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温补养阳

来源 :养生阅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u0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话说“夏至—阴生”,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
  在此时节,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节气养生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此时气血运行趋外,毛孔张开,阳气溢出体外,消耗过多则会使人体阳气处于内虚状态。
  夏至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适当吃些温性食物,如:鸡肉煲汤。制作时可适当加入当归、大枣,并搭配生姜、花椒等温性调料,起到补气益血、温补阳气的功效。
  夏季阳气盛于外。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夏季炎热,人的消化功能偏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对此,可选择一些具有滋阴功效的食物,如蘑菇、银耳、薏米、鸭肉、鲫鱼等。
  夏季气温高,人体排汗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易使大脑供血不足,产生头痛头晕等症状。对此,需大量饮水,但不宜过食冰饮及冷食瓜果,以免损伤脾胃。
  夏至面条不可缺
  有言道:“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已是很多地方的风俗。食面以粗粮面和杂面为宜,其中绿豆杂面、荞麦杂面最佳。
  绿豆杂面可以清火;荞麦杂面有助降脂,其中的维生素B1、B2更是小麦粉的3~20倍。
  保证充足睡眠
  夏至时节,每天最好保持至少7小时的睡眠。此外,中午闭眼小憩也是让身体放松的较好方式。
  夜晚易受风寒,切勿贪凉整夜开冷气,更不宜露宿。夏季炎热,入睡前冲个澡,不仅清凉舒爽、消除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剧烈运动不宜做
  夏日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此时天气较凉爽。地点宜在河湖边、公园等空气清新处,但不宜做剧烈运动。
  外出时尽量以棉质透气吸汗的浅色衣服为主,同时需注意防晒,必要时可随身备些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物品。
  小贴士:
  夏至外出易出汗,可适当饮用淡盐温水进行缓解。运动后,不可饮用过量凉水,更不建议立即用冷水淋浴。
  夏至时节吃什么
  1薏苡仁绿豆粥
  原料
  绿豆3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 煮制前,将薏苡仁用温水浸泡2~3小时,绿豆浸泡1~2小时。
  2. 将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清水,并倒入浸泡好的薏苡仁及绿豆,煮为稀粥即可。
  功效
  薏苡仁健脾化湿,绿豆清热解毒,二者相配是解暑化湿的佳品。
  2冬瓜豆腐排骨汤
  原料
  排骨、冬瓜、豆腐、姜片、葱段、料酒、白胡椒粉、精盐、香油。
  做法
  1. 将排骨切成小段;冬瓜、豆腐切块;葱切段、姜切片放入盘中备用。
  2. 在水中倒入一勺料酒、放入两片姜片,煮开后放入排骨,焯去血沫。
  3. 将焯好的排骨洗干净,放入锅内加入凉水、葱段、姜片。
  4. 大火煮开后改中小火继续煮1个小时后,放入冬瓜,过20分钟后再放入豆腐。
  5. 中小火继续熬煮20分钟,放入一勺料酒,一勺盐,少许白胡椒粉调味,出锅前可淋少许香油。
  功效
  冬瓜养胃生津、清降胃火,促使淀粉、糖在体内转化为热能而不变成脂肪;排骨中除了脂肪及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的磷酸钙、骨胶原等。
其他文献
揉腹保健法又称为“内壮法”,即通过一整套简单有序的轻柔按摩方法,使内脏元气汇聚,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内气强壮”的目的。  实践表明,这种“揉腹”的方法非常神妙,操作简便,又治大病。此外,“仙人揉腹”是在睡觉前、起床前进行,既不花钱,也不费什么气力,很容易坚持。有病者治病,无病者保健。  仙人揉腹法之操作练习  预备势:  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
期刊
春夏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很多人却有疲乏无力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多半是因为脾胃功能较弱。   正所谓“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说的是脾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运输,从而滋养全身。   而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许多人的饮食和作息方面都有问题。就导致了很多人出现了脾胃两虚而不自知。   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   门诊中常碰到这样的病人:
期刊
一提到肺癌,很多人都会觉得它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肺癌不仅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国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高发,除了遗传因素以外,主要跟我们吸入的不良“气体”密切相关。   肺作为内脏,在病变时你可能不会感受到“肺痛”,但中医讲:“有诸内必行于诸外”,因此,肺部癌变,身体会有所反应,比如手脚,下面就让我们详情来看看有哪些“提示”吧。   肺好的人,手上一般没有这3个“标,若你也是
期刊
人体一旦阳气不足,健康也将会缺乏一定的动力,身体抵抗力下降,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疾病,可见阳气不足对健康危害巨大,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阳气不足和阳气不通分别是什么症状,以及解决方法:   阳气不足   阳气不足的人,天生阳气亏虚,或是过食生冷,露的太多,损伤了阳气,让温煦的力量减弱:   表现为:   1、手脚冰涼   2、畏寒怕冷,特别是腰腹   3、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4、精神萎
期刊
小儿哮喘发病率开始逐渐升高,其病程迁延难愈,而且容易反复发作,急性期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小儿哮喘为何会反复发作?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哮喘常见的诱因是什么?日常生活怎样避免接触过敏源?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专家王有鹏教授做出详细解答。   反复咳嗽不可忽视   儿童支气管哮喘属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是国际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之一。本病是一种
期刊
很多人觉得,孕妇喜欢吃辣就容易生女儿,实际上呢?真的如此吗?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刘德佩介绍说,“酸儿辣女”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从医学角度上讲,如果孕妇食欲下降,确实会对酸或辣的东西比较敏感,属于个体差异化的正常妊娠反应,但是孕妇的口味变化与胎儿性别没有关系。   此外,孕妇口味还与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饮食习惯有关,比如一些北方地区的孕妇喜欢吃辣,一些南方地区的孕妇喜欢吃甜。   孕
期刊
中医认为,万病皆生于“瘀”那么,什么是“瘀”呢?《说文》里讲:“瘀,积血也。”——瘀,同“淤”,实际就是凝滞、郁积的意思。  众所周知,我们体内的气血都是在不断流通循环的,一旦人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导致寒邪入侵聚集成瘀,那么就会堵塞经络血管,造成气血不畅、机体运作下降,轻者会引发身体局部红肿、疼痛、出血等,重者则阻碍人体新陈代谢功能,诱发肿瘤甚至發生癌变。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身体的瘀
期刊
春天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气浓度大,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  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因此,春季为身体除湿是很关键的一步。  判断身体是否有痰湿之毒  您有下述表现吗?  体态较丰满;  头脑发懵、不清爽、困倦思睡;  大便粘滞不畅;  面色淡黄或发暗;  舌淡红而胖大,舌苔厚腻;  皮膚上爱长水泡、湿疹;  如符
期刊
黄花菜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煲汤、炒菜时放上一把,特别的美味。很多人只知道它好吃,却不知道它有着“健脑菜”的美誉,营养价值特别高!  每天吃一把,好处太多了  1健脑益智黄花菜被称为“健脑菜”,其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  卵磷脂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有很好的帮助。因此,老年人和儿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为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   所以蔬菜基本每天都要吃,但有些蔬菜存在乱施农药和化肥的现象,要是不注意的话就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影响,再者有些蔬菜本身就带有一些不利身体的成分,因此有些蔬菜在清洗后必须用沸水焯烫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烹饪,但许多人却不知道。   那么焯水有哪些好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