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作业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表现和传达审美感受和艺术观念的过程,它是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即是在有限课堂中,通过深入的教材理解,合理的教学设计,有目的例题筛选,布置适切作业,整合课堂体系,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42-01
  课堂作业是课程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活力的活动内容。美术课的课堂作业也是最快速反应学生学习所得,体现课堂有效性和技能掌握程度的一个依据。
  一、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内涵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是指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科学系统设计评价模式,以作业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反馈,综合评价课堂作业设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
  作业即评价。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是课堂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性重要一环。成功课堂作业设计对学生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
  二、基于美术教学普遍矛盾下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原则
  课堂作业是沟通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桥梁。良好的课堂作业设计,不仅能使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简洁化,而且能使作为主体的学生充分掌握课堂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课堂作业设计需坚持以下原则:
  1.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应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和教师专业素养,合理安排作业方式和作业量。
  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正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并非易事。在课堂结构的安排中,课堂作业的设计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即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紧扣课程目标,处理好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处理好动手实践与抽象思维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作业——评价——反馈——矫正——作业——评价的可持续性课堂作业设计的思路,合理安排课堂作业量。
  2.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要最大限度遵循分层设计的原则。
  承认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新课标指出:“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
  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不同学生对于美术的感知能力各有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上的差异,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各展所长,从而促进全体发展和全面发展。分层教学的作业设计应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合理照顾美术不同差异的学生,设计适合不同能力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
  3.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应采取多样化的设计策略,照顾到学生的普遍兴趣。
  传统的美术作业设计总是以单一的绘画或单一的工艺为主,这样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及表现方式,这样的作业不仅没有新意,也不能让学生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个性特点,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我在教学中大胆改革,尝试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美术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如在学《瓜果的想象》这一课时,我没有按教材上的要求仅仅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一个想象中的瓜果,而是将作业改为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利用各种材料,来设计一个有趣的瓜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利用各种表现方式及各种材料来完成作业,这样就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爱好和特长的选择及展示机会,学生的兴致很高,做作业的积极性更高。
  4.小学美术课程作业设计应贴近生活,复杂問题生活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将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选择性和自由性、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在教学中,我尽力激发学生的全面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大胆去观察和表现自己周围的环境,表现生活中人、事、物,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如在学习《参观和旅行》这一课时,我的作业设计是“让学生回忆身边的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利用老师提供的人物造型,粘贴在画面中,并添加合适的背景环境,创作一幅生动的画面。由于学生表现的就是平时身边的真实生活,所以在创作时,就很得心应手,作业内容很丰富,也很有创意。这样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转变了学生的美术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避免了传统作业程式化、笼统化的束缚,大大提高了美术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论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从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校教学的多元化。小学美术课程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使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和人文色彩,减小学生知识掌握的难度并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场所。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课堂作业的作用,遵循课程作业设计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学的主体和教师教的主体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梅玲.源头活水,方可得益——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的策略《教育观察》,2016,(9).
  [2]陈希.关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才智创新教育,2016.
  [3]周红梅.小学美术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科普童话》,2016(30).
  [4]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作者简介:张艳,1987.08,女,汉族,江苏省宜兴市,二级教师,小学美术教育。
  2017年宜兴市新课改“三优化一提高”教学论文。
其他文献
加强林业建设,首要问题是加强对林业的科技支撑。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
本文通过分析Hall效应产生机制发现,对于磁性半导体或磁性掺杂半导体而言,测试获得的Hall电压中往往存在反常Hall效应的影响;通过对Hall测量系统误差分析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
隧道施工不仅对专业技术要求较为苛刻,而且由于工况环境较为复杂和开挖揭示前围岩存在一定未知性,因此一直以来都是项目施工安全事故多发的环节。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摘 要】本课题从我校实际出发,通过不同方式,从企业、学生、院校三方面对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调研,依据终身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分析论证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目的性,为我校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调研;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37-0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30-01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把学生当作一个机械的容器,忽略学生认知的主体性、主动性、可缩性和可变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学生记忆和模仿,这不是素质教育,这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者、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动中,多层次、多结构、多维度地开展教学。  一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普遍较差,合理应用微课展开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弥补学生抽象思维存在的不足,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本文分别从教学目标,概念学习,问题情景,实践操作,课堂整合五个方面分析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更为有效的应用微课。  【关键词】微课;五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48-01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该学科的教学中去。这是有利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不断让学生在优质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多方位挖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及其人格的优化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让他们能够抱着感恩的心态去对待他人。感恩教育对幼儿、社会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此,要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幼儿的报恩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外化于行动中。本文主要就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感恩教育;基本内容;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与结核病两病并发的人数也逐年增多.给人类控制结核病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我国糖尿病并发结核病者达19.3%~24.1%,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