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行为在预防婴儿意外伤害中的影响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GUK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家长的育儿行为在婴儿发生意外伤害事件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唐山妇幼保健院手术治疗的319例婴儿意外伤害病例,医务人员与患儿看护人一起回顾性分析发生意外伤害的事件,从中找出危险的育儿行为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结果:因育儿行为不当引起的意外伤害有异物、跌倒、动物性伤害以及给孩子的不当玩具带来的伤害,根据这些危害对看护人进行育儿教育。结论:通过对婴儿看护人进行育儿行为的护理干预改善育儿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婴儿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看护人;育儿模式;婴儿;意外伤害
  婴儿意外伤害多在有家长看护的情况下发生,提高家长对预防伤害的认识和防护性行为对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19例婴儿意外伤害病例,男婴203例,女婴116例。医护人员与家长分析患儿发生意外伤害的事件,从中找出危险的育儿行为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
  1.2 健康教育方法 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通过多媒体循环播放安全育儿知识、发放安全育儿知识手册等形式对患儿看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并一起分析发生意外伤害的事件,从中找出危险的育儿行为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
  1.3 健康育儿指导内容
  新生儿期(~28天),新生儿期主要从窒息(蒙被过严、呛奶窒息)、动物性伤害、烫伤/溺水等方面进行指导;29天-6月婴儿,这一时期的婴儿从窒息(蒙被窒息、呼吸道异物窒息、呛奶窒息)、外伤/跌落伤、动物性伤害等方面进行预防指导;7-12月婴儿,该期婴儿随着四肢肌肉的生长发育已学会爬、走、抓等,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危险行为增多,重点进行窒息、中毒/跌落伤、烧/烫伤、动物性伤害、溺水、触电等伤害的防范指导。
  2 结果
  因育儿行为不当引起的意外伤害前三位是:异物265例(呼吸道异物209例、耳道异物51例、消化道异物5例)、跌倒35例、动物性伤害19例。导致婴儿意外伤害发生的育儿行为包括:进食时看护人在旁逗小儿、小儿边走边吃东西、看护人给小儿玩直径小于3厘米的玩具/玩具绳索超过22厘米[2]、将筷子勺子等放嘴里玩、使用带棱角的家具、把睡熟的小儿单独留在家里、将小儿单独留在车里、小儿独自在学步车内无人看护、儿童看护婴儿、洗澡时先放热水再放凉水、热水瓶/盆放在小儿能及的地方、药品随便放置等。
  3 讨论
  意外伤害死亡分布以<1岁组最高[3],1岁以内婴儿多因窒息死亡[4、5、6],意外伤害已经成了威胁婴儿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婴儿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婴儿本身、环境和看护人三因素密切相关,对看护人进行护理干预,改善育儿行为,能有效预防婴儿意外伤害的发生。
  3.1 医护人员与看护人共同分析意外伤害病例,发现危险育儿行為。
  危险育儿行为包括:进食时看护人在旁逗小儿、小儿边走边吃东西、看护人给小儿玩直径小于3厘米的玩具/玩具绳索超过22厘米[2]、将筷子勺子等放嘴里玩、使用带菱角的家具、把睡熟的小儿单独留在家里、将小儿单独留在车里、小儿独自在学步车内无人看护、儿童看护婴儿、洗澡时先放热水再放凉水、热水瓶/盆放在小儿能及的地方、药品随便放置等。
  3.2 根据婴儿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特点指导看护人的育儿行为,使看护人系统掌握婴儿生长特点,起到前瞻性的预防作用,同时加强看护人的防范意识。
  3.2.1 预防窒息:喂奶后预防吐奶引起的窒息。喂奶后,不要立即让婴儿仰卧,而是将小儿竖着抱起,使其头靠在家长肩部,轻拍小儿后背,打嗝后将其放床上头偏向一侧。
  预防蒙被窒息:婴儿单独睡自己的小床,不要和大人盖一床被子。
  预防意外窒息:新生儿小床上不要放衣物、玩具、绳子等,以免套住婴儿的颈部或堵住小儿口鼻;小儿进食时保持安静;玩耍时不要给小儿食物;家长在购买玩具时,要注意看清三个方面:看产品是否通过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是否有“3C”标志;看是否标注了生产厂家名称、厂址、电话、主要材质或成分、使用年龄段等;看安全警示,对于玩具隐含的危险性,生产厂家会通过警示语作出提醒。
  3.2.2 预防跌倒/跌落:婴儿自主活动能力欠缺,必须有专人看护;经常检查婴儿车、学步车,及时维修;随着小儿的不断长大,及时将家中带棱角的家具更换或将棱角包上,避免婴儿撞伤。
  3.2.3 防动物咬伤:养宠物的家庭,要将宠物送至别处饲养,并紧闭门窗,防止动物钻进屋内对婴儿造成伤害。
  3.2.4 预防寒冷损伤:寒冷季节,刚出生的新生儿注意保暖,尤其是早产儿、窒息者更应注意,防止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3.2.5 防烫伤:需要人工喂养的小儿,家长要将沏好的奶粉/牛奶滴在手背上试一下温度。洗澡时,家长要先放凉水后放热水,掌握好水温。
  3.2.6 防溺水 小儿洗澡时,家长不可将其单独留在盆内。
  参考文献:
  [1-2]李小虎、王琳、刘熹等.幼儿家庭意外伤害干预.预防医学情报杂志[J].2012,28(6):411-413.
