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明:静水深流,老井无声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吴天明,著名导演。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执导过《人生》《老井》等风靡一时的影片,今年上映的《百鸟朝凤》成为绝响。其作品追问人生意义,恪守文化传承,饱含浓郁的寻根色彩。除了个人的艺术成就,更是发掘和培养了包括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导演,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华语影坛。
  《海之歌》:
  一生未醒的电影梦
  1939年10月,吴天明出生在陕西,十岁起他就非常喜欢文艺表演。上学后,他成为了学校的快板大王。但是他真正迷上电影是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那时前苏联导演杜甫仁科的影片《海之歌》深深吸引了这个小男孩,当时电影票两毛五一张,他花钱看了一场,没看懂。还想再看,已经没钱买票了。那时是冬天,他脚上穿着一双棉鞋。情急之下,他卖掉棉鞋,又连着看了两场。后来,那部影片,他前前后后看了14遍,从此下定决心做搞电影。
  《人生》奇缘:
  与路遥惺惺相惜
  吴天明执导的第一部有影响力的影片就是《人生》。起初,路遥成名小说《人生》的改编权已被一家大电影厂拿走并准备筹拍,这已是铁定的事实。不料,吴天明倔了起来,硬生生从人家“锅”里抢来了《人生》这碗好“饭”。 “一看完小说,我觉得这就是我要拍的东西,这就是我经历过的生活,我想为巧珍、高加林们,为现实中那些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乡亲们呐喊几声。当我得知小说被一个有名的大电影厂拿走时,心里特憋屈。”吴天明立即托人找到路遥,在西安一个小旅馆里,俩“老陕”兴奋地聊了整整一通宵,都激动得睡不着觉。他俩相似的经历,对这部作品的定位简直是不谋而合。路遥被深深地感动了,觉得只有“老陕”拍,才能拍出这部戏的精髓。
  电影《人生》直面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现实,客观描写了个人在时代风云下的命运转折和心灵变迁。片中的爱情悲剧与那个时代的生活状态、人的思维息息相关。主人公的人生起伏,就是当时绝大多数青年人的真实写照。《人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而持久的反响。当时各大影院连演40多天,每天要演5场,场场都爆满,很多人看一两遍根本不过瘾,要反复看好几遍。
  但吴天明却心存遗憾:“我是从黄土地走出来的农民,我的感情天平不自觉地偏向了农村姑娘巧珍,把她塑造成我心目中最中意、最完美、最纯洁的女性形象,但把高加林‘陈世美’化了。”


  《老井》点将张艺谋:
  “他有兵马俑的感觉”
  上世纪80代末,大批中青年导演开始尝试完全迥异的艺术手法,此时的吴天明选择继续探索他的现实主义道路。
  1987年,一部《老井》让吴天明再次轰动中外电影界,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张艺谋——凭借着片中男主角孙旺泉一角,当年还是摄影师的他拿下了东京、金鸡和百花3个“影帝”。
  吴天明回忆说:“当时选张艺谋演这个角色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因为找不着能来演孙旺泉的演员。找的那一个个演员都是白面小生,白白净净的不是太行山里的感觉。虽然说张艺谋也不够瘦,但他有那个线条,就像兵马俑的感觉。”在他的想法里,《老井》讲述的是山区祖祖辈辈打井不止,虽然死伤无数,但仍旧锲而不舍的故事,有一种原始、落后、顽强、坚韧的劲儿。而张艺谋上过艺术学校,也当过农民,15岁就下乡了,和一般人比,他跟这部片子投缘。张艺谋为了实现吴天明要求的人物质感,每天挑水背石头,走十几里山路,已经成为名人佳话。
  《人生》和《老井》的美学都是极端写实的,吴天明的电影方法就是用真实的影像语言体现出农民般的诚恳、朴拙和厚重。他后来很多戏都是农村题材,因为他对那块土地特别熟悉,也特别热爱。
  《百鸟朝凤》:
  “发一声喊,震一震肝胆”
  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今年5月6日在全国上映,拍的是唢呐艺人的故事,想要讲的,却是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电影。
  《百鸟朝凤》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等地的民间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声,展现生气勃勃的自然景象。在影片中,《百鸟朝凤》被赋予了更为厚重的含义:不只是民间艺术,更是对逝者的人生评价,德高望重者才配得上《百鸟朝凤》,全镇几十年鲜遇一次。
  沉稳的镜头中,广袤苍凉的黄土地呈现出浓烈的东方审美。娓娓道来的叙事里,勾勒出少年游天明的成长:谎报年龄拜师唢呐艺人焦三爷,以勤补拙终成大器,传承衣钵,扛起班主大旗。时光荏苒,上世纪90年代西洋乐队进入村庄,以唢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受到冷落和冲击,唢呐艺人纷纷改行打工,令焦三爷痛心。影片末尾,县文化局想把《百鸟朝凤》录下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保护。然而游天明发现,师兄弟们有的右手中指被电锯切掉,有的在矿上打工染上尘肺病,有的一心向“钱”不愿回头,八台唢呐之梦已然成空。焦三爷去世后,游天明独自站在坟前,含着泪吹上一曲《百鸟朝凤》。大开大合的旋律,流淌着情感的大悲大怆,一切正如焦三爷所言:“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这部电影是吴天明的自传。他以发自心底的艺术自觉和文化定力,诠释了坚守梦想、回归传统的真挚情意。
