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各科危重病人常并发酸碱失衡,及时正确地识别和处理,对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意义甚大。晚近,由于阴离子隙(aniongap,AG)、潜在HCO-3(potential bicarbonate)以及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在酸碱领域的广泛应用,总体讲临床上对酸碱失衡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能识别的混合性酸碱失衡类型增多和对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判断水平明显提高。但目前临床上尚有不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其判断水平仍不高,表现在不少发表论文中所涉及的酸碱失衡,特别是混合性酸碱失衡判断有误,一些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命名不规范。兹主要就混合性酸碱失衡类型及判断进展作一简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