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四世同堂》中的家族文化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國上千年来的宗法制社会要求人们服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道德观念,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使人们群居生活、安土重迁。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家族观念主宰了人们的意识。
  关键词:《四世同堂》;家族文化
  由于封建观念的束缚以及人们主观上的认同,处在这种团体中的成员自然就形成了礼和孝两种观念,并逐渐主导了他们的思想。《四世同堂》中,老舍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传统的家族观念,一方面对其精华部分给予肯定,同时也痛惜地指出过分重视礼和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要求不仅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方式,更是维护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的手段。中国上千年来的君臣关系又是以父父子子之间的等级作为基础的。这种严格的等级秩序不仅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的自由,而且形成了整个国民的奴性心理。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汉奸冠晓荷还是祁老人都极具“礼仪”意识。过分的礼仪蒙蔽了冠晓荷的双眼,使他分不清好坏、忠奸、善恶。日本人是他的亲人,他需要无条件的服从。“他租下的房子,转租给日本人,他对日本小娃娃都要见面打招呼,他对日本军人,老远就鞠躬,而且度数是那么深……连日本人也惊异的看到,他们占领北平三年,居然产生了这样中日合璧的产物。”
  冠晓荷对日本人的卑躬屈膝,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得权力、官位和金钱,可以在其他的中国人面前耀武扬威。这种对权力高之人的巴结和对下层人民的欺凌正是这种等级秩序的产儿。人们为了权力竞相追逐,为了钱财鱼死网破,为了地位头破血流,到头来不过是“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冠晓荷使尽了全力巴结日本人,最后只获得了被“消毒”的下场。是的,他是中国文化的毒瘤。更可笑的是,他到临死的时候仍对日本人充满好感,把所有能摆出来的笑脸都搬到瘦脸上来。因为这是他的“责任”所在!
  令人惊异的是,祁老人在便衣面前表现出的顺从竟与冠晓荷如出一辙,当便衣来查户口的时候,他态度和蔼地领受便衣的训斥并面带微笑地说:“是!是!你哥们不进来喝口茶吗?” 他在便衣面前越是奴性十足,越是表明他对尊贵卑贱秩序的认同。作者感慨道,中国确是有深远的文化,可是它已有点发霉发烂了,当文化霉烂的时候,是会使一位绝对良善的老翁向便衣大量的发笑、鞠躬。
  这种谦卑观念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连小顺儿也不能幸免。当妈妈拿起扫帚的时候,当被日本小孩欺负的时候,当太爷爷和奶奶庇护的时候,小顺儿只会大哭,不会反抗。妞妞看到哥哥挨打,她得意而狡猾地藏在了花盆后头,因为她怕灾难危及到她。中国文化中的油滑和聪明教会了妞妞,教会了祁瑞丰,教会了许许多多的北平人和中国人。
  小人物在自己家里必须服从长辈的教导,而进入社会更是压抑自己的个性,克己让人,小心翼翼地做家庭和社会的顺民,缺乏应有的个性和勇敢。长顺论知识、论水准,他和孙七、小崔都差不多,但是,岁数永远是不平等的。在平时,孙七和小崔每逢说不过长顺的时候,便搬出他俩的岁数来压倒长顺。因为外婆常常教导他不准和年岁大的人拌嘴。长顺心中的不满无处发泄,只能委屈自己,这种从小养成的屈己让人的懦弱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得尤为突出。
  礼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是令人感到舒服亲切的东西。有句老话这样说道:“礼多人不怪”。但是我认为,凡事要讲究一个“度”,过了“度”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礼仪的另一面叫做奴性。所以,讲礼要分清“度”、分清对象。如果对敌人也要讲礼的话,那么无异于坐以待毙。
  二、“百善孝为先”
  在家庭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要表现为父子关系,而“孝”就是处理这一关系的准则。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在民族危难的时刻,这种观念却成为人们的绊脚石。走出家门为国尽忠是他们的理想,保护妻小又是他们无法摆脱的责任,是实现理想还是承担责任,使他们陷入矛盾之中,痛苦却无法解脱。亡国使他们感受到耻辱,但“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却使他们徘徊在尽忠和尽孝之间。“忠孝不能两全”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永恒的矛盾。
  小崔对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北平环境感到十分不满,产生了要当兵的想法,四大妈知道后马上教训,“你这小子,放下老婆不管,当兵去,真有你的,把老婆交给我看着吗?赶快回屋睡觉去,等铺子开了门,再好好的去拉车!”本来以家为本位的思想在小崔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四大妈的话便轻易地打消了小崔当兵的念头。他在太阳旗下苟且偷生非但没能尽到养家糊口的责任,反而最后自己被日本鬼子糊里糊涂的砍了头。作者对他的无辜被杀表示了深深的痛惜之情。
  长顺年纪轻轻,正是报效国家的好时候,但养家的责任终于使他日渐淡忘了对国事的关心,他虽恨日本人,但娶妻生子更重要,生小孩比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更有价值,好像世界战争的价值也抵不过生一个娃娃。孩子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竟如此重要!在中国人看来,一个家族在社会上屹立不倒的首要因素就是子孙兴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远比国事更重要一些,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切身利益。李四妈的老头子被日本人杀害了,悲痛之中听说邻家新生了婴儿,她的愿望竟是,“好,你们杀人吧,我们会生娃!”
