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院妇产科自 1999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1] 13 7例 ,并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 ,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9年 1月至 1999
【机 构】
:
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 230031,230031,230031,230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妇产科自 1999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1] 13 7例 ,并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 ,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9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住院分娩总数 70 2例 ,剖宫产 183例 ,剖宫产率 2 6.1%。其中改良式剖宫产术 13 7例 (简称改?
其他文献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是和EB病毒(EBV)感染相关的一类疾病,以鼻腔和面部中线组织进行性破坏和坏死为特征,组织学为炎性细胞背景下的弥漫性淋巴瘤细胞浸润或血管中心性和侵袭性浸润,病变进展快、侵袭性强、预后差.就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进行探讨和总结。
目的 总结我院八年来对中心型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4~ 2 0 0 2年 3 4例中心型肺癌采取扩大切除范围 ,其中肺切除合并上腔静
淋巴瘤干细胞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多样.对于滤泡淋巴瘤(FL)和套细胞淋巴瘤( NCL)来说,有观点认为在骨髓中经V-D-J重排过的淋巴祖细胞(CLP)是其肿瘤干细胞(TSC)的来源;而在弥漫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的诊断。方法 对 2 4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 ,病程呈进行性发展 ,肯定ALS
在2008版的WHO分类中EB病毒(EBV)阳性老年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新的类型被单独特别列出.就其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发现DLBCL中的EBV的方法进行讨论,另外还就DLBCL患者中EBV感染状态潜在的预测和预后价值及对这类肿瘤的治疗策略进行讨论。
恶性淋巴瘤是指原发于淋巴系统的一组疾病,来源于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的非正常克隆性增殖,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放射免疫治疗等.已有研究明确淋巴瘤是典型的放射敏感性肿瘤,细胞经放疗后会很快死亡,放疗对所有淋巴瘤亚型有很高的完全局部缓解率.重点阐述放疗在侵袭性淋巴瘤、惰性淋巴瘤、结外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治疗地位,以及新的放疗
摘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改的一贯主张,但在某些地方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一讲到底,学生坐得端端正正,似乎在聚精会神地听讲,这种消极被动的授课方式,对英语教学极为不利。现在的初中英语使用的是新教材,其中有大量的对话表演等内容,如果再像以前那样的传统教法,势必会使学生变得呆板,毫无生气,这将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所以,必须通过活跃课堂气氛、
患者女,66岁,2008年10月出现鼻咽部异物感,考虑咽炎,对症治疗效果差,12月就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WB-DWI),提示双侧鼻咽侧壁增厚,双侧颈根部、颌下、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诊断淋巴瘤可能(图1a、1b),磁共振成像(MRI)进一步证实(图1c、1d).查肿瘤标志物示:CA242 25.82 U/ml,CA724 17.2 U/ml.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示:B细胞来源非
乌头碱类药物包括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附片等.此类药物的主要成份为乌头碱,具有较强的毒性,临床上常见因泡制不妥、用药过量或服法不当、误服等导致
患者 男,16岁,于2008年8月无意中发现右颈部一枚杏核大小无痛性肿物,于我院行肿物病理活组织检查示间变大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ALK(+).后收入我科,行各项检查后临床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间变大细胞型,ⅡA期,国际预后指数( IPI)2分.于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行CHOP-E方案化疗6个周期(环磷酰胺1g/d,第1天;长春地辛3mg/d,第1天;吡柔比星40mg/d,第1天;依托泊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