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开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研究工作,从本院收治的此类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按照选取顺序进行编号,利用抽签法分组,平均分2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西药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开展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00%、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其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更利于其恢复,且安全性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通络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DOI】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此疾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患者管腔狭窄甚至出现堵塞情况,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缺氧缺血情况,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缓解病情为主,但总体效果欠佳[1-2]。而目前临床重视中医治疗探究,注重益气活血,以缓解患者病情,其中益氣活血通络方在此方面作用显著。本文探究了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0年6月,开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研究工作,从本院收治的此类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按照选取顺序进行编号,利用抽签法分组,平均分2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51-78岁,平均(66.23±4.82)岁,首次发病至本次治疗:2-12年,平均(7.12±2.11)年;试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50-79岁,平均(66.76±4.99)岁,首次发病至本次治疗:2-13年,平均(7.64±2.33)年。上述资料,组间对比均衡性良好,可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100mg/次,1次/d,饭后口服,配合辛伐他汀治疗,100mg/次,1次/d,饭后口服,并给予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治疗,200mg/次,2次/d,持续给药4周;
  试验组:基础治疗同上,配合开展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方剂:丹参10g、川芎10g、赤芍10g、柴胡10g、瓜蒌10g、生黄芪10g、当归12g,葛根12g、红景天15g、白芍15g、徐长卿15g、元胡15g,全部药物混合后清水熬煮,收汁200ml,1剂/d,分2次给药,持续给药4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中回到原则》中相关内容制定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超过70%(含70%),心电图监测状态恢复至病前水平;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在30-69%之间,心电图监测状态改善;无效:低于30%(含30%)或出现症状加重问题。前两个等级占比相加计算总有效率,减分率=(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其中主张为胸痛、胸闷、心悸;(2)不良反应率,包括:嗜睡、皮疹、肝肾功能损伤。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4.0;计数资料:[n(%)],行X 2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率
  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00%、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心绞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西医治疗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酸制剂等药物治疗为主,缓解患者症状,抑制病情恶化,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但是病情存在复发风险,且西医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临床重视探寻更为高效治疗方式。中医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医理论认为,此疾病属“胸痹”范畴,病机为正虚为本,患者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出现血脉淤堵,同时伴有脾虚肾虚情况,运化失职而脏腑失去濡养,临床治疗以通阳行痹、益气补肾、活血通络为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用价值较高。具体原因分析如下:本次治疗给予患者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方剂中丹参具有活血凉血功效,可发挥祛瘀止痛作用,川芎能够活血行气,并具有祛风止痛功效,当归和散寒止痛,同时具有活血行气作用,赤芍能够散瘀止痛,而黄芪可升阳补气,白芍能够养血敛阴,发挥平肝止痛作用,葛根可解肌退热,红景天能够收涩止血,散瘀消肿,诸药配伍共奏祛瘀活血,行气止痛,疏经通络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指出,方剂中葛根能够对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红景天有中枢兴奋作用,并发挥强心镇静、调节新陈代谢功效,而当归能够扩张冠脉,增加其血流量,丹参可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保护受损心肌,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其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更利于其恢复,且安全性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巧稚,李岩,万洁,等.活血通络降脂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3):3518-3519.
  [2]李娜,陈雪斌,王利民,等.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8,39(11):1551-1554.
  [3]倪子婷,邵正斌.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PCI术后心绞痛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6):439-4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收录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例资料,从中抽取88例,按照患儿年龄将其分为幼儿组及小儿组,之后对两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及损伤症状进行分析。结果:组间阳性检出率比较,两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差异较小,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无异议(P>0.05);组间损伤症状比较,幼儿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高于小儿组,腹痛腹泻情况低于小儿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呼吸衰竭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合并I型呼吸衰竭(n=49)和合并II型呼吸衰竭(n=49),两组患者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后的患者状态。结果:合并I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合并II型,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治疗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0例在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5例患者选用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45例患者接受消化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副作用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副作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接受消化内科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在胃肠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从本院抽取60例胃肠手术消化道重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食管残胃吻合术(对照组)以及腹腔镜下空肠食管吻合术(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统计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率为20.00%
期刊
【摘要】目的:此文將颈椎病患者运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文筛选病例为我医院接收的56例颈椎病患者,将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对照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则添加平衡针治疗,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颈椎功能得到良好改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最终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两组指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统计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情况,为更好地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2020年《不合理医嘱沟通记录本》上的1420条不合理医嘱沟通记录。结果:1420条不合理医嘱沟通记录中,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记录占65条,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分类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适宜,药物浓度不适宜,输注时间不适宜以及给药剂量不适宜。结论:不断提升审方药
期刊
【摘要】目的:品管圈在医院急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次实验为对比探究实验,实验实施的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2020年1月-2020年7月期间在医院急诊药房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2020年8月-2021年3月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医院急诊药房6名药房工作人员各项能力的探究。结果:品管圈活动在医院急诊药房管理中实施之后,药房工作人员的各项能力均得到了
期刊
【摘要】目的:浅析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价值。方法:中药汤剂治疗患者68例均为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中药汤剂后对其反应进行观察,总结原因制定相关药学干预措施,后组应用治疗期间根据其不良反应制定好的药学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因素。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因素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药物自身因素、用药
期刊
【摘要】杏仁属于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其可以治疗多种内科疾病。但是,由于杏仁存在一定程度的毒性,因此需要通过合理配伍的方式,提高基础药效并降低毒性级别。本文主要针对临床应用杏仁配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临床应用;杏仁配伍;规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A 【DOI】  引言  杏仁在中医治疗内科疾病时属于常用药物,如呼吸疾病、消化疾病等。通过分析杏仁药物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5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45例)、对照组(生理盐水静脉输注,45例),对比两组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镇静评分在T0和T5,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在T1、T2、T3、T4阶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