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建筑的相关问题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lau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生态建筑是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原则、设计对策,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建筑;目标;原则;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绿色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借助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营造出舒适、健康的自然环境,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未来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者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建筑的空间以及建筑的功能需求在设计中是否达到要求,这是生态建筑在设计工作中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者需要对建筑的供水、供电以及其他的能源系统进行集约化的设计与技术上的改善,对于建筑的废物处理以及污水的排放等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实现能源的节约以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样对于环境的损坏与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改善。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地域适应原则
  狭义的地域适应是指充分结合当地地理及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在尽可能保护原生环境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有利因素并消弱恶劣气候的影响。广义的地域适应还包括建筑对人文环境,对历史传统的适应。
  2、尊重自然原则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内涵。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态自然观念,从破坏自然转变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往的建筑设计常常无视地形地貌,不结合当地气候,更不会考虑建成后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生态设计则是力图从地球获得的一切自由的还原,从而对地球的任何生命系统都不会带来危害。
  3、整体设计原则
  从建筑开始建设、运营、回收的全过程出发考虑,酝酿出整体方案,从最初的项目规划、立项阶段就入手,通盘考虑建筑的需求,以及将会带来的环境负荷、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并符合节能管理要求。
  4、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技术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考量各种类型的技术,而不是独立于传统技术的全新技术。我国的传统建筑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符合生态建筑的基本标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借鉴和引用。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应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辨别那些新技术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服务。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的重视及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许多新工艺、新技术在生态建筑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
  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材料,它又可以称为“绿色建材”、“健康建材”和“环保建材”。生态材料是指在原料的采取、生产制造、成品应用过程中可以循环再生利用;生态材料的基本特征是对地球的环境负荷小,对人类健康无害。可以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建材两大类。
  四、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对策
  1、以人为本,体验自然、人文特色
  建筑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既注意处理好周边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又能满足办公、展示、游憩等功能。多引入外界自然要素,建筑设计结合生态,促进居住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把用地设计成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的高尚住区配套用地。在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绿地景观系统设计,使居民最大程度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
  2、生态优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和空间的可持续性
  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设计须从节约资源,合理用地,防止污染、保持生态、预留建筑设计弹性、美化城镇公共空间环境、优化居住区配套公建营运等多方面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社会的可持续性,即所设计的社区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方面起的作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社会的公正,以赋予每个居民以均等的享受生活、享受良好环境和生活设施的权利;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在设计中体现在维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土地、能源,减少污染方面起的作用,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提倡减少使用、回收利用、重复使用和使用可再生资源,比如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在人们容易疲劳的环境建立循环水系统、建立多层次绿化系统等措施;空间的可持续性指注意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建设中留有发展余地,在道路、停车位等方面作前瞻性的策略布置,使建筑设计具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
  3、注重整体性,设计建筑的宜居性和舒适性
