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变量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lcc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CD4+T)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变量(△TLC)的相关性,探讨用△TLC预测CD4+T在监测HIV疾病进展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分析91例HIV/AIDS患者CD4+T和TLC及△CD4+T和△TLC的相关性,通过ROC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寻找能有效预测CD4+T淋巴细胞数<200 个/μl,<350个/μl,时TLC的范围;△CD4+T淋巴细胞数为50个/μl、100个/μl、200个/μl、300个/μl时△TLC的范围.结果 91例HIV/AIDS患者CD4+T和TLC相关系数r为0.716,P<0.01;△TLC和△CD4+T具有更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809,P<0.01.用1300个/μl和1700个/μl TLC预测CD4+T 200个/μl和350个/μl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用△TLC 170个/μl、330个/μl、630个/μl、910个/μl分别预测△CD4+T 50个/μl、100个/μl、200个/μl、300个/μl,各项预测指标基本上在90%以上,显著高于相同时间下TLC预测CD4+T的效果.结论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CD4+T)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变量(△TLC)具有直线相关性.在条件匮乏的艾滋病高发区,可以应用△TLC预测△CD4+T,比TLC更加直观、准确的反映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和评价AIDS患者HAART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用于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MOF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MOFE患者,年龄63~87(72.9±5.6)岁.观察CVVHDF治疗前后患者SIRS指标(体温、心率、呼吸、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改变,监测其肾功能、电介质、动脉血气、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茵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8例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应用抗生素基础上,每3~5天以生理盐水进行腹腔灌洗1次,每次8 000~10 000 ml,同时进行腹水浓缩回输,与73例对照组进行时比.结果 治疗组病情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死亡14例(14/58),对照组死亡33例(33/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
目的 观察滨蒿内酯对哮喘大鼠肺组织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滨蒿内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组)、哮喘组(A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及滨葛内酯治疗组(S组).以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方法建立哮喘大鼠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治疗.测定N组及A组的肺功能,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
2009年8月6日—8日在中国召开"中国多巴国际高原训练与健康论坛",来自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大陆的专家围绕国际视角下高原训练的理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