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分析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及相关疾病在不同阶段结直肠肿瘤患者中的表现,评价其与结直肠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行内镜下或手术切除结直肠肿瘤的患者为研究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非进展性肿瘤组和进展性肿瘤组;以行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肿瘤和IB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MS组分及相关疾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分析MS组分及相关疾病与不同阶段结直肠肿瘤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 共有405例患者纳入研究,男女比为1.66∶1,其中菲进展性肿瘤组132例,进展性肿瘤组273例(包括36例原位癌或浸润癌).对照组76例,男女比为1.11∶1.研究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48.6%(197/405)比32.9%(25/76),x2=6.3851,P=0.0115].进展性肿瘤组高血压患病率(53.8%,147/273)高于非进展性肿瘤组(37.9%,50/132,x2=9.0809,P=0.0026)和对照组(x2=10.4406,P=0.0012),高血糖患病率(22.3%,61/273)也高于非进展性肿瘤组(13.6%,18/132,x2=4.2971,P=0.0382)和对照组(11.8%,9/76,x2=4.0894,P=0.0432).伴发≥1项MS组分的患者在研究组中占76.5%(310/405),高于对照组的63.2%(48/76,x2=6.0240,P=0.0141).伴发≥1项MS组分的患者在进展性肿瘤组中占81.0%(221/273),高于非进展性肿瘤组的67.4%(89/132,x2=9.0695,P=0.0026).伴发MS组分数量的增加与进展性肿瘤所占比例升高相关(x2=9.1508,P=0.0274).结直肠癌在伴发MS组分者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中占10.6%(33/310),高于不伴发MS组分者的3.2%(3/95,x2=5.0334,P=0.0249).结论 伴发MS组分可能与结直肠肿瘤发展相关。
代谢综合征组分及相关疾病在不同阶段结直肠肿瘤患者中的表现
【摘 要】
:
目的 通过分析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及相关疾病在不同阶段结直肠肿瘤患者中的表现,评价其与结直肠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行内镜下或手术切除结直肠肿瘤的患者为研究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非进展性肿瘤组和进展性肿瘤组;以行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肿瘤和IB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MS组分及相关疾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
【机 构】
: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100044北京大学
【出 处】
:
中华消化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3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食物过敏和十二指肠肥大细胞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的相关性.方法 对48例FD患者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23例,上腹痛综合征(EPS)患者25例.胃镜下取48例FD患者和21名健康志愿者十二指肠球部和降段黏膜组织标本,并抽取静脉血3 mL.组织标本甲苯胺蓝染色后计数肥大细胞总数和脱颗粒肥大细胞所占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
成人型环状胰腺为罕见的先天变异,常因胰腺炎性反应、胆管结石等检查时发现,属于偶发诊断.MRI有其特征性表现,扫描序列的选择对其诊断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总结2002年至2011年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成人型环状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环状胰腺的MRI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期刊
最新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而病死者达60.8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位[1].中国目前CRC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排名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5位,且有明显增高趋势[2].散发性CRC的最主要的癌前疾病是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CRC和CRA并称为结直肠肿瘤.大致而言,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
期刊
患者女,70岁,因贫血乏力2个月余入院。入院2年前行全子宫及双侧卵巢切除术,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氨基比林药物过敏。患者无腹痛腹胀、呕血黑便及消瘦等,当地医院血常规示Hb63g/L。入院体检示中度贫血貌,余无特殊。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elanoma,AM)的手术术式选择存有争议.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能切除原发病灶和淋巴结,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wide local resection,WLR)能处理原发病灶,但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无法达到根治目的.研究AM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术式选择有一定帮助。
期刊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难治性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经糖皮质激素及硫唑嘌呤治疗无效或糖皮质激素依赖的中重度活动期CD患者21例,予沙利度胺100 mg/d睡前顿服,随访1年.对其临床疗效、内镜下表现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21例难治性CD患者中,6例因不良反应停药,2例因无效停药,3例仍继续用药但未完成1年随访,10例完成1年随访.临床症状缓解、显效及无效分别占23.8%(5/21)、19.0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常见局部并发症,当出现压迫症状或感染等并发症时需行干预治疗.目前PPC的干预方法众多,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仍存争议.现介绍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对PPC的定义及其诊治进展,为临床制定合理的PPC干预手段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期刊
胃癌是一个以局部组织异常生长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既往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肿瘤组织和细胞局部,忽视了胃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因此鲜见重大进展.发展整合医学,把胃癌的研究模式从独立、片面向整合、系统方向转变,将为胃癌防治研究局面的根本改变提供良好契机.发展整合医学,有助于提升诊疗水平,造福胃癌患者。
期刊
腹水(ascites)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出现往往提示预后不良.肝硬化腹水患者1年病死率约为15%,5年病死率高达44%.提高腹水的诊治水平,对于延长肝硬化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新药物、新技术在临床使用经验的增加,人们对腹水的认识逐渐深入,近期针对肝硬化腹水的处理也有一些新观念。
期刊
患者女,79岁,反复上腹痛伴发热5年,再发1d入院.既往每次发作时,接受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期间未行相关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体温39.2℃,心率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0/6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精神状态欠佳,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出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右肋缘下触及3.0 cm×7.0 cm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