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而活,向死而生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纳粹集中营为主题的电影《伪钞制造者》把重点放在了关于生存和牺牲的选择上,导演为我们提出了两种选择,为生而活,或向死而生。影片中,人們无论是选择为了对生命的坚持,竭尽所能地活下去,还是选择了为了主义和信仰不顾牺牲;无论是尽力保护大众,使大家活下去,还是尽力鼓动大众,抵抗纳粹,都是他们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对于生命意义的实现,对于人生信仰的追求。
  [关键词] 《伪钞制造者》 人物分析 为生而活 向死而生
  对于纳粹集中营为主题的同类型影片而言,《伪钞制造者》把重点放在了关于生存和牺牲的选择上,可以说它要比其它任何一部以往的电影,在这一主题上都表现的更为透彻。面对生命的威胁,在战争的大环境中,导演为我们提出了两种选择,为生而活,或向死而生。
  一、为生而活
  1.努力让自己活着
  索洛维奇是一个作伪证件、伪造钱币的高手,被纳粹抓进集中营之前他在柏林经过着奢靡的日子。被捕后,活着成为他唯一的信仰与坚持,生存就是一切,竭尽一切可能活下去,他清醒地为自己的生存而战,为此他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哪怕只是一丁点。 他忍着疼痛在卫兵的工作纸张上画出了栩栩如生的卫兵画像,努力为自己赢得不去干沉重的体力活专门画画的“特权”。就是这一点点特权,保证了他多了一分存活下去的希望。他能够在卫兵转身的一瞬间吞下一个苹果,泰然地啃咽难以入口的食物。在他看来直接和德国人对抗绝对是徒劳的,他深知在集中营里,能否活到明天都是未知数,能度过一天就是幸运的。因此他才会说,“能活着就是唯一的事”,“我们生下来就是等死的,让我再多等几天吧”。
  当他被转移到柏林北部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为破坏同盟国经济的伯德纳行动而卖命时,他成了纳粹利用的工具。而面临沉重的抉择:一边是战争的道义,一边是自己的性命。很明显,他首先选择的生存,只有生命才是最高的目标。伪钞制造成功,他们无疑成了纳粹的帮凶,如果纳粹胜利,依旧意味着把自己送上绝路。当一百多名伪钞制造者中唯一拒绝为纳粹效力的人博格阻止这个计划,并极力劝说索罗维茨加入自己的破坏行动,索洛维奇反对到:“我还活着, 这并不可耻”。
  面对生存的挑战,索洛维奇忍下了被纳粹淋尿的侮辱,面对当头淋下的尿液,他甚至不做任何反抗,“你们这些肮脏的犹太猪,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什么都干”。面对纳粹的侮辱,面对生命的坚持,索洛维奇选择了不顾一切的活下去,哪怕尊严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戏谑。当他冲回淋浴室的过程,一组手提摄影机的跟拍记录镜头,外加全程背景音响闷弱处理,真实表达了当索洛维奇面对尊严的威胁,面对生存的坚持内心的痛苦与坚定。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特殊的音响处理手法在电影中出现过两次。博格不断破坏制造假美钞的行动,工期不断拖延,当一百多伪钞制造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索洛维奇独自造出了一批假美钞,拯救了所有人的生命。
  事实上,索洛维奇只是选择了先让自己活下来,用其它的方式与纳粹对抗。他只是把生存作为第一目标,但他并不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原则的人。他并没有完全帮助纳粹,而是巧妙的通过在假英镑的打孔和调整假美钞的对比度,在所有假钞上都做下了记号,这也是在战争胜利时,集中营里的难友走进它们的工作室听他们解释时,博格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2.努力让周围的人活着
  索洛维奇对于生存的信仰与坚持也包括着他希望他心中的家人,他身边的朋友,能和自己一起活下去,因为在他看来,生命是才是至高无上的。
  索洛维奇在被押解去伪钞印刷厂的列车上遇到了病弱的囚犯克里亚,索洛维奇天性中善的一面无意中流露出来,之后他像父亲一样照顾这个肺结核的孩子,克里亚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为了让克里亚能吃到唯一治病的药,以制作假护照的手艺和党卫军军官赫尔佐格做危险的交易。为了不让纳粹发现克里亚已经感染病危,他划破自己的手指, 挤出血涂在克里亚苍白的脸颊上,想让他显得健康一些。当索洛维奇拿到药品的时候,脸上露出少见的笑意,他满心以为克里亚有救了,却没想到克里亚还没来得及吃上药,就被纳粹杀死了,索洛维奇眼睁睁看着还是孩子的克里亚死在纳粹的手里,心中无边的痛让索洛维奇临近崩溃。此时电影的声画配合极致表现着索洛维奇内心的重创,当索洛维奇看到克里亚死后忍痛回到聚会场地,所有的背景音响再次使用了闷弱化的处理,包括纳粹军官说话在内的闷弱的背景音响揭示了索洛维奇内心深深的震撼。他陷入在对克里亚死亡的悲痛中无法自拔,周围发生的一切,似乎全部消失,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他自己,和对克里亚无尽的悲痛。
