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阶段发展和进步的显性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对学生阶段发展和进步进行研究极为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对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阶段发展的特点予以分析,以期对学生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学生;阶段发展;显性研究
  一、高中生活的适应阶段——高中一年级
  毋庸置疑,初中阶段是人生新的开端,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而高中阶段则是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是人生中的又一个关键期。因为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相对于初中阶段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趋向成熟。
  第一,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处于激变期,而高中一年级正是学生生长的高峰期。他们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出现了很多明显的差异:一方面,身高明显增加,另一方面,言谈举止也成熟了不少。随着大脑的成熟,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升。这些变化,既会改变学生的自我意识,又会改变人际关系。如他们会觉得自己长大了,因而导致异性间心理的微妙变化,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又隐藏着不安的因素。只有处理好这些变化,此阶段发展和进步才会顺利实现。
  第二,高中一年级的学科难度加大,如学习物理,必须要有过硬的语文和数学功底,还得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的内容和难度也有较大增加,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如果学生不能尽快适应这些变化,在学习上成绩往往会急剧下滑,出现两极分化。对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所准备,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效地避免学生成绩大幅下滑和后进生的增加。
  二、中学生活的黄金期——高中二年级
  如果说,高中一年级是高中生活的适应期,高中三年级是人生道路的选择期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就可以说是中学生活的黄金期。因为高中二年级上承适应阶段的高中一年级,下启处于人生道路选择阶段的高中三年级。一个高中生到底是学有所成,还是不学无术,今后会有多大的成就,都会与高中二年级有极其紧密的联系。在高中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道德水准都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发展好了,学生的人生就有可能往好的方向前进,发展不好,学生的人生就有可能出现偏差。为此,学生在此阶段要全力挖掘个人的发展潜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也要为学生的充分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此阶段方方面面的发展,促进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最终促成学生持续健康成长。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由于正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衔接阶段,所以在整个时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性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引导,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一言以蔽之,学生这个阶段的发展既要靠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作用,也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在这个中学生活的黄金阶段才能做到问心无愧,今后学生回忆这段时光也才不致后悔。
  三、人生的十字路口——高中三年级
  高中三年级学生在心理上渐趋成熟,他们大多已经是成年人了,思维能力大大提升,有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由于面临升学就业难题,多数学生难免会心存不安,但又不得不考虑未来的人生道路应该如何走。由于各自的情况不一样,其思想倾向也各不相同:成绩好的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一门心思地学习,把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学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则得过且过,无所事事,就等毕业那一天的到来;也有成绩中等的学生觉得考不上大学于心不安,于是加班加点,奋起直追,发奋学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教师要对学生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择,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总之,学生阶段发展和进步不是小事。对于学生来讲,是关乎他们今后能否成为祖国栋梁,为祖国发展壮大、繁荣富强贡献才能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教师来讲,是关乎他们能否在有效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下持续健康成长,为祖国培养有用人才的重要因素。总之,学生阶段发展和进步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整个社会都不是小事。学生、教师和国家都要从方方面面着手,促成学生阶段发展和进步的顺利实现。学生阶段发展和进步果真实现了,那无疑既是学生的一大幸事,也是教师的一大幸事,更是国家的一大幸事!为此,笔者才做出探究学生阶段发展和进步的决定,这对于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卢慕稚.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郑曰昌.中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4]龙立荣.创造创新条件,培养创新能力——对过程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J].数学教学通讯,2002(4).
  [5]林吕华.学校教育评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6]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明确了大学生职业心理健康的内涵,并结合内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怀疑、自傲、自卑、从众、攀比等职业心理问题的类型,而后阐述了产生职业心理问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需求。究竟什么是优质教育?也许人们一时还难以提出完备的评价标准,但在“优质教育一定是学校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这点上,人们完全可以达成共识。因此,探索“一所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它能帮助我们找到办好学校的一些抓手和着力点,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著名学者肖川认为,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质量、同伴关系、课外活动、课业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