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江苏省“送优质资源下乡工程”的第四年,为了提高“优质资源光盘”(以下简称“光盘 ”)使用的质量,我们镇举行了“光盘 ”汇课比赛活动。我目睹了近20节数学“光盘”课,听后喜与忧缠绕着我的心。喜的是:我们镇虽然处在偏远的农村,大部分教师都能使用好这一创新性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好“光盘”应有的教育教学价值;忧的是:有一部分教师对用“光盘”教学,认识不够到位,只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不思考如何提高“光盘”使用的教育教学的价值。这样一来,“光盘”的使用则陷入了“片面化”、“低效化”的误区。下面我根据汇课中所看到的现象,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光盘”上课≠教师不用备课
在本次“光盘”汇课比赛中,有些教师采用“拿来主义”,对“光盘”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用时“生搬硬套”、“囫囵吞枣”,一副依赖、懈怠的表情不用言表,可以看出,教师对“光盘”中的教学流程心中根本没有底,课前教师根本没有研读“光盘”中的内容及教学流程,更谈不上研读教材了,这样下去,就大大降低了“光盘”使用的效率,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能不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反思吗?
大家知道,“光盘”中教学起点的确定,是从一般的情况着手的,作为我们现场使用的教师要在反复研读“光盘”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光盘”中的教学内容及流程可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心中要有一杆秤,“课堂以我为主,光盘资源为我所用”,因此,对“光盘”的使用,可采用全部使用,也可部分使用,甚至修改后使用。另外,教师在观看“光盘”的教学流程时,还要悉心揣摩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设计思路,倾心研讨重难点的突破方法,精心设计好作业的练习方式,仔细斟酌自己如何和主讲老师配合好,什么地方该让学生操练,操练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现场教师都要预设。
二、用“光盘”上课≠主讲教师给现场学生上课
从“光盘”汇课比赛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和作用,过分地依赖于“光盘”,认为是主讲老师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课,自己则成为“旁观者”,“局外人”,这样一本,“光盘”的使用则走入“低效化”、“片面化”的误区。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发挥好“光盘”应有的教育教学价值,对于我们现场老师来说责无旁贷的,因为它的主阵地在课堂,而用“光盘”上课,则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跨越时空的课堂,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注定了主讲教师是不可能根据现场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学情,更談不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我们现场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就无法实现主讲教师的教学设想,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说,我们现场教师的责任重大,绝不能掉以轻心。
三、用“光盘”上课≠学生不需要反思
在我们镇本次“光盘”汇课比赛中,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总结反思这个教学环节中,明显有越俎代庖的做法,有的教师是让学生听“光盘”中主讲老师的总结反思,有的教师是让学生听自己的总结反思,还有些教师就省略了这个教学环节。这样做,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大家知道,课堂总结反思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反思,可以修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现场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堂总结反思。
总之,如何使用好“优质资源光盘”,提高其实效性,需要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使用的方法,做到边使用、边反思、边总结,力求发挥“优质资源光盘”的最大优势,努力使自己成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浦区建宁小学 江苏】
一、用“光盘”上课≠教师不用备课
在本次“光盘”汇课比赛中,有些教师采用“拿来主义”,对“光盘”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用时“生搬硬套”、“囫囵吞枣”,一副依赖、懈怠的表情不用言表,可以看出,教师对“光盘”中的教学流程心中根本没有底,课前教师根本没有研读“光盘”中的内容及教学流程,更谈不上研读教材了,这样下去,就大大降低了“光盘”使用的效率,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能不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反思吗?
大家知道,“光盘”中教学起点的确定,是从一般的情况着手的,作为我们现场使用的教师要在反复研读“光盘”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光盘”中的教学内容及流程可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心中要有一杆秤,“课堂以我为主,光盘资源为我所用”,因此,对“光盘”的使用,可采用全部使用,也可部分使用,甚至修改后使用。另外,教师在观看“光盘”的教学流程时,还要悉心揣摩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设计思路,倾心研讨重难点的突破方法,精心设计好作业的练习方式,仔细斟酌自己如何和主讲老师配合好,什么地方该让学生操练,操练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现场教师都要预设。
二、用“光盘”上课≠主讲教师给现场学生上课
从“光盘”汇课比赛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和作用,过分地依赖于“光盘”,认为是主讲老师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课,自己则成为“旁观者”,“局外人”,这样一本,“光盘”的使用则走入“低效化”、“片面化”的误区。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发挥好“光盘”应有的教育教学价值,对于我们现场老师来说责无旁贷的,因为它的主阵地在课堂,而用“光盘”上课,则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跨越时空的课堂,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注定了主讲教师是不可能根据现场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学情,更談不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我们现场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就无法实现主讲教师的教学设想,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说,我们现场教师的责任重大,绝不能掉以轻心。
三、用“光盘”上课≠学生不需要反思
在我们镇本次“光盘”汇课比赛中,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总结反思这个教学环节中,明显有越俎代庖的做法,有的教师是让学生听“光盘”中主讲老师的总结反思,有的教师是让学生听自己的总结反思,还有些教师就省略了这个教学环节。这样做,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大家知道,课堂总结反思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反思,可以修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现场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堂总结反思。
总之,如何使用好“优质资源光盘”,提高其实效性,需要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使用的方法,做到边使用、边反思、边总结,力求发挥“优质资源光盘”的最大优势,努力使自己成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浦区建宁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