  对于周围的朋友,他视如战友,即便彼此信仰不同,但因由他对于生存的信仰与坚持,他希望竭尽他的所能,让周围的人都能活下去。为了平息博格引起的淋浴室风波,拯救同伴,他可以忍受看守员的拳打脚踢,由于博格的拖延与影响,美元迟迟无法伪造出来,赫尔佐格下了最后四周期限的死亡令,如果再造不出假钞,就先杀五个人示警。博格的坚持不合作让齐林斯基打算告密,谁料索洛维奇怒不可遏,誓言谁胆敢告密,就宰了谁。他的理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叛同伴,不能放弃同伴。
  无论是对他视如亲人的克里亚,还是对于他周围的人,他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希望所有人和自己一起活下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他周围的伙伴.哪怕忍受各种屈辱。
  3.当生命只剩下活着
  索洛维奇因为自己对于生命的坚持与信仰他最终离开了集中营,戏剧性的是,当他走出了集中营,走出了灾难,走出了所有对于生存的威胁,他却茫然了,如果从前是为了自己,为了朋友不顾一切地活着,那么当自己已经可以自由活着的时候,却只剩下他自己,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朋友,只有面前一个与他跳起探戈的陌生女子。他失去了方向,只能犹如行尸走肉般空虚地继续着。
  二、向死而生
  相较于索洛维奇,道格的坚持与信仰与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博格是为正义、为原则而战的。   1.牺牲自己只为正义与理想
  他剛进集中营时拒绝更换从别的犹太人身上剥下来的较好的衣物,依旧穿着奥斯威辛单薄破烂的囚衣。他用自己的坚持表达对纳粹暴行的抗议。随后不久便找和索洛维奇表示,想要组织犯人发起暴动,他认为自己的牺牲将可能会更早的带来纳粹的失败,自己和同伴的死可能会挽救更多的人的生命。
  2.共同牺牲同为正义与信仰
  博格敢于用宣布放弃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成全理想。他从一进工厂开始他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种牺牲还不只是自我要求,他甚至已经到了认同周围所有犯人一起牺牲的地步,他不间断地进行破坏伪钞底版的行为。当纳粹提出若不完成美钞的印制就将杀死自己的六个狱友时,他依然毫不妥协。将被处决的六个狱友痛打了博格,说:“我们为何要因政治家的报复而死?”但博格毫不妥协。博格的妻子对于博格而言,就如同自己的战友,并肩作战,共进退,共存亡,他们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他们因为共同发反纳粹传单被关进集中营,也可以一起为了正义的理想而牺牲。“正义”、“主义”、“理想”、“自由”等宏大愿望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这样的共同理想,牺牲自己、战友都是值得的。在他看来,索洛维奇、齐林斯基等妥协者是自私的。他的所有行为都标志着他的信念,他向死而生,充满了大无畏的精神。在他的心目中为了理想,自己与个体的牺牲不仅是抗争,更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结语
  在《伪钞制造者》这个战争的大环境中,人们无论是选择为了对生命的坚持,竭尽所能地活下去,还是选择了为了主义和信仰不顾牺牲;无论是尽力保护大众,苦中作乐,和纳粹周旋,使大家活下去,还是尽力鼓动大众,抵抗纳粹,和纳粹唱反调,希望大众共同为理想牺牲,都是他们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对于生命意义的实现,对于人生信仰的追求。尽力的表现这一人性的真实,便是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
  参考文献
  [1]冯寿农.《伪币制造者》的象征意蕴[J].外国文学研究,1994(03).
  [2]冯寿农.论《伪币制造者》的叙事美学[J].外国文学评论,1994(04).
  [3]由权.《伪币制造者》的叙述技巧[J].外国文学评论,2000(04).
