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妊娠晚期对高传染性孕妇使用拉米夫定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发生率及其安全性.方法对妊娠晚期血HBV DNA≥108copies/ml孕妇给予拉米夫定100mg/d口服至分娩后4周;对照组不用药.两组孕妇于孕28周用药前及分娩前行血HBV标记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孕期至产褥期每月随访查体、检测肝功能至少1次.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免疫接种前,股静脉采血行HBV标记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拉米夫定组用药后HBV DNA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拉米夫定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病毒血症(即HBV DNA≥108copies/ml)孕妇,妊娠晚期使用拉米夫定可显著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由南京大学胡阿祥教授等合著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于2014年12月出版。胡教授长期从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已出版《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六朝政区》、
西汉东北东部边疆统治的制度建构,始终以郡县制为基础,但是由于辖境广阔、情况各异.不得不因时、因地制宜做出调整。其中分部都尉制,在郡县制之外,并行设立一套都尉系统,依托由障塞、烽燧构成的镇戍体系对边郡统治的维系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也册封新郡内土著酋领为侯、邑君.“主其种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侯、邑君始终是在流官郡县的管理之下,与唐代羁縻制度中土著首领自为都督、刺史、县令有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