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校正内模控制器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ad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内模控制器(IMC)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系统存在不稳定零点和极点时的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当参数未知或缓慢变化时的自校正控制算法。
其他文献
通过浸泡实验测出了S-TEN3、CRIA两类钢种在各种硫酸介质中的腐蚀速度。结果表明,Sb和Ti分别能显著改善S-TEN3和CRIA钢的耐硫酸露点腐蚀性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金元素在腐蚀过程中的作用。
借助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45钢自凝固点至600℃温温度范围内的强度和塑性变化规律,并就加热方式、应变速率、冷却速度等因素对凝固温度区、奥氏体区和γ→α相变区
本文介绍了一种CAD流水线─全面CAD加科学管理方式。
本文在以往的蠕变变形空洞形核模型的基础文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空洞形核模型。该模型不但考虑了位错塞和所产生的应力集中的作用,同时也考虑了空位聚集的作用。从本文推导出的
合成渣包裹铝丝脱氧是钢水脱氧工艺的一种新的尝试。它吸收了最新脱氧技术和炉外精炼技术的长处,具有较优越的脱氧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包裹铝丝的终氧含量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出发,推导出该传感器的极限电流公式,从理论上找到了极限电流值与氧摩尔分数、气体扩散系数、温度和小孔几何尺寸等因素的关系。并推导出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公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ODF)方法,对含微量砷无取向电工钢冷轧后再加热过程中织构的变化进行研究。将含0.035%和0.072%砷的冷轧电工钢板快速加热,{111}∥ND纤维织构组分等在630~720℃范围内显著减弱,表明该材料在此温
在3.5%NaCl溶液中,铝镁合金在充N2除O2条件下,阳极极化至电流密度为10^-2A.cm^-2时,试样表面出现大量蚀孔。为了得到蚀孔发生的统计规律,利用泊松概率分布函数求得腐蚀活性点出现个数的规律,利用古比极值统
测定了碳纤维-清漆、表面处理碳纤维-清漆及镀铜碳纤维-清漆复合涂层的表面电阻率。得到了表面电阻率与涂层中碳纤维含量及涂层层数之间的关系。观察了上述3种涂层的显微形貌
采用机械破碎与氢破碎和氮气-固相反应法制得了Sm2(Fe,M)17Ny化合物粉末及粉末压结体,研究了金属钐含量,过渡元素(M=Co,Cr,V,Mn,Zr,Si,Ga)部分取代铁时对Sm2(Fe1-xMx)17Ny粉末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