  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因地制宜,同时根据节能和保护环境的需要,根据气象和舒适度的变化调节建筑的结构和维护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采用节能的加厚外墙,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强调建筑的宜居性和环境的舒适性,尽量保证建筑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无污染,安静无噪音,宽阔的绿地和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宜人、怡人、冶人的居住环境。建筑使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均感到舒适。
  五、实例分析
  清華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是一个健康、高效、关注环境健康的“绿色”的办公建筑。办公楼采用了常见的规则长方形作为平面基本形体,这样可以使建筑紧凑、减少能源消耗。平面中将长轴设置为东西向,考虑到东西晒的问题,功能布置中将会议室、楼梯、电梯间、门厅等非工作空间布置在建筑的东西两侧,以达到减少东西方向太阳辐射对主要工作区域的影响。办公楼的南侧设计了一个三层中空的开放式绿化中庭,这里既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休憩活动空间,同时也是作为外部环境和主要工作区域间的气候缓冲区。在绿色设计方面,设计者主要考虑了如下策略:
  (1)缓冲层策略
  在大楼南侧配置一个容积较大的绿化中庭作为主要工作区域和室外空间的热缓冲空间。在冬季,这个绿化中庭可以作为一个全封闭的阳光房,利用玻璃房子的温室效应来改善办公空间的热环境并节省供暖能耗;在夏季炎热的时候,中庭南侧的百叶可以遮蔽直射阳光,使中庭成为一个巨大的凉棚。设计楼的主入口出于用地条件限制必须朝西,设计中采用了一面与建筑主体脱开4.5m的大尺度实心防晒墙。这面实体墙的吸热性能和这段距离中产生的拔风效应,可以有效地阻隔西晒对建筑主体的热影响。在大楼顶部的设计中也引入了热缓冲层的概念,其上架设了太阳能板及架空层,使建筑在夏季有效地降低屋面温度。建筑在南面装有固定的遮阳板,这样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有效的遮蔽太阳的直射阳光,同时室内也可以透射到足够的自然光。
  (2)自然能源的利用策略
  办公楼设计中在屋顶设置了太阳能光电板。这样可以为办公楼使用运营中使用一部分自给自足的电能。在方案设计最初阶段,设计师曾想利用大地能量,使用深度在80-100米之间的地下水最为系统的天然能源。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目标、原则、方法的分析,我们对绿色生态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清华大学的实例说明,我们对绿色生态建筑加深了理解。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加重,生态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亚民.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对策研究[J].节能技术,2014,22(2):52~53.
  [2]于春普.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筑学报,2012,17(14):50~52.
  [3]李东.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理念———生态学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之初探[J].华中建筑,2012,16(4):87~90.
  [4]岳耀章,吕少伟.绿色建筑生态规划与设计措施分析[J].建筑科技,2013,25(22):78
  [5]张晓瑞.非典的启示———论建筑中的自然通风[J].华中建筑,2014,32(3):55-56.
  [6]刘振,迭勇,王少强,等.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陕西建筑,2010,36(10):36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基础设施,其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就目前情况来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公共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城市的发挥和公共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有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相关措施的完善。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期刊
通过对上海地区某复杂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设计,详细介绍了基础隔震设计的各个步骤。在设计步骤介绍过程中,对比分析了新旧抗震规范对于水平向减震系数计算、隔震层抗震构造措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货物运送的及时、方便和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依托公路快速货运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用JavaEE5.0中JSF框架和Oracle数据库设计并实现基于公路快速货运的管理信息系统。
为实现仪器与计算机的通信,解决传统人工数据记录的繁琐问题,设计一个基于VC++6.0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通过测试表明,本系统可实现数据的采集、显示、分析处理、存储等功能,有
集辦公、泡茶、会议、用餐、酒吧台于一体的多功能长桌,整体形态简洁利落,中间“岛式”茶盘被错位的缝分割成两部分,喻似着混沌中生出的太极,茶水顺着倒锥体漏斗开口直流而下,无排水管设计也不会溅到内部的柜体;桌面两侧各留了一条缝,电脑线从缝中伸出,而插头连接口却隐藏于桌下,下部的柜体同时还可收纳茶具、电脑、行李箱等各类物品,生活井然有序,妙趣横生。  儿时一把四只脚的条凳到现在简约时尚的实木一体成型,看似
期刊
21世纪将是网络化、信息化的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超越人们当初的预想,各种实时性的聊天娱乐软件也随即诞生,为即时通讯带来巨大的方便,但是针对于企业内部的轻量级
【摘要】本文以钢结构的应用案例及优点为基础,着重分析了钢结构的深化设计,以实际为出发点对钢结构成本控制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深化设计,成本节约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钢结构深化设计与工程成本节约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如今,大钢结构深化设计与工程成本节约控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我们要
期刊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在我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推动经济技术进步。结合当前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对相关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问题进
介绍基于知识点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并简要的介绍围绕知识点进行教学资源整合的优点。
滚珠丝杠通过调整丝杠固定轴承的预紧来大幅减小进给轴的误差。 Ball screw by adjusting the preload screw fixed bearing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rror of the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