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料,下一个“提款机”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000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恶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变废为宝,成了国务院提出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废品回收利用也成了国内众多企业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工业废品可以重新利用,农业生产产生的废料同样可以拿来进行深加工。
  
  同其他行业的废品回收加工一样,农产品废品再利用也有着自身的优势。
  首先,我国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偏低,人均消费量较少,农村市场发育慢且不全。农业产业化和农牧加工企业的产品,很少投入农村市场,大部分只能供给城市或出口国外,农民很少吃、用到自己生产加工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加工业的滞后,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加工业的发展潜力。而且,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料也常常被人们毫不可惜的扔掉,如果能将这些废料收集起来,重新开发,重新利用,不就可以增加收入,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吗?
  另一方面,农产品废品再利用有着强大的政策后盾。2007年,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要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本期策划将带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你重新审视你身边的那些看似无用的农产品废料,因为,它们同样可以带给你无穷的财富。
  
  变废为宝,牛粪堆里有“金”淘
  
  在广大农村地区牛粪一直是被当作农家肥来使用的,利用率稍微高些的也就是用牛粪做沼气池的原料,很少有人发现隐于牛粪中的其他经济价值。可有一个农民,却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牛粪改变了自己和村民的生活。
  这个农民就是安徽省临泉县长官镇的王守红。王守红出名就出在牛粪上。在牛粪里,他淘出了“金子”,因为牛粪,他发家致富了。
  王守红小学毕业,但是却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带头致富,而他是如何走上致富之路的呢?
  早年,王守红是一个养牛能手。1999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王守红所在的长官镇成立了黄牛协会,他当上了会长,带头教当地百姓养牛。
  随着养牛业的发展,一个新问题开始困扰老王,牛粪越积越多,造成了环境污染,尤其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村民们连窗户也不敢开。为此,协会每年都要花费3万多元雇人将村里的牛粪拉到村外的山沟去,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协会领导班子的成员一直在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发财致富。
  牛粪到处都是,王守红看见就心烦。但为了挣养牛钱,他对牛粪只能无可奈何。然而,2000年的一天,一个福建来的生意人走进了他的家,但他却不要王守红的黄牛,而是要这些让王守红头疼的牛粪。
  牛有买肉的,有买皮的,买牛粪,王守红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这牛粪的价格还不低!在将信将疑中,王守红夫妻俩还是认认真真按照客户的要求把牛粪晒干了。
  对王守红来说,这牛粪的钱可真是意外之财。当时,他的牛一头卖到三千多元,而这两万多元的牛粪,相当于卖了七八头牛的价钱!
  王守红感觉一下子又触摸到了致富的新门路。客户继续预定牛粪,王守红和媳妇就继续晒牛粪。
  在王守红的带动下,长官镇的黄牛是出了名,现在大家又看到了王守红把牛粪晒晒就能换回钱来,也都纷纷眼热起来。田间地头晒牛粪的越来越多,而来收购牛粪的外地人也越来越多,并且牛粪也从一毛钱涨到了一毛五分钱,但还是供不应求。看到客户为了牛粪抢的打架,王守红越来越好奇,他们把牛粪收购了去到底是干什么用呢?
  为了寻找答案,他想方设法套外地客商的口风。终于,他打听出别人买走牛粪是用来种植双孢菇的。
  双孢菇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一公斤双孢菇可以卖到四元钱,而且仅国外市场就供不应求。牛粪的谜底揭开了,王守红恍然大悟。
  用牛粪种植双孢菇,就是将干牛粪与秸秆混合发酵消毒后,再到大棚里进行管理。经过一年的摸索,王守红完全掌握了双孢菇的种植技术。
  2003年,王守红租用一家闲置的厂房,投入30多万元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双孢菇种植基地,当年就收回了全部的成本。2004年,他销售了8万公斤双孢菇,利润达30多万元,他的劲头就更大了。
  尝到了甜头的王守红乘势而上,到今年,他的双孢菇面积已经扩展到了8000多平方米。
  在农村司空见惯的牛粪,我们大多不屑一顾,甚至掩面而去。可胆大心细的王守红却能从平常人眼中一“钱”不值的牛粪中发现创富商机,并由此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整合现有资源,你一样可以做得成功。
  
  科技支持,稻草变成了“金条”
  
