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与国学传统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mi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数先祖的智慧与文化的积淀,可以说,传统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它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自己的理性的光芒。将传统国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让传统国学从晦涩难懂走向常态,从书架走向学生的手中,从高高在上走向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小学校园到处都充满着被国学渲染的气氛,学生在传统国学的学习中,学到的不仅是国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学到许多古人的优秀品质,国学中蕴含的丰富的营养和精神力量,能帮助学生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帮助学生发展自身优秀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国学教育有利于促进传统国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为传统国学彻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国学传统
  一、国学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国学的概念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说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但从根本上来说,国学是一门大学问,是一个国家的所有文学总称,它包含的内容也是非常之广,包括了中国古代的各种思想、各门学科的哲学、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及艺术方面的书画和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是每一个国家都有的一门大学问,各国的各种文化和艺术都统称为国学,所以一般来说,国学就是一个国家对文化艺术的统称。中国的国学按不同的方式分类也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学术文化,国学所蕴含的内涵使得国学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单独的拣出来,中国的国学发展蕴含着中國几千年来发展的文化与哲学。传统国学教育在当今中国社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国学已经被发掘出来的价值就已经有几个大点,能增强国家人民的民族凝聚力,提高国人的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国学在一个国家治国理念中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能提高中国的国家影响力,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学传统在小学教育中的困境
  在传统教育中,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是枯燥的,然而却是最有效的。他们在未理解文章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背诵,积累了许多篇章。枯燥的机械的记忆和背诵曾经被我们嗤之以鼻并抛弃不用,然而,客观的讲,它也有它积极的意义。许多文学大家,甚至是科学家都回忆小时候的背诵,说尽管那个时候并不理解,可是随着时间积累和阅历的丰富,会对那些诗词文章的理解越来越深。再见到那个情景的时候,记忆里的诗句就涌出来,对它的理解就进一步加深了。其好处不仅仅是精神境界的享用,还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学习者的血液里,成为了一生的滋养。然而,目前,我们小学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
  1、教师思想的局限
  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仅仅把语文教学停留在工具启蒙的阶段,认为能教学生认识几个字、写几个句子,达到读书认字的水平就可以了。更多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都专注于学校的各种考试和考核中,在思想上难以把语文学科提升到另一个更加高大上的水平和档次,也难以认识到自己的重要地位,更想不到如何去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操作规范的缺失
  這样的文章背诵哪里,哪里需要深入理解,又有哪些需要加以强调,怎样去粗取精,保留其精华部分,是国学教育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尽管国学进校园已经实施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大家基本上都是在摸索着做,并没有一套经过了验证可被推崇和推广的操作规范。从学校的角度讲,这部分内容是否应纳入考核、怎样考核、考核标准是什么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这部分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育融入国学传统的有效策略
  1、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载体,也是小学语文知识的基础,我国的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存在多种释义和变化,小学生正处于关键的学习启蒙阶段,所以,教师在加强国学传统教育时,需要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国学传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阅读一些名著或经典诗词,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能够提高其语言文字素养,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另外,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这就促使国学传统主动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大量的谚语、绘画、民俗和哲学知识等,这些内容都是国学传统的优秀代作,能够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2、提高小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可以引入多种艺术形式,比如,我国古代的石刻、绘画等都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与价值,而且在人类历史文明中所出现的民族音乐也具有一定的价值与特色,这些都是能够进行国学传统教育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加强国学传统教育过程中,应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古典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强化国学传统教育效果。
  3、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教育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日益迅速,国家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在国际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占据一定的地位,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则受到欧美文化的严重冲击,不少娱乐节目与影视中都在热烈追捧西方文化,而忽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为强化国学教学,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国学传统教学内容,重视我国传统节日习俗与典故的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培养其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加强民族自感教育,这有利于小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导和传播传统文化,国学传统是重要载体,教师通过融人国学传统教学,可以将我国传统诗词歌赋、中医中药、文明礼仪和古典艺术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更好的发扬与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学是中华民族国人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瑰宝,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光芒,发扬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从新一代抓起。让他们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热爱语文、热爱文化,愿意学习,通过用国学经典教育的熏陶,帮助他们清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从中体会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用经典传承文明,用经典浸润人生!
  参考文献
  [1]徐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学周刊,2014.
  [2]陈巧芸.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元素[J].教育教学论坛,2014.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对各行各业的的人才的需求都逐渐加大,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开始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要想有效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准确的理解“度”与“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简单介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的原则,分析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度”与“效”的因素,探讨改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度”
杂交水稻生育后期优势不足,空秕率高,千粒重变幅大。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是杂交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1979年我们仍继续进行多点联合试验,重点研究温光因子在杂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交流方式,蕴藏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以其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扩张力度强等特点,日渐嵌入中文上网人群的生活。广播与微博的对接,不仅能打破广播的频率覆盖和地域限制,也能集纳更广泛的信息源,拓宽受众发表意见的空间。  一、从微博海量信息中筛选国际热点,提升传播效果  微博让“每日新闻”变成了“每秒”新闻,给广播节目提供了大量新闻线索,参考微博的转发量及关注度,广播节目能从中发掘有价值的
为了响应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们针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应用了"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QQ群"的在线教学方案。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分享资料,与学生互动,及进行教学评估管理;利用腾讯会议针对知识的讲解与答疑过程进行直播;利用QQ群进行课后辅导答疑,成功地开展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在线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QQ群"的在线教学形式普遍易
【摘要】《诗经·卫风·氓》“咥其笑矣”的“咥其”为一种固定重言结构,读为“咥咥”或“咥然”,释为“笑的样子”,与“笑矣”构成偏正结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是说诗中主人公与兄弟相遇之后,其兄弟不知道她的遭遇与内心的悲伤,从而只表现出见面时亲情间的欢愉。  【关键词】《氓》;咥其笑矣;重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有《诗经·卫风·氓》,关于其中“
本文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导游业务”智慧课堂构建中,探索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顺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性格、生活等特征,实现教学的趣味化,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位年轻的时尚摄影师,张小乐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活儿都敢接,那种自信(或者说不知天高地厚),跟他的年龄极其相符,用北京话说就是什么都不吝。时尚跟摄影,几乎是所有像张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模拟实训教学是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根据实际业务活动,设计恰当的模拟实训项目方案是实现实训教学目标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外贸英语函电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