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情境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g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现有思维层次、认知结构,根据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创设一种认知情感、情境的课堂氛围,提出学生熟悉且又不能解释的问题,引起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创设一种富有趣味、创造直观的情境,促使学生情感、思维得到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进入特点学习状态,本文主要分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课堂情境创设,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课堂情感氛围,作为教学基本要素,实践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创设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所以,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设出积极学习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分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一、科学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作为初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教学就是实验,可以说,化学课堂教学与实验不可分离,初中学生正式学习化学的初级时期,对化学实验的神奇魅力感到非常好奇。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时,应该科学运用化学实验,创设出实验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自由想象空间,建立良好学习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愉悦与轻松课堂中收获化学知识。例如,笔者在讲授温室效应是由CO2引起时,选择氧气集气瓶、空气集气瓶,进行类比性实验,首先分别安装温度计在两个集气瓶子上,接着利用反射灯对集气瓶进行一小时照射,经过实验对比可发现,CO2集气瓶温度明显高于空气集气瓶,学生看到此景时均感到非常纳闷,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此时,笔者讲述CO2为何会引起温室效应,以及温室效应危害,学生在课堂上即可初步获取“CO2温室效应”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再例如,在“鉴别氧气”教学中,笔者放弃理论鉴别法,选择两个集气瓶收集氧气与空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两个集气瓶顿时发生两个完全不同情境,学生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在严密思考、激烈讨论中,学生获得氧气的正确鉴别方法。
  二、通过设疑问难创设探究情境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灵活的问题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将教学过程转变成探索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转变了传统教授知识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例如,笔者在“氧气实验制法”教学中,选择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一个空气瓶中,然后向学生发问:如何在集气瓶中收集氧气?接着引出《氧气实验制法》,简明扼要的讲述实验室通常利用加热含氧化合物来获取氧气,并向学生展示黑色二氧化锰与白色氯酸钾,然后笔者设置疑问:氯酸钾、二氧化锰经过加热后,是否均会产生氧气?让学生亲自动手,在试管中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将通过氯酸钾加热的实验试管与火焰移开,并撒入二氧化锰,选择带火星木条进行检验,要求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展开讨论:氯酸钾经过加热到融化,才产生较少的氧气,而二氧化锰混合氯酸钾之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也会产生大量氧气呢?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让学生由情至境,实现情境交融,使学生的学习欲望愈加旺盛,化学教学效果也可事半功倍。
  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生活情境
  化学作为人类长期生活、生产必要部分,是随着人类发展而发展的,关乎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现阶段,我国初中化学课本设计已经尽可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嘴巴呼出一口气”都是学生探究化学的队形,学习也很容易被认可与接受。有趣性、直观化的问题课堂情境,有利于激活已有化学知识、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所以,教师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出生活情境。例如,笔者在讲授《一氧化碳性质》时,让学生与炒菜的小摊主联系,问他们问题:为什么不慎泼洒了少量水在煤炉上,炉火不仅不熄灭,反而会越烧越旺呢?如果冬天将门窗紧闭后用炉火取暖,容易导致煤气中毒。各类生活现象,可启发学生建立化学表象,通过积极思考,可达到良好学习效果。再例如,笔者在讲授《溶液》时,让学生练习淘米水、悬浊液,用汽油洗油渍的溶液有什么,学生学习了物质组成内容后,笔者选择许多日常生活的食品标签、药品标签,作为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分析这些标签内的有关成分和这些含量代表的意义。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探究、合作与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體性地位。创设情境只是化学教学的一个手段,通过科学运用化学设疑问难、讲述化学轶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出一个真实、探究、趣味、生活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愉悦、轻松地获取化学知识,进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秋延.初中化学教学创设情境与激发兴趣的几个注意点[J].读与写(下旬),2011,08(3):194-194,196.
  [2]董静丽.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结合[J].商情,2012(1):49-49.
  [3]常凤英.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商情,2013(33):169.
  [4]周敏.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2(1):21-22,82.
其他文献
为了改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错误平层,提出一种结合循环冗余校验位的分层置信传播(cyclic redundancy check layered belief-propagation,简称CRC-LBP)后处理算法。对LBP译码的
为了提高分布式声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区域收缩的分布式声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多个线性子阵列组成分布式定位阵列组,各线性子阵列根据时延定位
【摘 要】班级是中职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平台。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潜心探究良好班集体建设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求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班集体建设 方法与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型教育,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
“严师出高徒”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已经根深蒂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严师”未必能震慑住身心急剧变化的青少年。因此教师应该也随之发生转变,从“严师”修炼成“良师”,能进
【摘 要】不管是哪门课程的教学,都要讲究科学的规律性。语文教学也一样,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不能盲从于一些道听途说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教会他们去主动地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躁动的年龄段,对很多事物都比较好奇,我们语文老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特点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好规律。也只有初中的语文老师们能够认识到语文教学的规律性,才会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提起他们学习语文的
针对超宽带探地雷达BP成像算法计算量大、运算速度慢的缺陷,利用对折射点近似求解算法进行优化与处理,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特征的快速BP成像算法。算法以信息熵为统计量来判定
在农村初中,有很多学校的物理教学都处于实验室缺乏、设备陈旧、仪器和药品短缺的现状,再加上教师的观念存在偏差,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致使很多农村教师的
【摘 要】新课改下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以问题为牵引,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构建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突破“粉笔加黑板”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虽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如果方法不对,或教学内容抽象,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很快下降。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