其他文献
《明星大侦探》是我国首档明星推理综艺秀,创意源自韩国节目《犯罪现场》,以其“30%跌宕剧情+40%综艺搞笑+30%智能推理”,堪称综艺版的《唐人街探案》。不同于以往真人秀,《明星大侦探》是绝对的剧情化综艺,故事的吸引度、推理的完整度、线索的巧妙度,都是剧本的硬指标。而节目中每一个成功剧本的背后,都流淌着一群奇葩编剧们的热血。  12期节目,除了明星自行发现线索推动剧情外,各自有人物小传,加一条真相
期刊
“嗨,你在瑞典吗?”  “是呀,我在瑞典南部小城隆德,我是一名高中生,你呢?”  “太好了,我也是一名高中生,我是中国人,我很好奇你们那里的中学生作业多吗?你们也喜欢玩网络游戏吗……”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段无话不谈的异国好友间的通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只是两个完全陌生而且随机连线的一个越洋电话罢了。事实上,这是瑞典旅游局推出的“国家热线电话”活动。  为了纪念瑞典在250年前通过的《信息自由法案》
期刊
其实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皆有我们的“老师”。也许是一个陌生人、一位朋友、一段故事,甚至是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我们遇到的事物也许并不偶然,总能带给我们新的启发和领悟,事事皆存道理在,生活处处有老师。本期让我们一起来聊聊那些“生活中的老师”。  小璃:爸爸妈妈一直是我生活中的老师,我从他们的言行中学到了很多道理。他们总是主动帮爷爷奶奶做很多事,有好吃的也先想着长辈。这些行为教育着我:孝敬老
期刊
塔贝萨·博雅吉安博士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天文学专家。热爱天文的民间科学家发送了上千封电子邮件向她通报一起惊天大案:KIC 8462852这颗恒星丢失了20%的光芒,“一千四百万亿公里外的外星人可能正在‘盗取’恒星的能量!”  行星绕着恒星转,定期会遮挡住我们窥视恒星的视线,使他们变得黯淡。可即使是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木星,也仅仅能在几小时内盗走恒星1%的光芒。  2009年,科学家接到来自天文爱好者的“
期刊
田中耕一出生在日本富山县,小时候像大雄一样总被班上的小胖子欺负。对于喜欢的女生,他也从来不敢表白,是个没有自信的家伙。  18岁时,他考进了日本东北大学,他每天都刻苦学习,复习到深夜。但是在这么努力的情况下,成绩依然很差,很多科目不及格。他被学校连续留级了两年,毕业的时候,他的指导老师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学生!  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能进入那个散发着黑科技气息的生产酷炫产品的大企业——索尼。结果
期刊
问:您影响过一大批导演,对您影响最深的导演是谁?  答:对我影响最深的导演是崔嵬,我有幸跟崔嵬导演学习两三年的时间,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幸运。崔嵬老师跟我说,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远全中近,推拉摇移,你几个钟头就学会了,但是我的生活积累、我的艺术修养,你学不去。这个要靠你自己,所以平常他一直督促我要用功看书。  问:《老井》有一场戏没有拍摄:由于长年干旱,缺水的老井村人以自虐的方式祈雨,孙旺泉的曾祖父裸
期刊
前不久,巴西国家射箭队举行了一场选拔赛。不寻常的是,3名来自亚马孙河原住民部落的少年,首次组队参与竞争。他们接受正规训练只有几年,号称全场最年轻的组合,却要与巴西全国的顶尖射手比拼,为的是代表国家在里约奥运会上一展身手。  3位少年分别是18岁的纳尔逊·席尔瓦、20岁的格拉齐拉·包里诺和18岁的德雷姆·布拉加。尽管最终未能闯关成功,但他们在奥运选拔赛上的亮相,还是为一项大胆的计划做了背书——将流传
期刊
光是“荷”这个名字就足够好。荷的音念出来语气平缓,不促不亢也没办法激烈。荷——从中脘缓缓而出,上牙膛和印堂感到和的气息,即和气。“荷”这个字也好看,如团团圆圆的荷叶,有草有人有可,符合伦理。  植物最大的叶子,我只见过荷与芭蕉,而荷把叶子漂在水上。陆地的树叶如小鸟羽毛,披纷飒飒,包住一株树,假装在风里飞行。荷叶的冠盖占领一小片水。这片水比圆规画的还圆,荷上站着露珠。我觉得水变成荷叶上的露珠很幸福。
期刊
吃完饭,你像往常一样,把外卖垃圾往桶里一丢完事。可是,对面的大叔,却在啃着一次性勺子!“扔掉多不好,不如吃掉嘛,嗯,delicious!”  关于这把小勺子,媒体是这么评价的——这玩意儿,可能真要改变世界了。让各国科学家榨干脑汁都没法解决的白色污染,可能要被这把小勺子改变了。  发明小勺子的大叔叫Narayana Peesapati,以前是干农业研究的。在大叔的家乡印度,每年都会产生数都数不过来的
期刊
我从没想过,我姥爷最爱的人会是我姥姥。  当我妈说,快回来吧,姥爷得了老年痴呆症,只记得姥姥的时候,我是不信的。  我赶到医院的时候,姥爷轻轻推了推我,“大妹子啊,别挡道啊,让一让。”这一下子,我的眼泪就出来了。  姥爷不记得我了,不记得妈妈了,他只记得姥姥,他的湘隽。  在我的记忆里,他们总是相敬如宾的模样,从没亲昵地叫过名字,也不曾手拉手地要去哪儿。结果姥爷病了,这一切反倒做的得心应手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