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评价一直缺乏科学的标准,本研究旨在构建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专家函询法初步对就业质量指标进行评估,并将指标要素根据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计算,最终确定了指标权重.结果 本研究构建了旨在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用人单位满意情况、学生主观满意情况、工作条件与环境、专业对口情况,其权重分别为:0.34,0.28,0.18,0.20;60项二级和三级指标并附相关权重.结论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实用、客观合理,要素全面、权重准确,符合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为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和用人单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陈孝平教授,男,安徽省阜南县人,195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兼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和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湖北省肝脏外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和卫生部器官移植实验室主任。
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适切性分析,探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教育的积极意义.同时,指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情境式教学、忽视实践技能训练,与我国医学教育国情有不适应之处,即存在不适切性;提示在医学教学中借鉴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同时,要与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目的:比较分析H+-K+-ATP酶抑制剂中的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这两种药物在胃溃疡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自2015年-2018年诊治的98例胃溃疡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A、B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目前我国培养精英医学人才的全新模式,实行阶段导师制是八年制教育的客观需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八年制医学教育实行阶段导师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不同阶段导师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初步探索。
不同学科的教研室是附属医院教学运行中最基层的组织机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运用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KPI)的管理思想,探讨了在附属医院教研室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了该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研室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并对该指标体系的应用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