问题的公式,内化成学生总结同类问题的能力。下面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浅谈归纳本节教材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中的作用。
  一、归纳教材图表信息,提升学生地理时间与空间维度分析能力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材中两幅重要的图分别是河谷的演变图和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河谷的演变图是从时间维度上描述了河流发育初期至演变后期河谷的形态变化。学生容易归纳出不同河谷形态对应的侵蚀方式,得出“V”型谷以溯源侵蚀、下蚀侵蚀方式为主,“U”型和槽型谷以侧蚀为主。通过老师的引导进一步归纳河谷形态与地形的关系,得出落差大的河段以“V”型谷为主,地形平坦的河段以“U”型的宽浅河谷为主,从而跳出了教材河谷的演变这幅图的时间维度,进一步拓展到空间维度上不同河段由于地形落差的不同呈现的河谷形态。总结为河流上游以溯源侵蚀及下蚀为主,河床一般深、窄,成“V”形谷,河流中下游以侧蚀为主,河床宽浅。
  第二幅图是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是空间维度上不同位置的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图的呈现也是简单可见的,首先读图识记相应位置的河流堆积地貌名称,分别是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这个学生在初学时已经掌握,通过老师的引导归纳这三个位置的地形特点,还原出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跳出空间维度,进一步拓展时间维度。山前、河流中下游和入海口的共同地势特点是地形平坦,而平坦的地形对应的流速慢是形成河流堆积地貌的关键条件,所以通过归纳河流堆积地貌图中的地形,构建出河流堆积地貌的条件一是地形平坦、流速慢。接着进一步思考教材案例3黄河三角洲卫星影像图归纳河流堆积地貌的条件二是河流的含沙量大。通过这样分析教材的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归纳出河流堆积地貌的条件主要是分析含沙量和地形,得出了一般分析方法和条件公式,初步提升了学生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比较冲积扇及三角洲所处位置的不同,归纳冲积扇与三角洲形成条件的异同。三角洲处于入海口,受河水及海水的共同作用,得出三角洲除了河流堆积地貌形成条件的一般公式外还加一个特殊条件海水的顶托作用。
  二、归纳教材文字信息,提升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精练表述的习惯
  通过教材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文字表述,让学生提取关键词,得出形成河流地貌的典型分析要素,内化为做综合题时从长篇的文字信息中提取关键词的能力。模仿教材科学性的表达,培养做综合题时精练表述的习惯。
  三、归纳教材内容安排的思维顺序,延长学生思维链条,进一步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进入高三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停留在表层,思维链短。而教材的编排是经过专家们科学地编制的,教材的编排思维链严谨。归纳教材编排的顺序,内化为学生分析同类问题的思维习惯,有利于提升综合思维能力。河流地貌的发育围绕流水的外力作用,介绍了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材是按照成因进行表述的,河流地貌的发育的成因围绕着气候和地形两个要素,笔者在学生归纳出河流侵蚀地貌的条件后,给出亚洲南部三个半岛局部区域河流图,让学生得出河流侵蚀地貌的公式后学以致用,分析比较亚洲南部三个半岛的河流侵蚀地貌发育条件。比较阿拉伯半岛和印度、中南半岛的气候差异,得出阿拉伯半岛由于气候干旱,河流地貌发育不显著;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气候类型相同,降水丰富,需要进一步比较地形条件,而中南半岛较印度半岛地势落差大,从而分析得出中南半岛发育河流侵蚀地貌条件最好。在空间维度上,河流上游侵蚀地貌发育显著,延长思维链,推测河流中下游堆积地貌发育也显著。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需要抓住他们的思维联系,沙子这个物质条件是这两种地貌的桥梁,上游侵蚀作用强,含沙量大,搬运到下游流速减慢沉积作用显著。继续按照教材的顺序安排,延长思维链,河流沉积作用显著为聚落发育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力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利于形成城市。山前冲积扇形成了聚落、沿海冲积平原形成了聚落,并且居民选择聚落的位置是趋利避害的,体现了人地协调观。教材的编排从自然到人文,严谨有条理,在品味教材过程中,就是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次提升过程。
  四、归纳教材中的活动,提升一轮复习知识的广度
  《河流地貌的发育》这节教材在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三个框架下各设置了一个活动。活动在高一时是作为新授课使用的,那么在一轮复习中,需要对活动中探究的知识规律进行归纳及应用,这是一轮复习中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例如通过干旱区与湿润区冲积扇形态的比较,干旱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区冲积扇形态显著,分析出由于干旱区流水作用弱,流水搬运作用弱使得冲积扇的形态保持扇形,而湿润区流水作用强,尽管在出山口流速减慢,也较干旱区搬运得远,冲积扇的扇形形态不显著。通过教师用整体性的思维引导分析教材活动中的知识,提升学生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
  通過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这节教材的活动、文字、图表信息、编排逻辑顺序的总结归纳,用设问、练习贯穿课堂,巩固了基础,提升了一轮复习知识的广度。学生在训练中提升了提取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地理时间与空间维度能力,逐步养成精练表述的习惯,延长学生思维链条,起到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作用,一轮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增强。
  【参考文献】
  [1] 李岳樵.回归教材 提升备考效率[J].考点纵横(高考地理),2019:18-19.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何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呢?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教学,把握学生心理动态,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题材渗入教学内容来教学。故事教学——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吸引力,让课堂“活”起来,促使师生之间的思维相互碰撞、启发、诱导、达到融为一体共鸣的
