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邓小平南方谈话台前幕后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_Consul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在深圳迎宾馆散步时和谢非(左二)等人亲切交谈

  1992年,我做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有幸成为邓小平视察深圳谈话的记录者,并参与策划首发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系列宣传报道工作。抚今追昔,这段26年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

“在重要关头,我还是要说话的”


  1989年前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接踵而至。1990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宣部《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简称《学习纲要》十九条)。颁发《学习纲要》十九条,主要的不是要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实际上是要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大动员。当时,中央和各省市党报党刊、广播电视,连篇累牍地宣传《学习纲要》十九条的精神,提出“经济多元化必然导致政治多元化和权力多元化”“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等。
  此时,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尖锐的问题,搅动着已经在岗位上“全退”的邓小平的思绪。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强调“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据有关数据显示,198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3.9%,1990年也只增长5%。这两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最低谷。邓小平对此当然不满意。1990年12月24日,他再次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更突出强调:“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市场还是计划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1991年春天,邓小平到了上海,开始了并非寻常的“谈话”。他希望通过上海的地位和作用,去影响全国并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这年是中国传统的“羊年”。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根据邓小平的谈话精神,于2月15日至4月12日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发表了署名“皇甫平”的四篇评论,其开篇就是《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但是,全国的稍有分量的报刊,绝大多数对“皇甫平”都没有反响。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决定再南下,到深圳去。而且像他自己到深圳之后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在重要关头,我还是要说话的。”

“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


  1992年1月19日上午9点,邓小平乘坐专列到达深圳,到迎宾馆之后他马上就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同其家人商量后,只得在上午10点安排老人家去视察市容。
  几天时间里,邓小平边考察边发表许多重要的谈话。22日下午,邓小平在深圳迎宾馆接见部分党政军负责人时,对在场的党政负责人吹风。在谈话中主要强调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会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23日上午,送别邓小平之后,回到深圳迎宾馆5号楼的房间里,我马上同《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锡添等人系统地整理邓小平五天来的谈话记录。我们从23日中午开始连续奋战了将近20个小时,最后形成了一份《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的谈话记录》,共13000多字。这主要是作为档案之用。为了使领导更便于掌握邓小平谈话精神,我又在前面这份稿上再精简,去掉视察过程及一些情节交代的文字,形成一份《一九九二年一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特区的重要谈话要点》,近10000字,分五个部分。
  第二天,全套的记录稿和录音带就报送至市委领导和中央办公廳。
  由于省市领导多次请示,要求公开报道南方重要谈话精神,邓小平都不同意“破例”,我于是向刚从北京开会回深圳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广慧汇报,建议把邓小平谈话的重要内容以评论形式进行宣传。