  在农村随处可见的稻草,除了用来烧水做饭、养牲口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用处了。很多稻草就杂乱的堆在地里,任它们烂掉。这样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资源。但是山东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却从稻草中发现了商机,利用当地遍地皆是的稻草变废为宝创造出了稻草也能变“金条”的奇迹。
  魏春霞最山东临沂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
  初春的一天,魏春霞和丈夫用地排车拉着草绳给几百里外的潍坊柴油机厂送去一车稻草绳,厂家收购后用于捆扎机器。在铸造车间,她发现工人们居然把草绳放在滚烫的铁水上烧掉了,一打听她才知道,原来铁水出炉后要用稻草灰覆盖以提高铸铁件的成品率。为什么不直接用草灰覆盖在铁水上?这样不仅节省了打草绳的人工,减少了草绳体积大运输难的问题,还消除了铸造车间烧草绳带来的烟雾污染,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魏春霞回家后陷入了沉思,稻草灰需要添加什么原料呢?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烧出能用的稻草灰,她多次跑到临沂城里找人详细了解铸造所需的化学原料,经过反复琢磨后,在家里支起了各种各样的炼灰炉,采取不同的办法,边学、边烧、边改进,日夜不停地研究石灰、铝矾等10多种原料的添加剂比例,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配制出了合格的稻草灰。
  魏春霞把自己研制出来的草灰送到厂里。厂里用后感到效果很好,达到他们的要求,此后就一直不断打电话让他们送货。从此,这个农村妇女烧制的稻草灰成为潍坊柴油机厂等厂家的专用铁水铸造用品。
  一斤稻草不值三分钱,就地烧成灰后,价格就往上打了几个滚,这是魏春霞做梦也想不到的。
  但她并没有就此止步,她利用到企业送草灰的机会,千方百计去接近铸造专家,并虚心向他们请教,详细了解铸造所需的各种化学原料,从铸造铁水的排气泡、防氧化、保温出发,在稻草灰里按比例添加上石碳酸钠、石灰石、铝钒土等10多种原料,摸索出省内外大型铸造企业能用得上的最佳稻草灰配方,产品取名为“铁水覆盖剂”。用该产品覆盖铁水后,铁水生成膨化的复合融渣浮在铁水上面便于清扫,大大提高了铸造产品的成品率。新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青岛、潍坊、上海等地一些大型铸造企业的欢迎,成了市场上的热销货。
  多年来,因为天天与铸造企业打交道,她知道铁水净化不够是长期困扰铸造企业的难题,为此她不断试验摸索着。她以稻草灰为原料,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不断试验改进,经过几十次反复试验后,终于成功研制出国家专利产品“铁水孕育剂”。将这种产品运用到生产中后,铁水的密度可由每立方米60千克提高到每立方米90到95千克,大大提高了产品成品率。
  接着,干劲越来越足的魏春霞又研制出了以稻草灰为原料的可对炼铁炉内壁起保护作用的“可塑料”,用它代替进口材料,而其价格却是同类进口材料的30%左右。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经过不懈努力,她又相继研制生产出了GT球化剂、GT型铁水净化复盖剂等铸造业辅助用品。
  2006年6月,为了扩大再生产,将自己的事业做大,魏春霞又一次性投入300万元,新建一占地30亩的新厂房,使原本每吨400元的稻草升值2000余元,每年消化稻草6万余吨,让农家大量的稻草变废为宝,为当地农民换取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废物利用,树枝变身密度板
  
  从事果树种植的朋友一定知道,每年,果树都要进行一次修剪,剪下来的废枝桠,大多数人都拿来当了燃料。可是,在陕西省高陵县,记者却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果农剪下来的枝桠并不是被烧掉,而是一车一车卖给了一个名叫陕西中兴林产的公司。礼泉叱干镇一果农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家的废苗木不是烧柴,就是低价卖给烧炭的了,自从知道林兴公司一吨240元高价收,就专程找了个车送到公司,每回都可以白捡五六百元,而且还是24小时收购,付现款从不欠账。
  中兴林产公司是目前西部最大的人造板生产企业,其年生产能力20万吨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原料主要是枝桠材。目前每天向农民收购废枝1000吨左右,每年付给农民8760万元的收购款。公司负责人介绍,刚刚投巨资引进德国年产20万立方米的高密度纤维板环保型生产线,可替代大直径木材的高密度纤维板产品,实现了变废为宝,间接地拉动了农民的增收。
  在中兴林产公司,记者看到,废树枝经过打碎、刨片、干燥、拌胶、铺装、热压等程序后,一块块优质板材诞生了。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与利用其它木质原料相比,运用废树枝生产的板材,成本基本持平,板材光洁度则大大提高。
  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发展,对各种板材的消费越来越大。我国木材资源贫乏,木做板比例日趋减少,因此大量非木质人造板则应运而生,也为下脚料这个小东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应用零碎木材加工后的下脚料、废树枝,经过着色、粘合、刨切成薄板,便是变废为宝的其中一项。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山东宁津森泰木业也在从事木材下脚料生产高密度板材项目。业务经理张金华介绍说:“这些优质板材都是家具企业的下脚料、农家柴生产的,去年已经出口了2000多万元板材。”宁津县引进板材生产企业“吃”掉家具企业的下脚料、农家柴、树枝树桠生产高密度板,不仅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每年还创造出6亿多元的价值。
  利用树技和木材下脚料生产工艺品,也是一个绝好的废物再利用方法。这不,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厂、龙顺成等大型红木生产企业都很重视对下脚料进行加工。往年用黄花梨木下脚料做成的物件只有约40种左右,可现在,元亨利等重点生产黄花梨家具的大型企业用下脚料开发生产出百余种工艺品、日用品,使看似平淡的下脚料市场立刻火爆起来。据介绍,黄花梨木质地坚硬,就连金属丝也能硌断。可以入药的黄花梨木下脚料会发出特有的香气,并且具有舒筋活血、降血压、血脂药理功效,别的凉席最多有几年的寿命,而用它做的凉席能够传世,升值空间巨大,故而价格惊人。
  所以,有关专家指出,对于木材加工、人造板、家具及木制品制造业的加工剩余物,以及在始终高热不下的城市住宅的装饰装修大潮中所产生的木质边角下脚料等,改变其当作城市垃圾处理的传统处理模式而变废为宝,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下,相对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匮乏的现状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回归自然,从野花草中掘财富
  姜肇宇
  
