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

来源 :天津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更加多元化。为了解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就业意向,对新疆4所高校的农科类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到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标准、就业地域的选择和就业单位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科类;就业意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8.02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employment inten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was diversified. In order to know the employment inten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Xinjiang, through a sample survey in 4 universities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the employment standard, choice of employment area and type of employment unit were studi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ategory; employment intention; college students
  2010年以來经济大环境较好,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就业压力仍在加大。新疆以每年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推动了新疆大学生的就业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对第一产业的高度重视,在政策上提供了支持和扶助,农林牧渔及其相关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显著提高,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有所好转。本文针对新疆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其就业现状,为其更好地就业提供参考。
  1 新疆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5年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显示,2012年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 664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44%;2013年,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 395人,初次就业率达88.52%;2014年,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74 758人,初次就业率为74.93%。而全国2012、2013、2014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是81.3%,80.6%,79.2%[2]。截至2014年,新疆开设的农科类专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30%~80%,低于新疆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平均一次性就业率,新疆高校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凸显。虽然从直观的数据上看,新疆就业现状要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随着新疆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未来新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被看好,其中农科类大学毕业生由于受专业的制约,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笔者在2014年2月对新疆4所高校的农科应届毕业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总计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320份,有效回收率91.4%。在有效问卷中,男生181人,占总人数的56.6%;女生139人,占总人数的43.4%。汉族220人,占总人数的68.8%;少数民族100人,占总人数的31.2%。来自大城市22人,占总人数的7%;中小城市117人,占总人数的36.56%;县镇75人,占总人数的23.4%;乡村107人,占总人数的33.4%。
  2.1 择业标准
  择业标准是体现农科类高校毕业生价值观的最重要指标[3]。如图1所示,“就业地域的选择”对毕业生影响最大,近1/3毕业生将此因素作为首选,认为不同地域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多,工作的福利待遇也较高;“工资水平及福利”、“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晋升”、“对工作本身的兴趣”等3个因素的影响较大,说明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不想被专业所限制,希望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2.2 就业地域
  如图2所示,首选中西部大中城市及乌鲁木齐的有136人,占总人数42.50%;首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的有49人,占总人数的15.31%;首选新疆南疆三地州的有72人,占总人数的22.50%;首选生源地就业的有52人,占总人数的16.25%;而首选新疆中小城市只有11人,占总人数的3.44%。
  从户籍所在地对毕业生就业区域的影响上来看,43%的城市籍大学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含乌鲁木齐)就业,35%的农村籍大学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50%的城市籍大学生愿意到新疆三地州就业;同时农村籍大学生愿意回到生源地就业的比城市籍的比例高2%(图3)。
  2.3 就职单位
  如表1所示,工作的稳定性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占重要的地位。
  笔者根据招考形式和单位性质[5]将就职单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选择人员的政府机关单位和学校、科研等事业单位,第二类是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银行、石化等大型国企,第三类是外资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
  从图4可以看出,男毕业生首选政府和事业单位达60.11%,高于女毕业生3.17%;首选大型国企的男女毕业生分别为14.21%和13.87%。说明男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更加关注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时首选政府机关的占43%,首选科研、学校等事业单位的占27%,首选大型国企的只有5%,说明工作稳定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选择因素。而汉族毕业生首选大型国企的占18.18%,比少数民族毕业生高13.18%,   3 对策建议
  3.1 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作为在人才市场需求相对弱势的农科类毕业生,需要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就业择业观念,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特点,对未来要从事的工作做出客觀理性的预期,以免出现期望值过高影响就业[6]。
  此外,大学生要改变自身价值观认清自身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7]。改变注重高薪酬和发达地区这种固有就业观念,可以选择中小城市和一些中小企业,还可以选择在基层工作,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实现个人价值。
  3.2 提升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紧密度,提升大学生的市场认可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吸纳能力的提高,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已过去,大学生作为普通的求职者进入就业市场,学历的优势日渐减弱[8]。新疆高校在设置农科类专业课程时,应着重加强专业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程度,传授前沿农业知识,有序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提升农科类毕业生的市场认可度。
  3.3 落实、健全大学生就业各项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特岗教师”等措施,但愿意到基层去的大学生比例仍较低。各级政府必须要把政策落到实处[9],通过宣传基层工作的优势,树立典范,吸引大学生去基层工作,进而逐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9-86.
