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试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中术后1、7 d疼痛0级者分别占60.0%和85.7%,对照组分别占65.7%和88.6%;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85.7%。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而言,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效果相当,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尝试。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ingle-visit root can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Method: 7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multiple-visit root canal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single-visit root canal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curative effects and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pain were observed. Result: Patients with pain of grade 0 at postoperative 1 d and 7 d were respectively 60.0% and 85.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hile 65.7% and 88.6%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after 1-year postoperative-treatment were respectively 91.4% and 85.7%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single-visit root canal treatment has equivalent effects as multiply-visit root canal treatment, which is feasibl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experiment.
  【Key words】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Single-visit root canal treatment; Treatment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Yantian District Meisha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8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7.042
  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指由于根管内长期存在感染及病原刺激而导致的根尖周围组织的慢性炎性反应现象,并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慢性根尖周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病原刺激增强、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条件下,该疾病会急性发作,转化为急性炎症;在病原刺激减弱、人体抵抗力增强的条件下,该疾病又会转化为慢性炎症。由于根尖具有一定的增生和修复功能,因此患者的根尖周组织在破坏、修复中反复循环[1]。最为常见的是牙髓病,主要为厌氧菌为主体的混合感染。就目前而言,临床治疗多采用根管治疗术,患者需要经过多次治疗,因此疗程较长,部分患者无法坚持完成[2]。为了节约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文对本院收治的患者分别给予多次根管治疗及一次性根管治疗,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70例,纳入标准:(1)患牙X线摄片显示根尖阴影在5 mm以内;(2)未接受过牙髓治疗,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排除标准:(1)合并牙周炎且牙齿松动者;(2)患有其他系统疾病者;(3)治疗前2 d服用抗生素或其他激素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1~65岁,平均(43.0±2.4)岁,前牙9例,磨牙5例,前磨牙21例;试验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0~67岁,平均(42.1±2.8)岁,前牙7例,磨牙5例,前磨牙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所有患者于术前进行X线摄片,掌握牙齿的解剖特点;(2)常规切开牙髓,使用浓度为0.5%的氯化钠溶液冲洗髓腔,并清理干净;(3)观察根管口情况,清理髓腔,急性期内应首先打开髓腔、拔除根髓,拨髓时使用浓度为5.25%的次氯酸钠溶液,在根管上插入K锉进行仔细探查,有效保证患者根管通畅性,使炎症物能够通过根管得到有效引流。在急性化脓期,脓液在骨膜下或者是黏膜下,并在患牙处相应的根尖区域脓肿明显处切开将脓液引流,在开髓之后,在根管口适当放置松软棉捻加以引流;(4)根管预备,采用双敞改良技术和平衡力法,器械交替使用后,选择浓度为0.5%的次氯酸钠溶液和浓度为17%的EDTA溶液冲洗根管,在患者急性期得到缓解后,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并将根管填充密实,进行永久性治疗;(5)试验组患者行一次性治疗法,选用牙胶尖蘸树脂类封闭剂及时充填根管,并采用侧向加压法。而对照组患者行多次治疗法,选用氢氧化钙糊剂并使用氧化锌暂时封闭,于一周后进行根管充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填充次数,一般为3次左右;(6)患者术后定期回院复诊,医护人员进行口腔卫生指导。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后1、7 d进行评估,共分为0~Ⅲ级4个级别[4]。0级:没有疼痛;I级:疼痛较轻,不需要使用止痛药物;Ⅱ级:存在轻微不适和咬合痛,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等止痛药;Ⅲ级:持续性的疼痛,患者无法咬合,需要使用强效止痛药。(2)观察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评估标准依据术后1年的复查情况[5]。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3个级别,治愈:患者牙齿咬合复常,没有症状体征,X线检查显示根尖周正常;好转:患者牙齿咬合良好,X线检查显示根尖周阴影明显缩小;无效:患者X线检查显示根尖周阴影没有变化,或者范围增大;可伴随症状和体征表现。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1、7 d疼痛0级者分别为21例和30例,而对照组患者术后1、7 d疼痛0级分别为23例和3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1年治疗总有效32例,占总例数的91.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30例,占总例数的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根尖周炎,指的是根管内存在感染或病原刺激,导致周围组织发生慢性炎性反应,形成肉芽组织和牙槽骨破坏。临床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于牙髓病感染,除此之外,外界创伤、肿瘤因素、牙源性因素也会导致炎症发生[6]。患者临床症状是根尖周囊肿、牙槽脓肿、致密性骨炎等。患者一般情况下没有自觉症状,咀嚼食物时会存在不适感。临床检查过程一方面发现患牙的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验反应异常;另一方面发现松动情况少,叩诊时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患牙根尖处的牙龈表面窦管呈现开口状态;此外,囊肿大小不一、富有弹性,会导致邻牙移位或牙根吸收[7]。根据患者的病变不同,X线检查主要特点为:根尖周尖部呈现出圆形透射影像,区域直径较小,具有清晰的边界,周围骨质正常或稍密,根尖周脓肿透影区域边界模糊、开关不规则,周围骨质疏松,根尖周囊肿透影区域较大,且周围被致密骨围绕。慢性根尖炎患者病因的发生主要与感染根管中的微生物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感染根管内与根尖周病变的优势菌为专性厌氧菌。采用Vitapex糊剂作用持久,能够中和炎症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Vitapex糊剂主要由氢氧化钙、碘仿、聚硅氧烷油等成分所组成,作为一种强酸性药物,其pH值可以达到12.3,其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持久,同时,Vitapex糊剂充实患者根管,能够有效抑制根管内的残留细菌生存与生长,防止再度感染。另外,其所具有的较强组织渗透特性,极易被组织吸收,从而置换出肉芽组织,诱导组织的新生,从而加快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根管治疗术是患齿修复的基础操作,其作用机制在于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组织,通过消毒、充填去除不良刺激,从而促进根尖周愈合[8]。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设备、材料、药物的更新,该术式的适应证不断扩大,临床疗效得到提高,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常规治疗方案需要多次操作,临床应用时间较长,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不足之处在于患者的治疗时间长,在疼痛、心理负担的影响下,容易导致治疗中断。而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一方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费用,形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口腔医师的工作量,影响临床操作质量[9]。相比之下,一次性根管治疗既及时进行根管充填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了医师的工作量,为患者提供方便,又减小了根管暂封期间可能造成再次感染的风险,提高了充填质量[10-11]。但其也有一定的不足,如术后易发生激惹,使得再次打通根管的难度增加,并且无法通过暂封根管的形式来对根管进行消毒,此外,延长了单次治疗时间,对医师和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疲劳,从而降低手术质量。这些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究探讨,从而提出改进措施。