  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上的书签品种单一,无非是一些普通的山水画和祝福的话语,制作工艺也非常简单。而出生于湖南怀化农村的张松,却利用农村中最为常见的花花草草,开发出了立体花草画、蝴蝶画、七彩画、树皮画、粮食画、明星压花、婚纱压花等产品。顾名思义,这些产品的原材料都来自于农村中极为普遍的东西。张松还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亲亲大自然”和“爱情蝶”两个商标,公司又拓展了技术培训业务,产品远销国内外。
  而这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张松的一次突发奇想:南下打工的他偶然发现市场上的蝴蝶书签要3块钱一枚,来自农村的张松深知其成本价,原材料在农村遍地都是,信手拈来,几乎无成本。张松这时意识到:利润空间很大,这是个一本万利的行业啊。张松立即决定回老家湘西创业——开发花草蝴蝶书签。凭着自己的刻苦和坚持,一次次的试验,终于攻克了书签退色、发霉、变形、过塑等很多技术难题。他还配制出了独特的花草固色防腐液,使花草制作不再受季节的限制,而真花产品已形成六大类100多个品种近万幅图案。现在,张松已经成为国内生物工艺品行业的佼佼者。
  生物工艺品是一个崭新的赚钱行业,是一座还未被开掘的金山。未来几年内,生物工艺品会像今天的家具、服装行业一样形成一个数百亿元的市场,将解决数十万人就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长期被困在钢筋水泥中的城里人,早已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机械产品,开始崇尚“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用大自然中真正的花草纯手工做成的生物工艺品,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投资小(无设备,只需简单工具),无风险(原材料随处可见,不需花钱买),市场广的生物工艺品,将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致富。
  
  经营技巧:
  选址。生物工艺品种类繁多,层次不一,要根据不同品种而决定消费者群体。比如:花草蝴蝶书签和明星压花,押花饰品,手镯,手机链,钥匙扣很受中小学生的欢迎;立体花草画和粮食画,杯垫,包饰,汽车挂件,化妆镜是白领阶级和广大时尚人士的最爱。这些画时尚典雅,是居家、办公、开店装饰的最佳选择,而其中的高档画是馈赠亲朋好友和自己收藏的上好礼品。所以,应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类别和店面的周边环境来决定生物工艺品的种类,减少存货,降低创业风险。
  销售。生物工艺品的卖点在于时尚、典雅、一切源于大自然,清新且环保,而且实用性和装饰性都很强,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所以,投资者在销售的过程中,应该抓住这一点。
  
