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p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化学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化学实验室在开展科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安全事故,比如有毒气体的泄漏、实验残留物引起的污染以及起火、爆炸等,这些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化学实验室中事故起因的判断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 安全管理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O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30-01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许多新发明、新发现的地方,同时,由于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集中,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集中,有些化学实验危险性高,有些实验中人为的不规范操作,这些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和预防对策应当引起师生的高度关注。学校要重视对学生和老师的安全教育和操作指导,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
  1.高校化学实验室中的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在高校化学实验中,以下几点会引发事故:图表1所示:
  1.1违反操作规范引发事故
  由于化学实验对操作的规范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有些同学对操作流程不够熟悉,违反操作规范,引发安全事故。比如:点燃氢气实验中,必须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制取氢气时,装氢气的试管中容易进入空气,如果不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再点燃,那么极易引起试管及其它仪器的爆炸。
  同时,取药品时要专匙专用,一定要按照实验规定的量量取药品,不能过量,也不能随意的进行药品的混合,否则容易引发爆炸。比如取了红磷,然后又用同一个药匙去氯酸钾来加热制取氧气,这样容易引发爆炸。
  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检验电路的保护装置,线路是否安全,导线与电器的连接等,检验电器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如果电器有质量问题,要及时更换。同时,按照规范流程操作电器,否则违规开启或操作电器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和火灾。
  有些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做一些危险性高的化学实验,一旦操作不规范极易引起安全事故。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使用,遇到明火很容易爆炸。有的易燃固体像硫磺等,如果使用中摩擦、遇热等,很容易燃烧。金属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或遇水发生反应引起燃烧。氯酸钾、过氧化物等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遇到有机物或硫磺等无机物,极易燃烧爆炸。
  1.2药品使用过量引发事故
  有些化学实验反应剧烈,如果药品用量过大,会加剧反应程度,造成安全事故。比如红磷制取氧气,如果红磷放入量过大,在实验的过程中,大量的红磷燃烧,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引发爆炸及着火。如果药品适量的话,学生就能掌握实验的流程及操作。再比如,浓硫酸和小苏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如果药品放入过量,反应时气体会冲破瓶塞,引起爆炸和腐蚀的危险。因此,化学实验药品用量要坚持宁少勿多的原则。
  1.3药品杂质引起事故
  有些实验,当药品混入杂质时,容易产生其它化学变化,引发安全事故。比如,点燃甲烷气体实验,应当首先将空气排净,而有些学生马虎操作,甲烷与空气混合点燃,引发爆炸事故。因此,在点燃可燃性气体的实验中,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1.4有些实验室的环境容易引发事故
  有些学校的实验室环境差,通风条件差,而且由于面积小,很多药品、仪器集中放置,很容易引发事故。当空气流通效果不好的时候,实验产生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很容易在实验室聚集,引发中毒事故或是爆炸事故。
  2.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对策研究
  2.1加强师生对急救措施的学习
  有些化学实验接触到的玻璃容器比较多,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被割伤,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用消毒棉棍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然后将红药水涂上碘酒或其他消毒剂,避免感染。有些燃烧实验很容易发生烫伤、烧伤的事故,可用药棉棒浸上酒精轻涂伤处,尽量不要弄破水泡,防止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伤口发生感染。干石灰或浓硫酸烧伤时,要用干布擦干净,切记不要用水冲洗,因为干石灰或浓硫酸遇水产生大量的热,加重伤情。
  当化学固体不小心落入眼中时,要及时取出,如果化学溶液进入眼中,要用蒸馏水冲洗。如果有毒物质进入口中,应当用水冲洗口腔。
  2.2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和化学实验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健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比如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电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制度,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制度等,严格落实,加强对实验室的监督力度,发现安全隐患要落实到人,及时进行处理,将安全落到实处。同时,对高校实验室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做好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业素质。
  发现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时,要及时做出处理。对于那些条件设施差的实验室,学校要及时做出整改,将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进行合理的人事安排,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2.3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实验技能水平
  很多实验室事故都是由于师生安全意识薄弱,没有进行规范操作引起的。要提高学生实验技能水平,规范实验流程。加强安全教育,比如量取酒精、乙醚等易燃液体应远离火源。给玻璃容器加热,容器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向烧瓶塞橡皮塞时,不得把烧瓶放在桌上使劲塞塞子,以免压破烧瓶。还有取固体药品需用药匙,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不能将低沸点、易燃液体放在大口容器内加热;使用电器不能用湿手拿或湿物体接触电器插头等,一定要做到规范操作。
  总结:要提高师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加强急救措施的演练,健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改善实验室环境,保证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晓林.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规范管理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2]张倩.高校公共化学实验室火灾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M].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10.
  [3]陈高云.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探讨[J].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2011
  [4]罗一帆.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室建设与管理.2009
  [5]张业明.高校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管理[M].工业安全与环境.2005
其他文献
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据说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也在这里从事过研究。  顾名思义,博物馆就是搜集了很多珍品奇物的地方,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早在4000多年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就开始寻找保藏他们眼中的珍品奇物了。美國大
早年间,看露天电影就是一种时尚,曾经风靡一时的《佐罗》《归心似箭》等诸多大片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露天影院向世人推广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里再也看不到露天影院了。  1998年6月,在北京朝阳区燕莎往东的某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上,人们记忆中的露天电影院又以全新的形式出现了,这就是在中国诞生的第一家汽车电影院——北京枫花园汽车电影院。  “移动之家”中享受视听盛宴  一部美国电影《断背山》里有一个场景,厄
乐卓爱探奇乐园是一家融合了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为一体的高科技游乐园,不仅能让儿童和家长在室内就可以体验到大自然的美景,探索自然和宇宙的奥秘,还可以与100多个自主研发的IP形象一起玩耍,在23个游乐设施的畅玩过程中学习美术、音乐、地理等科学知识。让儿童既锻炼了体能、提高了敏捷性和协调能力,又拓展了想像力,寓教于乐,生动有趣,为儿童提供一个认知世界、拓展天赋的空间。  超豪华时空之门  智能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