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改善肥胖症瘦素抵抗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dy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分肥胖患者体内出现瘦素抵抗,表现为血清瘦素水平异常升高,但机体对瘦素不敏感或无反应,使瘦素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和降低血糖等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减轻瘦素抵抗被认为是治疗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有效途径.运动减轻肥胖、改善糖脂代谢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与运动降低瘦素水平、改善瘦素抵抗密切相关.本文在概述瘦素实现生理功能的机制、肥胖症的中枢及外周瘦素抵抗的基础上,主要综述近年来运动减轻肥胖症瘦素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减轻高瘦素血症、改善中枢和外周瘦素抵抗,以期为运动防治肥胖机制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其他文献
生物化学(简称生化)是医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何阐述临床疾病的生化机制,如何让学生在生化学习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生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沉浸式教学为此提供了新的方法.采用案例沉浸式引导学生探讨临床案例中的生化机制,将生化理论与临床疾病紧密融合;采用历史沉浸式引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采用分生(分子的一生)沉浸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立体的生化知识体系,真正将生化知识融入机体中.沉浸三式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在生物化学学习中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思考,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促
多孔菌是木材腐朽菌的重要类群,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寒温带至亚热带的阿尔泰山脉、秦岭山脉和南岭山脉的多孔菌物种、生态习性和区系特征.经调查,在三个山脉共发现多孔菌8目29科107属287种,其中阿尔泰山、秦岭和南岭分别为84种、132种、160种,优势科均为多孔菌科和锈革孔菌科.三个山脉的共有属和共有种分别为25个和14个.区系地理分析发现,阿尔泰山脉和秦岭山脉以世界广布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南岭山脉以世界广布和泛热带成分为主.在寄主选择性方面,阿尔泰山脉的多孔菌偏好生长在裸子植
我国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认真履行野生动物保护国际义务,积极鼓励公众参与,以扩大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公众基础.已有文献多关注了公众的国内野生动物保护意愿,鲜有文献关注公众对国际野生动物的保护意愿,难以为促进公众参与国际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以全球旗舰物种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为例,结合非洲象保护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构建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通过线下和线上调研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态度、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经验及个体特征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公众的非洲象保护
海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之一,为评估中线工程引发海河流域鱼类入侵的风险,本研究统计了南水北调引水区和受水区海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差异,采用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aquatic species invasiveness screening kit,AS-ISK)和外来鱼类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筛选引水区有入侵风险的鱼类物种,并用MaxEnt模型预测有入侵风险的鱼类物种在海河流域的潜在适生区.结果 表明,丁鱥(Tinca tinca)、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和大口鲇(
乡村景观是一种人文和自然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了支持.目前,中国传统乡村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正面临着农业集约化、人工林树种单一化、非农业用地急剧扩张及生态传承机制解体等复杂多样的威胁,亟待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在总结乡村景观生物多样性相关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概括了国际乡村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热点研究方向,包括农业集约化下的生物多样性管理、区域尺度乡村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关系、局地尺度不同乡村景观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及乡村景观中的生物文化多样性,进一步梳理了国内在相关研究方向上的主要进
分泌型磷脂酶PLA2G5属于磷脂酶A2超家族的一员,在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中均有表达.研究表明,PLA2G5参与生物学事件的发生发展,在特定的病理条件下具有诱导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PLA2G5的来源、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和在疾病中的作用,以及现有或潜在的PLA2G5抑制剂,以期探索基于PLA2G5的治疗新靶标.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是具有重要内分泌功能的生物活性器官.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研究显示EAT的体积、厚度与AF的发生、严重程度及复发相关,但EAT在AF发病机理中的确切作用尚需进一步阐明,为通过干预EAT来治疗AF提供新思路.
要更好地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人类不仅需要正确认知生物多样性的本质与规律,还需要审时度势地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载体,以此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本文旨在探讨生物银行对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工作的促进作用,解决生物银行资源库功能同质化严重、维护困难与急需向更高层次演化等三个主要问题.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生物银行的缘起与现状,通过归纳与演绎的方法介绍了国内外人类基因组银行、动植物种质银行、生态银行与生物多样性银行的基本特征、运营模式与实践经验.本文的主要观点有:(1)不受时空限制的外向型数据驱动模
为准确、快速地获取入侵生物野外调查数据,我们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外来物种入侵大数据采集方法,设计并研发了数据表单可自定义的野外调查工具软件——云采集.该系统以Android手机为数据采集终端,采用C#和Java语言设计开发,运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实现野外调查发生位置的快速采集,通过定义9种调查指标的数据类型及指标(列值)默认值、图像拍摄、语音录入、排序等4个辅助属性,建立调查指标与手机客户端数据录入界面的关联,实现用户界面可定制的数据录入模式.该系统在国家重点研
游离DNA (cell free DNA,cfDNA)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标志物在疾病预测、肿瘤防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实现其广泛的临床应用前仍存在诸多障碍,主要是cfDNA相关的标准较少,导致目前的研究报道缺乏可比性,检测结果缺乏稳定的可重复性,从而降低了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本综述集中阐述了近年来cfDNA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cfDNA的样本来源、样本保存、样本提取、定性定量检测和应用,并分析比较了cfDNA研究的各个环节采用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总结,指明了cfDNA相关标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