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一)政治倾向方面。
  思想政治倾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认识的成熟和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社会问题的理性态度,是当代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由往日的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使大学生由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对现实进行了理性定位,这表现在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在整体上趋于平稳,在宽容协调中求发展,以理智、平静的态度投身于社会改革。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迷信“有权就有一切”,在政治倾向上具有不健康的心态。[1]
  (二)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公德修养方面。
  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希望祖国强大,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不容乐观,知与行相分离,道德追求不强烈,道德修养不完善。
  (三)自我意识、理想追求方面。
  “成人”意识的形成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突出表现之一。当代大学生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个别人在其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会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来决定其他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2]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自我独立的执著表明他们有极强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和个性。
  当代大学生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憧憬未来,勾画蓝图,但首先要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
  (四)学习观、职业观方面。
  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就业的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由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向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于是不少大学生不断给自己“充电”,树立起二次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增强,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追求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要目标。
  (五)交际观、爱情观、消费观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交际环境变为虚拟与真实交错的二维空间。这提高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便捷性,有利于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但这又使人际交往变得虚拟化,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热情、诚实、开朗、大方,开创了现代交际新风尚。但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
  当代大学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呈现出“物质化”趋势,“游戏化”味道。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西方所谓“解放爱情”思潮给爱情以强大冲击,使爱变成了利益权衡。道德责任感的淡化,由此造成所谓的“精神表层化”的现代病,同时爱情也由传统的“爱情独占”观发展为“爱情多元”观。
  综合以上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具有自觉性、可塑性、实务性、多元性等特点。应当指出的是,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多元格局中,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仍居主导地位,但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迫任务之一,不容忽视。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1.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加强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的教育学习,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二是利用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事实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关系青年人健康成长,保持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方向。学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目标。
  3.加强对大学生的优秀品德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加强诚信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日常道德实践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4.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学校要重视并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形成自身独立健全的人格。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学会关爱、理解他人,学会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都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事件,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三)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价值观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就必须把价值观体系的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来弘扬某些价值精神,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单玉华.跨世纪一代青年价值观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5,(1).
  [2]李远贵.试论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认为,当下应发挥好大学生党员群体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使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有机地结合,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促学风,建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共促机制,创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 党建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机制构建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勇敢地迎
会议
摘 要: 随着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电大校园网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电大网络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电大校园网络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进行分析,并从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 电大校园网 网络安全 加强措施    随着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作为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有力支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计算机网
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下,施用ABT生根粉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施用ABT生根粉可以提高其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叶面积系数及叶绿素含量。指出了在低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