  [2]冯卫东,张剑波.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119-121.
  [3]孙嫱,王向然,朱娜,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2(4):5-18.
  [4]王霆,张婷.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26-30.
  [5]赵海晓.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12-14.
  [6]瞿振元,罗维东,荆德刚,等.把握形势精准定位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14(7):4-7.
  [7]杨莉萍.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9):220-223.
  [8]田文,吐尔逊·伊不拉音,许尔湘,等.大学生就业问题笔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14.
  [9]钱宁,刘剑霞,苏向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75-178.
其他文献
摘 要:为研究干旱胁迫下新疆野核桃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以小椭圆型、铁壳型和椭圆型3种类型新疆野核桃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自然干旱胁迫的方法,对胁迫后0,5,10,15,20,25 d的新疆野核桃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新疆野核桃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都进行了各自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地区针对自身特点,形成了符合实际的精准扶贫模式,通过梳理贵州、四川的精准扶贫典型案例,总结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的推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扶贫;易地搬迁;农业产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
期刊
摘 要:推进中药材有效供给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满足消费多元化需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路径选择。为深入了解中药材供给的现实情况,总结中药材有效供给的典型经验,以首批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新化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药材有效供给的条件和模式,探讨其运行机制。结果表明,新化县形成了创新组织、搭建载体、产销对接、建设品牌、产业融合等推进中药材有效供给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
期刊
摘 要:在过去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往往只重视绿化遮阴和交通疏导等基本功能的要求,对道路景观的个性表达和特色表现缺乏应有的重视,与区域环境的连接不够紧密,设计手法千篇一律。文章主要从区域环境、空间美学、行为心理3个方面进行探讨,结合乌鲁木齐市大学路绿地景观设计实践,以探究如何打造出一条以人为本、具有地域文化特征,而又极富个性的城市道路景观。  关键词:城市道路;个性营造;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U4
期刊
摘 要:以沙湾县柳毛湾镇叶家庄村为研究区,运用了调查问卷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总结了其土地整治权属调整管理的合理性。项目区权属调整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权属现状调查缺失、权属调整方式過于简单、公共参与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笔者提出要完善权属现状调查工作和公众参与机制,在政府指导和土地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权属调整相关工作,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有利于促进沙湾县土地整治中权属调整工作有效开展,为西部
期刊
摘 要:安国市中药材质量安全控制发展薄弱,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安国中药产业的升级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数字本草和鑫民和的比较,分析安国中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政府、质检企业、生产企业和资金4个层面提出促进安国中药质量安全管理发展完善的措施。得出结论:政府加强监管,完善政府职能,调动药农、政府、企业和人民大众积极性;质检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质检服务水平,生产
期刊
摘 要:鲜食枣产业是我国红枣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制干枣向鲜食枣转型是我国红枣产区摆脱危机的途径之一。文章以山西临猗鲜食枣的发展为例,采用逻辑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光热资源和良好的立地条件是鲜食枣发展的基本前提;鲜食枣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鲜食枣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精耕细作劳动密集型产业;鲜食枣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市场高效率型产业。最后,提出鲜食枣产业发展的建议:适度规模发
期刊
摘 要: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是制约天津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瓶颈,也是影响天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天津市失地农民的实际就业情况,本研究共选择了4个典型区域7个村的80户失地农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对调查样本个人及家庭的基本信息情况、失地农民安置与就业情况、失地农民就业能力与自我发展意识3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天
期刊
摘 要:为充分显露和发挥永州烟叶焦甜醇甜香味风格特征,探索烟叶适宜的田间成熟度,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烟叶表现成熟的基础上推迟7 d采收,有利于降低烘烤能耗并节约烘烤成本;烤后烟叶的橘黄烟叶比例、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均有提高,烟叶更趋疏松,烟叶外观质量得以改善,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其感官品质较好,焦甜醇甜香味风格特征较为突出,香气量较足,余味较舒适,评吸总分较高。  关键词:烤烟;调制;田间成熟
期刊
摘 要:为了探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户农地流转现状,通过对新疆哈密市4个乡镇10个行政村167个农户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地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对比分析了农户农地流转基本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哈密市农户拥有的户均土地面积较少,土地的细碎化问题较严重,但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依然较强烈,其中75.45%的农户有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特征、土地资源特征及农地流转特征之间的差异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