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的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b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糖检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一共有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活动训练,观察组患者每周采取一次血糖检验,同时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照组则根据患者的自身意愿采取血糖检验,对两组患者采取血糖检验之前和以后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检验之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检验之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采取定期的血糖检验,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表现和结果采取相对应的调整,可以对患者的血糖给予有效控制,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血糖检验;老年;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81-02
  老年糖尿病患者指的是六十岁以后才出现的糖尿病症状或者持续到60岁以后。其一般都会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以及眼科疾病,通常是“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临床表现,不过还存在其他相关临床症状,因此,也会造成部分患者即便患有糖尿病也毫不知情。然而糖尿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群,现如今,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其中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多,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已经成为社会以及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目前,除了要对患者采取相对应的治疗以外,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血糖给予检测,对控制患者血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一共有130例,对当中65例患者每周采取一次血糖检验,同时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照组则根据患者的自身意愿采取血糖检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一共有130例,130例老年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和检查,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当中,观察组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在50-80岁,平均年龄为70.2±6.3岁;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在57-82岁,平均年龄为73.6±7.2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给予对比。
  1.2临床方法
  观察组患者每周采取一次血糖检验,同时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同时根据临床的检验结果采取简单的日常生活习惯等相关方面的调整,对照组则根据患者的自身意愿采取血糖检验。
  1.3临床观察指标
  采取原装配套试剂的Beckman coulter Au 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BG(空腹血糖)、2hPBG(餐后2小时血糖)及HbAlc(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检验,同时给予对比分析。
  1.4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血糖控制判定标准:(1)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空腹血糖在4.4-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2)较为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6.5%-7.5%;(3)较差的血糖控制效果: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在7.5%以上[2]。
  1.5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检验之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检验之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检验之前和以后的、2hPBG以及HbAlc水平情况对比( )
  组别 时间 FBG(mmol/L) 2hPBG(mmol/L) HbAlc(%)
  观察组(n=65) 检验之前 7.24±1.43 13.24±2.35 8.03±1.57
  检验以后 6.68±1.08* 12.02±1.86* 6.72±0.87*
  对照组(n=65) 检验之前 7.13±1.35 12.97±2.31 7.97±1.56
  检验以后 7.12±1.26 12.87±2.25 7.86±1.47
  注:和检验之前对比,*P<0.05。
  3讨论
  大部分老年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然而2型糖尿病以中老年人群居多,是非胰岛素依赖类型,临床病情相对较为稳定,然而在临床治疗期间有可能转变成为1型糖尿病。然而对1型糖尿病来说,其病情处于不稳定状态,进而不容易进行有效控制。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其中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多,这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就显得非常关键了[3]。
  空腹血糖是诊断和治疗DM的主要指标,其能够帮助医生了解以及判断DM的存在,可是因为患者的各种各样因素会对血糖检测结果给予直接影响,因此,只凭一次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诊断DM不可靠,极易造成诊断与治疗受到限制。
  餐后2h血糖能够检测糖耐量有无异常现场,对临床医生观察疗效提供重要依据。餐后血糖≥11.1mmol/L是DM的临床诊断标准,是调整使用药物剂量和诊断低血糖的关键依据[3]。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检验之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检验之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可以表明,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采取定期的血糖检验,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表现和结果采取相对应的调整,可以对患者的血糖给予有效控制,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目前社区中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差,包括患者家属在内都缺乏相关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意识较薄弱,还处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状态;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社会支持系统还不够完善。所以为了提高糖尿病的控制率,社区医务人员应积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大力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包括坚持进行血糖监测的好处,鼓励有条件的患者在家里进行自我的血糖监测,帮助患者提高主观能动性,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使糖尿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广业,葛秀荣,任玲,等.动态血糖监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1,22(4):281-282.
  [2]竹洁,龚伟,王稼颖,等.定期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方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5):2925-2927.
  [3]万东君,罗晓红,王春雨,等.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6(6):641-642.
  [4]杨竹洁,王稼颖,陈亦如.定期血糖监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受益分析 [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51-1752.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传统中药的现代使用形式,中药注射剂自投入使用以来,凭借药效强、见效快等诸多优势,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临床调查结果显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极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严重时可直接对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构成威胁。本文重点针对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为实现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用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的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和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胚胎时期的一个自然孔道就是脐,若是能经过脐孔将腹腔内脏器的手术完成,不但可以使腹壁切口有效避免,实现无瘢痕效果,而且使得经胃、阴道或直肠的感染问题得到了解决;与此同时,可借助常规腹腔镜器械来进行操作,所以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经自然孔道外科手术就是经脐单孔腹腔镜外科技术。  【关键词】单孔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8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甲组,共4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乙组,共43例;将同期正常体检者作为丙组,共45例。对三组进行相同的血液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与乙组、丙组相比,甲组RBC和RBC/MCV均较高;与甲组、丙组相比,乙组RBC和Hb均较低,RDW较高;与丙组相比,甲组和乙组MCV较低,差异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采用宫腔填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阴道分娩患者,对这15例患者均采用宫腔填塞的方式进行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结果:15例大出血患者经过宫腔填塞治疗后,B超检查结果中,患者子宫恢复良好,均无异常情况出现。结论:宫腔填塞应用于产后大出血,对技术要求较低,可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6例,干预组患者实施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经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肿瘤切除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间苯三酚注射液和氢溴酸山莨菪碱用于结肠镜下老年肠息肉切除术中缓解肠痉挛的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5月108例进行结肠息肉切除的老年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对照组采用氢溴酸山莨菪碱,观察肠痉挛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肠痉挛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映发生(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于未成年人人流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的2012年-2013年在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未成年少女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则是采用心理干预,分别在术后7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经过 SCL-90评分系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低于护理前几及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5.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6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32例,该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31例,该组患者采取单用阿德福韦酯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的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