  编后语: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能从以上的案例,向您展示农产品废料深度利用的巨大商机,告诉您,对于农产品废料其实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重新融入科技的元素进行深入开发,产生质的转变是一方面,加入一些创新的理念进行表面的重组,制成实用漂亮的日常用品是另一方面。或许我们的思路不够开阔,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其他文献
足疗店全名“鑫韵指压馆”,是一位南通的朋友开设的。  2004年7月,铂策划一行三人出差到南通,被当地的一个朋友刘俊请到他的指压馆“感受”一下,同时他也想请我们给参谋一下。   我们七拐八拐到了指压馆,外面门面很大,招牌显眼,进门后假山流水,琴声悠扬,仿佛一下子进了画卷一样,我们不仅暗赞一声。几个工作小伙子手法真的不错,把我们一身疲惫变成了一身轻松。   一边足疗,刘俊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你们也看
期刊
胡衡芝,一个年界68岁的老太太,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出人意料地创造出了一个近三百万元的企业,她也完成了从一个小打小闹的店主到一个腰缠万贯的企业主完美跳跃。是什么促使她不断进取,不断收获?    不甘落后,63岁老太要改行    1991年,胡老太太退休了,难以忍受寂寞的她在南昌洪城大市场卖起了发夹。由于待人真诚,胡老太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干就是十年。  可突然有一天,一个顾客向胡老太反映说,她进的
期刊
据调查,中国有150多万家专业美容机构,但每年关门倒闭的有三分之一还多!同时,每年又有大量的新美容院注册开张。美容院新陈代谢的频率之高速率之快令人惊讶!  在这个经济环境下,究竟美容院是否仍有发展空间?作为美容院的经营者,又究竟应该如何增加商机,改善业绩?    做好价格文章    现在美容院竞争对手众多,大致有“大型连锁式美容产品零售商”、“大型连锁式美容中心”、“名牌护肤品牌美容中心”、“平价
期刊
今后几年,随着更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相继毕业进入就业市场,高学历的“80后”群体将会在职场上有更多的作为。然而,“80后”作为独生子女第一代,经常成为“问题青年”的标志。如何用好职场“80后”呢?    管理支招:分类管理,更有针对性    对待80后一代的管理,不要一棒子打死,认为只要是“80后”就不可救药,只要是“80后”大学生,就只能永远在基层工作,对他们需要分门别类的管理。    对红苹果的
期刊
有人粗略计算,按照我国目前家庭收入及生活水平,抚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大概需要20万至30万元,其中不包括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医疗费用。而如果较早为孩子购买一份保险作为保障,家长能省下不少费用。那么,究竟怎样的保单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全面的保护呢?保险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儿童险保单可以分为储蓄型保险和保障型保险两大类。  储蓄型保险主要是指孩子的教育金保险。近年来,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子
期刊
案例回放:  家住莲花北的赵先生今年四月份读到多家证券媒体有一款“超级炒股神”,号称包赚不赔并拥有四个“全球第一”。其中第一、二条是“全球第一款用独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公式自动选股软件”;“全球选股准确率最高的智能软件”。该软件广告称“极速获暴利,一年翻几倍”。赵先生以6800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套该软件的升级版。但两个月下来,赵先生不但没有赚钱,反而赔掉了4万元。  赵先生打电话给该软件服务部
期刊
本栏目旨在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和产品拥有者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力求让大家在合作中共赢。有需求兴趣的读者,以及有新产品新技术需要发布的商家,请跟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联系电话:029-82372258 82081099  读者如需购买以下产品和技术,本刊可办理邮购业务。  汇款地址:西安市199号信箱《大众商务》杂志社  收款人:王波  汇款时,请在附言栏内写清所购产品技术的数量、名称和您的详
期刊
爱美时尚的女孩买鞋,上面的漂亮饰件恐怕是促使她下决心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而男士的名牌鞋,恐怕还是上面那粒黄豆大小的名牌标识。但是,精巧的鞋饰大都是易损件,一旦穿着稍有不慎,就会脱落或损坏,而目前几乎所有鞋店的《保修单》上都特别注明:鞋饰不在保修范围。就连街边的修鞋铺,也不修鞋饰。   一位名叫陈雪妍的打工妹从中发现了这一空白商机,开了一家“时尚美鞋吧”,专门替那些追求时尚又缺少经济实力的人们做鞋饰“
期刊
蔡德军,湖南永州人。高中毕业后,只身一人来到广东东莞打工。他一直渴望有朝一日,结束这种打工的生活,自己闯出一片天下。  一次,一位同事说自己MP3里的歌都听腻了,可就是找不到下载新歌的地方,叫德军去东莞市的时候,帮他下载几首新歌回来。朋友的话让蔡德军灵机一动,他心想女友就是学电脑专业的,既然工友们有这方面的需要,自己为什么不开个下载歌曲的店呢?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便开始在工厂之间跑开了,了解到
期刊
张巨力在市郊承包了一口鱼塘,并配合兴起的农家乐旅游热,把鱼塘改建成供旅游者垂钓的场所,生意红火了一阵子。但不久,周围的鱼塘主都纷纷效仿,有的人甚至把稻田也改建成供人垂钓的鱼塘,并且采取恶性低价策略吸引垂钓客。这样,大家的垂钓客源越来越少,效益也越来越差。  一天,百无聊赖的张巨力坐在鱼塘边的太阳伞下看报纸,一则故事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故事说的是几个人到一家公司去应聘,公司的主管给几个人出了一道考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