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探珍宝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ich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耸立着五岳之尊的泰山,这里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山东。作为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山东省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但是依旧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片土地上到底藏着哪些瑰丽的珍宝?我们要去位于济南市的山东博物馆一探究竟!
  山博题名显潇洒
  到了山博,喜欢书法的同学们第一眼就会被“山东博物馆”几个大字吸引住。瞧这五个大字,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这是出自何人之手呢?
  据说,1959年郭沫若先生曾到山东省博物馆参观并现场写了一幅书法作品,作品落款中有“山东博物馆”五个字。到了1992年,郭沫若的这几个字被用为馆名,并沿用至今。郭沫若的书法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书法以行草见长,气贯笔端。
  同学们,欣赏一下郭沫若为山博书写的书法作品,再继续我们的探宝之旅。
  绝世珍宝放光辉
  山博里的宝贝多,馆藏历史文物有14万多件,除了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藏品,还有甲骨、商周青铜器、汉印、汉画像石、书画等。我们从中挑选几个绝世珍宝,和同学们见见面吧!
  东平汉墓壁画(汉)
  东平汉墓壁画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给同学们展示的这一幅,画中人物和小动物形象简洁传神,其中穿黑袍者双手拢于胸前作行礼状,身着绿色袍服者欣然受礼。很多学者从画面构图和人物动作推断它表现的是历史故事“孔子见老子”的场景。除了这幅谒见图,壁画里还有斗鸡、宴饮、舞蹈等场景,好似带我们“穿越”进汉代人的生活,非常有趣。
  甲骨文(商)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大家知道甲骨文主要记载了什么吗?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占卜的内容有些是关于天气,有些是农作收成,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
  山博藏有超过五千件商代甲骨,数量多,学术价值高,在全国博物馆中都名列前茅。而精品中还有精品:有一片“鬼方”甲骨,记载了商代的敌方部族,据说“鬼方”甲骨在全国也仅有三片;还有一片“虹不隹(zhuī)年”,记载了彩虹天象,都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郑燮双松图轴(清)
  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的郑燮,又称郑板桥,留下了许多书画作品。但山博1954年收藏的这幅双松图却很特别,因为不同于寻常应酬之作,这是郑板桥送给好友肃翁的作品,感情真挚,尤为珍贵。此画是郑板桥中进士第一年送给好友的,图中一远一近两棵松树寓意肃翁品格高洁,树下有修竹、怪石、兰草,更是板桥擅长之笔。画中长篇题记,讲述了朋友之间的情谊。作品书法绘画俱佳,保存品相极好,值得大家好好观赏!
  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
  瞧,照片中的这个小物件真是可爱,它看起来像只小猪,肥肥壮壮,圆面耸耳,拱鼻,张着大口,还有个上翘的短尾巴,好像正憨态可掬地向主人乞食呢。大家觉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玩具,还是室内摆件?
  揭晓答案,都不是,它是用来装水的壶。尾根处的筒形口可以注水,用水时从“小猪”的嘴巴倒出,背部的提手设计也很贴心,方便人们使用。看来古人的生活也是充满了艺术情趣哟。


  鲁国大玉璧(战国)
  来过山东博物馆的人,都会对山博大厅穹顶的设计印象深刻。站在大厅门口抬头望去,穹顶中央悬贴着一块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晶莹剔透的墨绿色玉璧,这个造型就来源于曲阜鲁国故城出土的战国玉璧。玉璧是祭祀天地的礼器,代表礼制文化的最高境界。山博收藏的这块玉璧是目前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玉璧两面都是三层纹饰,内外蟠螭纹,中间谷纹,器型规整,制作精良。
其他文献
期刊
在篆书到隶书的演进过程中派生出一种新的书体,这种书体是草书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唐代张怀瓘(guàn)称之为“隶书之捷”,可见它是隶书的简捷书写,也是隶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的一种书体,这一书体我们称之为章草。  传世章草名帖之中最为有名的是皇象所书《急就章》,它是书法爱好者学习认识章草的极佳范本。前人对皇象书法评价很高,唐代张怀瓘说:“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
期刊
大家好!我叫伏嘉,今年10岁了!我是一个活泼的阳光女孩,爱好广泛:书法、音乐、绘画、读书,是它们让我的童年时光有了缤纷的色彩。  墨香是一种独有而充满诱惑的味道,刚入一年级,我的教室离书法室不远,这特有的味道时常吸引我成为书法室的“窗边小豆豆”,心生“挥毫泼墨”的想法。妈妈也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欣喜地带我拜孙老师为师,和善的孙老师没有因为我的年幼而拒绝我。  当时,年幼的我挥起笔来很是可笑,书写的笔
期刊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古城金陵。一岁半时,小儿麻痹症剥夺了我双腿行动的自由。父母为了给我治病,四处求医问药,花尽了积蓄。为了弥补我应该有的童年快乐,父亲每次外出回来,总要给我带连环画或字帖之类的书籍。当别的孩子在外玩耍时,我就在家里对着“小人书”或字帖涂鸦描画。  记得我刚上小学时,时常看到父亲加班回家以后顾不上休息,拿着一支小楷毛笔,在灯下伏案写着一行行蝇头小楷。原来父亲为了贴补家用,为泰州
期刊
崔静宜同学此作颜楷特征明显,取法颜真卿《勤礼碑》,笔画粗细对比适宜,运笔提按适度,这是她八岁时所书,实属不易,可见其学书的基本功很扎实。作者对基本笔画已有较好的把握,在结体方面还要多加锤炼。  颜楷字多方正,看整件作品,还是不错的,个别字还需注意,如:①“風”字起笔撇画角度过于向外,且字形稍扁,没有立起来,可把字中间部分向里收一收;②“破”字左部“石”写得有点宽,可把它写瘦点;③“面”没有写出颜字
期刊
期刊
对江西一直心怀景仰,因为这个英雄的省份不仅有井冈翠竹,红都瑞金和南昌起义的烽火,还有落霞秋水美景下的滕王阁。江西不仅物华天宝,更是人杰地灵,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朱熹……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来自江西。这次,吴老师就带同学们走进江西,领略一下江西的灵山秀水和馥郁文风。  这天大早豪雨如注,我们几乎是蹚着没膝深的积水冒雨在江西饭店登上了久等的出租车。穿过喧闹的市区,渐行渐远。这是一片看似人迹罕至的有
期刊
①金文的“肃”字,上面是个“聿”,好像手抓着末端有兽毛的竹管在写字,表示“书写在册的行事准则”。下方是“亚”,字形像远古部族组织有序的聚居区,部族祭祀等神圣的活动就在这样的区域举行。所以“肃”字就表示依照严格礼仪进行祭祀。  ②③篆文、隶书中的“肃”字上下连为一体,字形更加方正了。  ④⑤楷书中的“肃”字,字形逐渐简化,含义却愈加丰富,慢慢演化出“整治、维护秩序”“庄严、心怀敬畏”等意思。
期刊
五台山的名声可说是如雷贯耳。小时候听的评书《杨家将》就有提到过杨五郎五台山出家的故事。《水浒》里的花和尚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为避祸到五台山当了和尚,偏偏喝酒吃肉,大闹五台山,方丈只好把他打发到大相国寺去了,在那他才倒拔垂杨柳,还认识了林冲。野史中清朝皇帝与五台山还有许多神秘的渊源。据说顺治好端端的皇帝不做,跑到五台山出家了,所以才有了康熙皇帝寻父的轶闻。这段故事被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鹿鼎记》里演绎
期刊
金农画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