  祁瑞宣受过现代教育,西方的观念开阔了他的眼界,明白人生最大的罪就是亡国和在国旗下吃肉比在太阳旗下吃肉强的道理,假如他们有办法,必定马上去奔国难,和瑞全一样。但是他是长房长孙,是大家庭未来的接班人。温暖的家庭成了压在他们肩上沉重的负担,他不能狠心地把人伦的情义斩断,虽然他也知道家庭的负担使他甚至更多人耽误国家大事。作者虽然对他尽孝和尽忠的矛盾情感持理解态度,但对他人格上的懦弱、敷衍始终是否定的。
  家族文化的精神重担,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沿袭下来的。作者告诉我们,打破家族理想,改变中国人的心态,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状态提升。
  参考文献:
  [1]老舍.四世同堂[M].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于文秀.老舍小说的民俗描写与文化批判[J].民间文学论坛.1998(1)
  [3]曹书文.家族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83-281
  [4]朱同元.中国文化概要[M].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形式,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所有权与控制权在现代公司中被分离之后,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不是同一主体,从两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形成了:1)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一、立意上求新奇古人云:文以载道。文章是写作者思想情感、观点看法的表达,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刘禹锡曾有
政府移风易俗的本质主要是发扬良俗、变革陋俗,使民俗与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1927年国民政府建立后,即需革除陋俗旧染,推行良风美俗。从上海个案可以看出,国民政府时
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我们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但是,这样并不等于说,就能因此而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艺术的示范,是行之有效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艺术的示范,也是引领学生在文本语言世界遨游的航标;教师艺术的示范,更是规范、提升、开掘学生思维的火炬。     一、范读,入乎其境     在诗歌、散文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以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而且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去,
粉煤灰是煤粉锅炉排出的一种废渣,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厂,我国每年约有4000多万吨。粉煤灰的主要用途有:制造水泥的混合材,混凝土的掺合料,烧结粉煤灰砖,粉煤灰硅酸盐砖,砌块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新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
1993年,大众汽车公司的经理们正在为解决公司11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而苦苦挣扎,他们无暇顾及刚刚开发出来的新款中壳虫车,因为他们认为这种不起眼的小车根本不会赢得买主。可是费迪
一九六九年年底,吴宓在写给南京大学教授郭斌龢而被工宣队由邮局截留的长信中,分阶段地讲述了自己自“文革”爆发至此的经历,可读作一篇较完整的关于所历“文革”的自述(见《吴宓书信集》)。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吴宓回头读自己当年日记,说“觉1968年之宓,实为最紧张、最忙、最苦矣”。一九六八年下半年至…九六九年,他的日记被“抄没”并构成其罪案;被扣发工资(致不得不向“故妻”求助);居室为人觊觎,被迫
习总书记说过,建筑也是富有生命的东西,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是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人们的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习总书记是在告诫我们:在对建筑文化新元素
爱,永远不会偏心。汶川大地震后,兵兵爸爸和小宇妈妈结了婚,组成了一个新家。这个周末,小宇妈妈回娘家去了,恰好兵兵奶奶从乡下来城里看孙子。奶奶很久没看见兵兵了,一见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