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扶贫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03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准扶贫是以改善以往扶贫效果的偏离度为目标,实现“真扶贫、扶真贫”。我国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对贫困群体的帮扶力度,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确实使部分特贫人群受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精准扶贫的特点及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精准扶贫 内涵 问题 对策
  一、现阶段精准扶贫政策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通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帮扶,对扶贫工作实施精准管理及考核,从而实现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我国现阶段的精准扶贫政策源于广东扶贫“双到”的经验,即资金到村到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切实可行的扶贫策略。精准扶贫不同于一般扶贫工作,它具有针对性,是对不同贫困区域、不同贫困对象运用合规有效的扶贫措施,最终达到治贫的目的。目前,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八千万人之多,这给贫困对象的识别、致贫原因的分析,以及扶贫机制的构建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提高扶贫精准度,不仅要求我們在扶贫资金的精准到户上下功夫,还要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通过精准化的产业扶持、贫困人口再教育等方式,使扶贫资源真正用到贫困人群身上,促使扶贫开发工作逐步向“精确滴灌”转变。
  二、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特点
  精准扶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精准扶贫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稳步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过程虽然曲折,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却举世瞩目。针对以前扶贫工作“粗放漫灌”的方式,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就是要继续深化扶贫管理,精准把握和全面理解扶贫的含义,创新扶贫方式。二是精准扶贫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就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精准扶贫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保障。尽管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情况看,我国已实现小康社会,但离“全面实现”还有一定差距,这一短板不得不补。三是精准扶贫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这也体现了精准扶贫的带动力和重要影响力。作为促进共同繁荣的要点和支点,精准扶贫需要落在实处,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三、实施精准扶贫的难点分析
  (一)科技兴农与精准扶贫的联动发展缓慢
  近年来,科技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精准扶贫上力度仍然不够。对于特殊贫困地区而言,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信息传递速度慢、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其科技发展基础本就薄弱,这为后期科技的推广增加了难度,这也导致新技术引进困难,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难以在短期内使贫困人群受益。此外,贫困人群对科技兴农缺乏基本的认识,对精准扶贫的认识还停留在钱和物的帮扶上,不利于科技力量与精准扶贫的有效结合。
  (二)学前教育落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遍落后,到龄儿童入园率过低,缺少幼儿园或是其办学条件差,专职幼教严重缺乏且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从义务教育情况看,贫困地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条件差,尤其是远离乡镇地区的学生很难就近入学,受教育程度难以保障。从高中教育情况看,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绝对数量较少,更不用说优质资源。此外,贫困地区高中同质化问题严重,办学目的简单、模式单一,教学质量较差。
  (三)精准扶贫在贫困对象的识别上困难重重
  精准扶贫在贫困对象的识别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贫困人群底数不清,详细情况不明,扶贫项目和资金指向不够精准,导致扶贫效果不佳。二是贫困人群参与精准识别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村民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时不够重视,没有认真对待,填写信息不准确,他们片面地认为谁是真贫困都是村领导定的,对扶贫政策不够关心。三是精准识别成本较高。識别需要大量驻村干部,而他们的本职工作不允许其将太多精力放在识别任务上,识别过程中也可能使贫困群体产生内部矛盾。
  (四)扶贫制度仍不够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
  精准扶贫制度不够完善,扶贫效果未能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其中。精准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实现精准帮扶和脱贫,真正帮助贫困人群,可是从实际情况看效果还不够明显。尽管相关部门强调要精准识别、分类施策,但许多制度、措施还停留在表面上,实际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针对性不强。究其原因,一是精准扶贫工作人员观念未及时转变,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二是政策的制定与实践脱轨,扶贫措施执行效果不佳;三是现有扶贫政策未能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四、提高精准扶贫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科技兴农与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科技为民的作用,这也是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增强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竞争力。要挖掘贫困地区特色农业,通过科技力量治理生态环境,深化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储藏保险能力,逐步创建特色农业品牌。另一方面,要培育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提高农牧业产品附加值,拉动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率和贫困人群收入。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特色农牧业,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高效的产品营销网络。
  (二)提高贫困地区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实施精准扶贫就要关注贫困地区教学质量,在贫困地区普及学前教育、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首先,要尽可能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使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还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幼儿在合适的年龄接受适当的教育。其次,保障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提高专职教师教学水平。精准扶贫要把精力放在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上,完善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政策,逐步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寄宿制学校。最后,要改变观念,依托职业教育,帮助贫困人群掌握致富本领,实现精准脱贫。
  (三)本着三公原则对待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工作
  在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上,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各级乡镇干部不得干预,确保识别信息真实、完整,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要改变村民们的传统观念,就要从实际工作入手,让村民看到“三公”的执行力,在驻村干部的选择上,要安排专职人员,将国家扶贫政策和贫困认定标准如实传达给村民,提高村民主动参与识别的积极性。要建立识别信息确认和追责制度,使村民本人确认上报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使其与驻村干部共同承担信息失真的连带责任,避免徇私舞弊行为。此外,精准扶贫结果一定要公开,给村民足够的相互监督和反馈时间,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四)完善精准扶贫制度,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扶贫事业
  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要将扶贫部门、扶贫人员和贫困对象捆绑在一起,并对扶贫效果予以评价,以此作为扶贫工作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具体而言,要在制度中明确扶贫相关责任以及惩处措施,保证贫困人群的监督权,畅通其投诉、举报渠道,避免出现扶贫干部以公谋私或是消极怠工等问题。要在制度中明确“三公”细节和具体措施,确保精准扶贫的透明管理,实行扶贫对象的绝对公示制度。还要在制度中明确规定扶贫资金流向的公示制度,保证每一分扶贫资金都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创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使更多的社会扶贫资源精准定位。
  参考文献
  [1]杜志雄,詹琳.实施精准扶贫新战略的难题和破解之道[J].中国发展观察.2015,(08).
  [2]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2).
  作者简介:张晓霞(1974-),女,汉族,山西应县人,经济师,现从事下乡扶贫工作。
其他文献
正常情况下,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现象理应受到人们的批评谴责,因为这种现象违背了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人们对于腐败现象没有批评和谴责,更
【摘 要】 建筑工程造价结算的管理不仅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使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加强对人力、物力及财力等有限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结算  1 做好各项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1.1工程结算资料涉及到竣工图纸、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图纸会审纪要等。工程签证又包含有技术签证、价格签证(主要为钢材、装饰材料),对工程签证应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摘 要】 木材检验工作是保证木材质量的重要关口,只要做好了木材的检验工作,木材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因此,木材检验是木材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鉴于此,本文试从木材检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木材检验工作的管理与对策两个层面论述了木材的检验的有效管理问题,希望对木材检验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木材检验;存在问题;对策思考  前言:  木材质量的水平的高低,也同其它工
在胜利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新世纪初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进入新世纪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的作用和意义,充分体现
本文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安全培训,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安全责任的落实,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措施施,有效进行风险分析和辨
【摘 要】 对工程造价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建设工程在前期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如何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工程造价;造价控制;造价管理  所谓的建筑工程造价是指按确定的建筑内容、建筑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及使用要求等工程项目建设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工程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