  [3]汤雯吉.小儿意外伤害相关因素分析与急救处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799-800.
  [4]石淑华.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326-328.
  [5]宫丽敏.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干预[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0,1(4):213-216.
  [6]黄叶莉,蔡伟平,霍世英等.儿童意外伤害得原因与预防研究进展[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5,18(1):41-43.
其他文献
摘要:总结了25例进行全膀胱切除术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1 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各方面情况;2 了解患者个性特点,采取合适的沟通方法;3 术前详细讲解手术相关知识;4 术后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措施。及时的心理干预使手术顺利进行,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全膀胱切除术;心理护理  近年来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膀胱全切除术也在增加,采用回肠原位代膀胱术,克服了尿流改道给病人带来
期刊
直肠癌手术体位为截石位,腹部、会阴部手术同时进行,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体位摆放要求高、难度大,加之小腿又处于下垂位,不但血流方向改变,而且更加加重对血管的压迫;且截石位体位摆放不当容易引起神经、肌肉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为保证患者的舒适安全,且不影响手术;弹力袜是一种经特殊设计的医用产品,能达到临床验证有效的压力模式,确保血流速度提高,改善局部供氧,缓解血液淤滞。对预防手术体位所致并发症有较好效果。 
期刊
关键词:引流袋;固定套袋  图1引流袋固定套袋  1.固定套2. 上开口3.放尿阀插口4.5.6.7.分别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固定带8.9. 固定带上的粘贴  在临床医学中,患者进行手术后,如膀胱全切肠代膀胱皮瘘术,或输尿管皮瘘术,肾皮瘘术,膀胱穿刺造瘘术,以及其他各中手术后需要长期佩带引流管的患者,常常手持引流袋或在腰间系上绳子挂着引流袋或用别针固定在裤子外面,另外在冬季时还会有塑料材质的引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的压力可控式压脉带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经下肢血管彩超或下肢静脉造影后确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压脉带,实验组采用可控式压力压脉带,然后给予尿激酶溶栓的方法。结果应用可控式压力压脉带以高出外周静脉压的压力,可以最佳阻断下肢浅静脉,使溶栓药物直接从深静脉输注,同时患者输注时舒适度明显比对照组提高。结
期刊
摘要:痛经,又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经上述治疗方案处理,疗效显著。通过振腹手法治疗痛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浅谈如下。痛经,又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最常见的病症。本文重点阐述原发性痛经。  关键词:痛经;振腹手法;治疗  一、临床资料:本组20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3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以上。25岁以下126例,占63%。25岁以上74例,占37%。  二、振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孕期保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正规产检产妇2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非正规产检产妇2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有10名产妇发生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为5.0%,对照组中有21名产妇发生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为1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QCC(品管圈)管理是否能够降低临床采集血标本的失误率。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采取QCC护理管理得出相关结论。结果:应用QCC管理之后,临床采集血标本失误率明显较前降低67%。结论:QCC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临床采集血标本的失误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QCC;血标本采集;临床护理  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发组织成数人一圈的团队,通过团队内的配合,
期刊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闷热环境中,多以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汗腺功能衰竭及水和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常见于炎夏酷热的季节,若诊断不慎,就会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笔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通过几十例不同程度中暑患者的诊断和救治有如下体会。  1、临床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大多数专家学者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三种类型。上述三种表现往往在基层,因就诊前处理不当,就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HIV感染与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肺结核主要症状体征的相关性,为HIV感染与AIDS患者防治肺结核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HIV感染与AIDS患者232例,行问卷调查与相关检查,就伴有不同肺结核症状体征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进行对比。结果:X线胸片异常占86.64%,PPD测试结果阳性18.53%,与表现不同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均对其行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