  作者简介
  孟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0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 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视艺术诠释的纽带。一首好的影视音乐作品,对整个影片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艺术领域,造型艺术是通过视觉展现形象,具有直观性;而音乐虽然是听觉艺术,也恰恰因为其较画面而言的抽象性,反而能对具象或抽象的形象进行阐释。  [关键词] 影视 音乐 造型    影视艺术兼具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特性,它在延续时间中展示画面,构成完整的银幕形象;它在画面
摘要 我国民间美术虽经千年岁月却依然如儿童般稚嫩,如孩童般的“平面”构图,不受空间甚至时空束缚的组合、透视,以及鲜明强烈的色彩,出于主观观念而产生的那些并不符合自然中真实的形象,却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真实性,只有这看似“幼稚”的形象才能反映民众最朴实的希望、心灵的真实。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幼稚 承载 真实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乡土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但在欣赏了众多民间工艺美术
[摘要] 鲍教授的音乐是中国的,或者说是中国人的。但是也是来自乡村的,民间的,这正是音乐艺术的魅力。不管作曲家来自哪个国家,他的创作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贝多芬,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等著名大师们的音乐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鲍教授也不例外,他的音乐的民族性是很强烈的。  [关键词] 鲍元恺 《炎黄风情》 民族性 国际性 传统 现代  [DOI] 10.3969/j.issn.1002-6916
复刻与重构,即传记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两大理念,尤其是对于音乐家传记片而言,电影需要糅合音乐、传记文学等多种艺术载体的特征,片中情节框架与人物形象又必须取材于现实。因此,传记电影大多选择描绘传主在典型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却又不排斥合情合理的润色、修饰甚至虚构,在对照式的呈现之余,以浓墨重彩的影视渲染,引导观众进一步认识传主。由于历史原型的存在,传记类影片的拍摄相比普通剧情片所面临的观众压力更大,既需要令
中国电影已经在世界电影格局中占有稳固的第二大市场的位置,2015年世界电影380亿美元票房,美国占有29%,中国则占17.8%,北美地区票房总收入111.26亿美元,中国猛涨到约67.8亿美元(440亿人民币),按照中国电影的增长速度,再有2-3年将和北美市场并驾齐驱,甚至超越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而这和市场体制建立与逐渐完善、市场不断开放与文化交流日渐广阔相关。我们接着需要强化的,其实更是文化
摘要 中唐时代韩愈、白居易、李贺的三首音乐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韩诗惊天动地,如天风海雨;白诗移人情性,如涓涓细泉:李诗想象瑰丽,能注鬼神。在创作方法上,韩诗听声类形,吸取古代文化精华,以琴写心;白诗“用常得奇”,采用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具有传奇色彩;李诗运用意识流手法,奇诡诙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韩诗中的文化复古精神、白诗中的传奇故事和李诗中的精彩语言对后代诗歌、戏剧、小说等均有辐射影响。  关
一提到阿尔·帕西诺,人们往往会联想起他在经典影片《教父》中饰演的迈克尔·柯里昂这一角色,他那忧郁而又冰冷的眼神让人记忆深刻。1993年,他凭借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精湛演技,获得了第65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五十届金球奖最佳男主角。鉴于阿尔·帕西诺对电影艺术的突出贡献,2007年美国电影协会授予其终身成就奖。阿尔·帕西诺不但是位杰出的演员,同时也是位出色的导演。1996年以来,他执导了多部优秀
摘要 正如海子所赞美的:金黄的麦地里守望的,是赤子;孩子的眼睛里闪耀的,是纯真的追寻。崔健作为中国摇滚音乐的第一人,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方向,他真实地歌唱着。真实述说不仅是他歌词的精神内核,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真实 孩子 表达 守望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毛诗序》言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曾有人说:音乐是人的
摘要 在好莱坞大片充斥我们双眼的时下,一部能够令人百看不厌,反复思考的影片腾空出现实属不易,《Sin City》他做到了。他用他不羁的镜头语言、复古的黑白双色、极致的暴力渲染在观看者心中重重刻上一笔。  关键词 现实 虚幻 视觉艺术    一、前言    现实与虚幻是一组对立的词语,在后现代者的眼中他们已经打破对立的局面,站在“统一”的语境下,尽情演绎着相互应的乐章。《Sin City》这部完全忠
[摘要]比起其他城市电视剧题材的虚假、戏说之风,农村题材电视剧大都贴近现实生活,拍摄风格淳朴自然,语言生动,人物鲜活,这恐怕是《乡村爱情2》受到观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东北话 性格 二人转 创业    没有婉转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没有大腕明星主演,《乡村爱情2》却吸引了各个层面的观众。据央视索福瑞调查。该剧以最终的平均收视率为8.43%。最高收视率达到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