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角下小学校本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1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发生命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学校落实“成全生命”的道德教育,满足学生的德智发展需要,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本文认为,在开发生命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过程中,学校要扎根于真实生活教育,植根于民族传统节日,依托于社区生态资源。让学生在活动实践、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去内化,去感悟,去发现,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不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道德教育本真意蕴就是“成全生命”,生命视角下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强调“德育融于生命”,强调德育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个性,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进行生存、生活和生命的体验,以达到对人生意义、价值观、真善美、理想信念等感悟,不断完善自身的德性与品格,成全生命。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信息的不断增加,学校要落实“成全生命”的道德教育,必须致力于开发生命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德智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探究,略谈生命视角下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一、扎根于真实生活教育,开发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生命视角下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发挥生活世界对人的发展价值,它所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生品德的养成扎根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欲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诚信教育”,我们在实施校本德育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时,摒弃了以往强调宣传口号与灌输说教,让学生死记硬背的低效教育方式,而是从建立学校“诚信心灵书吧”切入。学校后勤部把图书采购回来,让学生把书籍录入系统、放进书架,“心灵书吧”实行全开放且“无人管理”,学生自行借还登记,并自觉把书籍放回原处。学校在每一本书里都放有“诚信书签”,书吧的小小电子屏每天公布着诚信借还书籍数据,公布同学们爱心捐赠书籍、爱护修补书籍等数据,每月学生对自己诚信借阅图书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在这实践活动中,学生每次在借还书籍过程中,实际上都是在进行诚信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约束,也是在鼓励学生要成为诚信榜样。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对诚信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诚信自然而然扎根于心灵,并成为自觉的行为。“诚信教育”校本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昭示了我们德育活动课程更需要“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德育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不可分。扎根于学生真实生活的道德教育资源,让校本德育活动课程更有生命活力,更让学生获得价值体验、情感体验,乃至产生态度、行为或观念上的改变或升华,这就是德育成全生命的见证。
  二、植根于民族传统节日,开发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蕴的道德情感、道德原则、道德理想,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善于从传统节日文化中挖掘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展生命化德育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和传承中华民族美德。若论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久的精神品质,必定是爱国情怀。我们可以通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开发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师生把爱国情怀化作努力学习的原動力,把知恩感恩先辈、先烈之情转化为珍爱生命、珍惜生活、珍重别人的情怀。如我校设计了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品尝粽子,分享美味”课程,让学生经历制作、分享、赠送粽子的过程,体验到“一个粽子一份善心,一个举动一片真情”,收获关爱他人的快乐;在三、四年级开设“凭吊屈原,缅怀先烈”课程,让学生收集、讲述、分享中华民族爱国英雄的故事,了解到屈原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爱国情怀最浓烈的情感与最深重的寄托;在五、六年级开设“探秘民俗,传承文化”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吃“龙舟饭”、插艾条等习俗的深刻内涵。此外,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是德育活动课程的宝贵资源,需要我们在教育方法上,既要保留节日的传统气息,保持“原汁原味”,又要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赋予鲜活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民族精神、抒发民族情怀等,达到成全生命的目的。
  三、依托于社区生态资源,开发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对学校的德育内涵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依托社区生态资源,挖掘本社区的乡土地理、民风民俗文化、经济生产、商业服务、生活条件、特殊保护人群等资源,整合对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财力,开发成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游学、实地体验等形式,在“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真实”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提高道德认知,不断地体验道德情感,形成良好品德。例如一所地处于“番禺区珠宝小镇”的学校,依托于社区以珠宝行业为主的资源,开发了《爱我番禺,游学珠宝小镇》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让师生走进珠宝业,认识到珠宝的特质,知道珠宝的制造,了解珠宝的鉴证等,感悟到人的成长正如珠宝一样要经历磨炼才成大器,对一丝不苟的行业工人产生由衷的敬意。了解到“世界珠宝番禺制造”,为番禺区的腾飞感到无比自豪,从而点燃了热爱家乡之情。又例如一所地处于农村乡下的学校,依托“田园种植”的环境,开发了“田园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认识各种田园种植农具,亲历田园农活,参与田园收成等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收获到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劳动的光荣,分享到收获的喜悦,同时深刻地体验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促使学生成就了“尊重劳动者”、“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我劳动我快乐”等美善行为。我们深入社区,有针对性地挖掘活生生的素材,采用观察和体验学习的方式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真实感受和了解社区生活的丰富内涵,让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价值观得到不断的提升。
  实践告诉我们,今天的德育课程是建立在一个大德育概念的基础上,它不仅指向个人的修养,也指向人参与社会生活、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说德育是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致力于生命视角下校本德育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让学生在活动实践、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去内化,去感悟,去发现;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不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经受道德认知的挑战,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时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培养优良品德。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
  [2]丁和贵.学生德育的研究和实践[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夏连海.文化德育之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随着新预算法颁布与执行,加之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逐步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将工作重点向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方向倾斜,充分认识到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
拖拉机、汽车等机动车在作业中,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气阻,使发动机自动熄火,飞车,制动失灵,蓄电池胀裂等。引起气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蓄电池气阻蓄电池
期刊
期刊
农用车在行驶中产生侧滑,主要是由道路和农用车本身的原因造成,驾驶时可采用以下措施加以预防。1.在附着性能差的路面上运行,不可盲目高速行驶。行驶中发现有侧滑现象时,应
一公元2003年元月的一个夜晚,夜阑人静,大地冷气逼人。迷朦的月光透过片片游移的云块,窥视着沉睡的大地。在湘西自治州洗溪磷矿的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烟雾浓重,会议的中心议
说起毛泽东雕像,经历过“文革”的老同志都记忆犹新,有些甚至是参与建造者,而后辈们则很少能说上几句,甚至不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上许多曾经很火的事物被人们淡忘,停
随着国民保险意识的日益提高,保险行业发展也愈加蓬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也带来了量的迅速扩张.为了保证财产保险公司质与量同步提升,必须要有效的控制与防范财务内部风
数学这门课程是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数学知识中的抽象性比较强,同时还具备着非常紧密的逻辑性.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多种困难,遇到这些困难,无非是
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转型速度加快,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管理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难以满足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