【摘要】对目前数学作业的应用背景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四个方面对实践性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调查性作业、操作性作业、探究性作业以及应用性作业。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实践性作业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调查;操作;探究  一、背景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增强实践应用效果、养成
【摘要】班风正、学风好是班级管理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受社会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存在自私、冲动、辍学、叛逆等问题,对农村中学生安心求学及身心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要攻克学生心理的问题,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需要深入到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育心对于班级管理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采取怎样的策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一直是班主任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体育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水平的提升,还要关注文化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高中体育生数学教学实际,归纳了体育生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体育生;教学问题;对策  在高中体育生培养过程中,往往片面追求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水平的提升。体育生数学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
【摘要】随着学生年级不断增加,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且对社会的认知也更为透彻、全面,故而学生经常会与教师产生思维碰撞。又因具体表现形式不同,所以管理起来也更加复杂。由此,为了适应高中生的特性要求,需要领导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以保障教育的有效进行、教学的正常开展,从而为学生打造适合的学习园地。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对高中学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教师是课程的实践者与开发者,更是课程的本身,教師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现代教育的“增长”核心是教师的增值,因此,教师的教育素养水平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高度。  目前,许多学校都通过开展校本理论研究来提升教师团队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但在当下快节奏、多娱乐的生活中,部分教师很难静下心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和专注于专业的发展。教师如果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源动力,再好的校本研究也无法转化为对学校、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写话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较为有效的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心,为打好写作基础及顺利过渡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重视和改革低年级写话教学,提高写话质量,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教育规律的要求,是课程规范赋予广大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开展兴趣教学,是大幅提升看图写话作
【摘要】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一直是教育过程中重点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读写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成绩。三年级属于学生从低年级迈进高年级关键阶段,在该阶段学生的识字量增加、篇章阅读幅度增加、写作字数和要求增大,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学三年级教学为例,基于2018部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分析目前读写教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干栏穿斗木楼是我国西南地区楼居式民居的典型代表。当地木楼多沿山坡密集聚合,参差错落,面向田野,屋頂前后呈人字形两坡,底部架空两至三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图为西南地区干栏穿斗木楼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干栏穿斗木楼利于( )  ①增温保温 ②通风采光  ③排水疏浚 ④抵御滑坡  A.①②
【摘要】由于小学生心智还处在发育阶段,只有班主任细心的引导,通过细化管理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情感氛围,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才能不断提升。本文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作了探讨。  【关键词】完善班委;细化管理;以生为本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凝聚力,能否正常运转,班级管理是关键。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