  临床实践总结得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1)严格遵循手术指征,合理选择病例。要求患者没有接受过牙髓治疗,能够降低根管内感染的发生风险;(2)精确控制工作长度。可辅助使用X线或根尖定位仪,确保组织碎屑不会超过狭窄区,可以有效减少对根尖周造成的刺激,从而降低疼痛程度[12];(3)对根管进行彻底消毒冲洗。在张筠英等[13]的研究中称,根尖预备越大,越有利于冲洗液充分清除微生物,根管内的细菌清除率越高;(4)去除牙齿的玷污层,能够解除微生物对冲洗液造成的阻碍效果,一般可选择次氯酸钠溶液和EDTA溶液进行混合使用;(5)提高根管充填质量。研究显示,只有当根管和根尖周内不存在细菌通路,才能够真正抑制炎症发展,因此要求医师根管充填的恰填率达到90%以上[1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5例试验组患者术后1、7 d无痛例数分别为21例和30例,占比60.0%和85.7%,和对照组的65.7%、8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年复查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91.4%,略高于对照组的85.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以住的研究数据接近[15-19]。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而言,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效果相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临床尝试。
  参考文献
  [1] 肖丹,张德辉.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1):57-60.
  [2] 史俊南.现代口腔内科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1-152.
  [3] Fang Y M.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apical root canal[J].Chinese Medicine Guide,2014,20(24):220-221.
  [4] 张彤.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16):3057-3059.
  [5] 沈红梅.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12,32(10):633-634.
  [6] Liu L L.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ne-time root canal treatment of 90 cases of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J].Chinese and Foreign Health Digest,2013,8(34):116-117.
  [7] 罗彩云.乳牙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4,14(20):240.
  [8] 黄云,李萍,尤欣,等.超声冲洗联合镍钛器械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2010,30(6):360-361,384.
  [9] Jin M. Nursing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of deciduous teeth[J].Chinese Medicine Guide,2014,17(21):296-297.
  [10] 吴丽华.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89-2790.
  [11] 潘晓勤,席洪.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感染根管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3,7(z2):158-159.
  [12] Lan Y J.Observation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of anterior teeth of 64 cases[J]. World’s Latest Medical Information Digest,2015,31(7):78-79.
  [13] 张筠英,王立峰.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9):180-181.
  [14] 欧琳珠.一次性根管治疗118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3):1593-1595.
  [15] 谭小兵,张玉皓,徐静舒,等.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3,10(26):3129-3130,3133.
  [16]陈述,王亚.一次性根管术与常规根管术治疗乳牙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5):654-655.
  [17]蒋春恒.一次性根管治疗116例患牙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105-106.
  [18]马盈宇,张荣业,丘桂华,等.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及评价[J].医疗装备,2007,20(2):36-37.
  [19]李阅.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115-116.
  (收稿日期:2015-10-02) (本文编辑:蔡元元)
其他文献
为优化生物絮凝系统碱度调控策略,实验研究了在生物絮凝—罗非鱼养殖系统中牡蛎壳补充碱度的可行性。在系统启动阶段评估了不同牡蛎壳添加量0 g/L(对照组,A组)、0.36 g/L(B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38例行MHD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分为不用rhuEPO治疗组和使用rhuE
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9月应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并与应用复方丹参治疗的50例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自2000年3月~2003年5月在我院用诺迪康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33例,结合多普勒(TCD)及血脂检测进行临床观察,并与西药组30例做比较,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人类群体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组织形态。正因为这种群体的复杂性,人类社会自始至终都充满着种种不稳定,冲突与战争成为历史的常态。因此,人类各种文明在发展的同时,都面临着如何
作物表型调查是作物品种选育过程中的一项关键工作。传统表型调查主要依靠人力,使得表型调查的结果难以达到自动化、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在大豆的表型调查中,对豆荚类别
C-反应蛋白(CRP)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炎症反应的一种标记物,它受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等细胞因子的调节,国内许多研究显示,CRP浓度与冠心病、2型糖尿病密切
实验以2015年和2017年我国远洋鱿钓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专属经济区外海生产调查时所采集的茎柔鱼眼睛晶体为研究材料,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摘要】 目的:探讨脑膜病变患者行MR增强后FLAIR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102例脑膜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MR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增强后再加扫FLAIR,对FLAIR序列进行观察分析。结果:MRI增强后FLAIR序列对脑膜病变显示较为敏感,且可将强化皮层静脉与静脉窦正确的区分,显示脑脊液强化,但对伴脑实质内的微小病灶显示具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结论:MR增强后FLAIR序列对目前广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误诊原因,增强对其的认识.方法报道36例误诊病例,并对误诊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易被误诊为原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