邓小平让秘书打电话给新华社


  2月20日,《深圳特区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刊出《扭住中心不放——猴年新春评论之一》,引起社会的很大轰动。以后该报每两天发一篇“猴年新春八评”评论。经过反复思考、筹划,3月26日的《深圳特区报》又以最显要的版面和最突出的手法发表了署名“本报记者陈锡添”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立即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很大轰动。
  可是,已经过了好几天,我们主动打听,还是不见中央主管部门及至中央领导对《深圳特区报》关于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纪实的长篇通讯有什么反应,连电话批评也没有。反常的“平静”,令人不安。
  转机是在3月30日,当天的《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在头版全文转载了《深圳特区报》的长篇通讯。邓小平在家看到《光明日报》后,让秘书打电话给新华社的总编辑,说文章很好呀,问《光明日报》能转载,新华社能不能转载?这才引起了中央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
  3月30日这天下午,新华社很快作为重要稿件全文播发《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当晚,中央电视台也全文播发,一共播了45分钟,并配上由广东和深圳电视台提供的邓小平在深圳视察的画面。第二天即3月3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题的位置予以转载。美联社、路透社、共同社等外国主要通讯社也以“3月30日北京电”的形式,向全世界报道:“中国的宣传媒介今天向全国11亿人口宣传邓小平在南方的谈话。”
  10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四大隆重召开。就在这次党的代表会议上,根据邓小平的谈话精神,确定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党内外“姓社”“姓资”的争论,被画上了休止符。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掀起了新的高潮。(摘自《世纪》)
其他文献
凡事总有一个过程。中印边界冲突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即便在中印关系最友好的年月里,印方也有过一些不友好的举动。1951年,印方趁中国抗美援朝,无暇西顾之际,抢占了中印边境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接着又占领了边境中段部分中国领土。得知消息后,毛泽东出于对中印的传统友谊和根本利益考虑,对印方的寻衅滋事一直保持克制和忍让态度。1959年8月25日,在中印边界
谢小星:滨海小学六年一班的学生,酷爱推理,善于思考和破解谜题。谢小星认为,在侦探世界中没有破解不了的谜,只有还未被发现的真相。  徐玲玲:滨海小学六年一班的班长,作为警察的女儿,她勇敢大气,富有正义感。她和谢小星是一对小冤家,都是滨海小学“推理第一人”的竞争者。  第一章 停电夜的离奇事件  过完了充实的周末,同学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周。  刚到学校,谢小星就感受到了热闹的节日气氛,然而一楼走廊异乎寻
2017年3月6日下午,工行福建省分行在福州举办了“心中有标准,服务讲规范”风采大赛。大赛旨在集中展示该行员工近年来在服务提升过程中的新变化、新形象和新风采,通过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服务行为标准,增强员工业务素质,促进员工成为既懂文明服务,又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的团队。  本次大赛参赛人数多,年龄结构丰富,参赛选手由柜员、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大堂值班经理、网点负责人等组
被迫反击侵略者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发表严正声明,表明我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得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组织的承认。  不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刻在吸引着侵略者贪婪的目光。1955年,法国殖民者从非法占领的西沙岛屿上撤退后,南越当局就以殖民者继承人的身份,公开提出对西沙群岛的主权。从1956年起,南越不断骚扰我国渔民的正常作业,并派兵侵占了珊瑚岛等岛屿。进入70年代后,南越当局的侵略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美]B·盖伊·彼得斯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5月出版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有哪些?在对传统治理和全球主要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进行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享誉全球的政府治理与改革问题专家B·盖伊·彼得斯提出的答案无疑颇具参考价值。本书提出了政府改革发展的四个方向,亦即政府未来的四种治理模
过去3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打过多场对外战争的国家,譬如海湾战争、南联盟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今年4月,美国又绕开联合国,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实施轰炸,战争机器再次开动。那么,为什么美国会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呢?  战争就是“投资”  众所周知,现代高技术武器价格昂贵。一艘航母40多亿美元,一架B-2轰炸机2亿到3亿美元,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步兵的一套行头也高达5万美元。军
修复版的《英雄本色》前不久上映了,空气中都是怀旧的味道:风衣、牙签、钞票点烟……无论当年是城市孩子还是小镇青年,都曾被《英雄本色》中展现的男人之间的情义深深打动,电影里,他们历经磨难,却从不放弃对兄弟情义的追求。  重温这部电影,突然想起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来,他被后人有意抹黑,形象长存误解,但真实的他,于乱世之中恪守情义,在朝三暮四的年代,做一心一意的兄弟,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作“男人的友谊”。 
公元前209年,时任江苏沛县狱吏的萧何随同刘邦起兵,不久就攻下咸阳等众多城池。每占得一处,将士们都忙于争夺金银财宝,只有萧何置财宝于不顾,只是忙于招收前秦遗才,同时广收律令、图书和其他重要资料,帮助刘邦掌握国情,以便于更好地制定治国政策。  刘邦自封汉王后,萧何劝他以巴蜀为基地招纳贤才,也让将士人民休养生息,待养足了财力,再与项羽进行楚汉之争,这些提议全都被刘邦采纳。此后,萧何还推荐韩信为大将军,
汉朝的寿命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周王朝,但和周朝不同,其中间曾经被王莽“篡夺”过一次。但王莽的朝代延续时间太短,实在对不起他之前所做的努力。而其之所以被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根本还在于他统治下的新朝民不聊生,反而不如之前的汉朝。那么他究竟干了什么,导致新王朝这么快陨落呢?  失败的托古改制  王莽的新政最有名的一条,就是更改天下土地作为“王田”禁止买卖,并且声称这是恢复古老的“井田制”。  但是这套系统
《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的博弈研究》  李瓊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年2月出版  阿富汗位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汇处,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然而在历史上它却数次成为大国的征讨目标和角逐场所。1979年12月,苏联出兵阿富汗,引发了一场历时近十年的战争,阿富汗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的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