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活在镜子中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里新装修房子。为了方便,我买了块大大的穿衣镜。
  妻子看了以后,大为生气,逼我去把镜子换掉。她说:这个镜子不好,你要买那种照起来显瘦的镜子。
  镜子还能显瘦?显瘦的还是镜子?我百般不解。
  妻子却说我老土,她说,这是现在的流行趋势,那种照起来实打实的镜子,现在都堆在店里没人买。
  我仍然犹豫,问:一个照得和真人不一样的镜子,有什么用?
  她说:这种镜子早上临出门前照一下,一天都有好心情。
  我因此而无语。人家都把心情搬出来了,我还能说什么?
  于是我扛着镜子又跑回玻璃店。店员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不必在乎自己究竟是什么样,你只要关心自己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什么样。
  人的自我,不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独自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我们或者变成狼孩,或者变成猴子。不管怎么说,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鲁滨孙就算漂流上了荒岛,也一定要找一只鹦鹉陪他说话,不然恐怕年深日久,他也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个人。
  最早发现这个道理的人叫詹姆斯,他是哈佛的心理学教授。他说,人们有能力把自己当做一个与己无关的客体,然后在对这种特殊客体的观察中,发现和完善自我。换句话说,我是谁?谁是我?要认清自己,首先就要把自己当做一个陌生人。
  詹姆斯把这种“自我”分成了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最重要。物质自我就是我们的身体,精神自我是我们的思想。但是人怎么认识自己呢?还需要通过社会自我。
  库利把这种思想发扬光大了。严格说来,库利不是一个心理学家,而是社会学家。但他有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叫“镜中我”,却是从詹姆斯的自我类型思想里发展出来的。他说,自我,源于社会交往。人对自己的认识,就像看镜子。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反馈,人就像没有镜子,永远也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模样。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为你自豪。不过想想看,什么是自豪呢?自豪是一种自发产生的感觉吗?不是。虽然这种感觉看似产生于我们自身,但如果没有其他人的眼光,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自豪,什么是可耻?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人,他们一句轻轻的赞许,说不定就让我们信心百倍,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感受到了外界的肯定。
  其实我们都是在互动中寻找自我的人。我们看到其他人的姿态、表情,听到他们的话,然后从他们的观点里发现自身。我们研究其他人对我们的态度,然后纠正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所谓标签作用,其实也正是来源于这样一个原理。当整个世界都给你贴上一个标签的时候,人很容易就认同这种标签,从而按照这个标签行事。就像如果所有的人都说:你是个坏人,你就会不自禁地默认这个看法,然后像个真正的坏人那样做事。归根到底,这都是外界对人的影响。
  那天回家,我拿着新镜子对妻子说:镜子可以给你,但是你要记住两件事:
  第一,你的身材看起来并不像镜子里那样的好。镜子给你的消息是错的。你可以自我满足和陶醉一下,但一定要记住自己真实的样子,记住你其实还是有点儿胖的。
  第二,你虽说胖,但也没太胖。所以如果要是有人攻击你的体重,要记得回击。
  镜子和其他人的相似之处就在于,我们都希望从中看到真实。无论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恶意的诋毁,都难免让我们对自己有不实的认识。晚上妻子说:你还是去把镜子换回来吧。
  图/李景山 编辑/常信
  henker@sina.com
其他文献
主持专家:周正,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约专家,《人物新周刊》专访人物,主持凤凰网《周正心理时间》、湖南卫视“周正亲子智慧”,因其观点鲜明、尖锐、务实而被誉为新锐实证心理学家。    网友小白:我特别乖,从小就很听父母老师的话,但是,最近却总想做些出格的事。有一次在超市里,我甚至冒出个可怕的念头:不如偷点儿东西吧。我自己都被吓倒了,很怕哪天真的做出匪夷所思的举动。  周正:  首先要告诉你:不用害
期刊
谈恋爱的时候,最难的是什么?  有过经验的都知道,对那些情场初哥来说,如何开口告白,是最难的事。与之相比,其他的事,简直都不算事了。毕竟告白时,对对方的心意如何还是一无所知,所以就会额外忐忑。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用什么方式来告白?  情书?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  还是把她约出来,大家当面说清楚?  情窦初开的少年人,常常会采用最隐晦的方法:写信,或者在她的书里夹小纸条。但实际上,成功
期刊
有个年轻人,名叫安澜。他说自己干什么都会成瘾。我要详细了解情况,就说请打个比方。他说,我上学的时候,就对网络成瘾。那时候,我每天起码有5 个小时要趴在网上,网友遍布全世界。  我插嘴道,全世界?真够广泛的。  安澜说,是啊。人们都说上网对学习有影响,可那时我的英文水平突飞猛进。因为要和国外的网友聊天,你要是英文不利索,人家就不理你了。  我说,一天5 个小时,你还是学生,要保证正常的上课,哪里来的
期刊
你喜欢什么样的手机?平常带在身边左右不离的手机,比任何东西都更能了解你的性情。  来做做这个测试,看看你的手机究竟都告诉了别人些什么——    Part1    1. 使用手机时,你喜欢用右手按键,或者会经常不自觉地换到右手。  是——1 否——0  2. 注意观察一下,你发现自己在无聊的时候会无意识地胡乱按动键盘。  是——0 否——1  3. 发短信的时候,你通常只用一只手。  是——1 否—
期刊
我们的心,常常在种种诱惑或是竞争中着了魔,一番激情争斗之后,却发现,失去的,远远超过了获得。    无意中参加了某网站举办的公益广告创意大赛。也是闲来无事,恰好信手涂鸦,做了一则关爱绿色生命的广告,便顺手发到了大赛组委会的信箱,十日后便收到初赛入围的通知。带着一点点的兴奋和好奇,点开网址,赫然发现,自己的票数,竟然排在了前十名,而也是此时,获悉,这次大赛最终将会根据网络票选结果,决出冠亚军,并分别
期刊
古龙书里的人物,一向是最难评的。一方面,古龙本人已经去世多年,就算有人想从作者那里挖掘出些什么写作内幕,已无可能。另一方面,古龙的书总是缺少前因后果,这就让那些企图从主人公成长经历里寻找答案的人无从下手。除了江小鱼和花无缺,我们很难在古龙的书里找寻到他们的童年经历。  就像小李飞刀。  据说当年电视剧《小李飞刀》热播的时候,所有去东南亚开演唱会的歌手,一定要会唱《小李飞刀》的主题曲,否则就有被人哄
期刊
时间是最好控制的东西,但它也是最难控制的东西。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一天24小时,一年8760个小时。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它都只会默默地应对: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常常会抱怨,时间太少了,每天恨不得变成240个小时;而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也在抱怨,时间太长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却只能坐在那里发呆。  其实,这就是涉及到一个新名词:时间管理。时间就像土地那样,是种不可
期刊
人生就是由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组成,每次选择都是一个弯道,是从容或是踌躇,都由你来决定。    女人一旦投身职场,便像登上一架永不停歇的“旋木”,音乐响起灯光明亮,一圈又一圈的旋转中,光鲜亮丽的喧嚣试图遮盖不安的内心。你心知还有许多理想未能实现,只是这架大机器如此华丽,生怕一旦离开便再也无法买到入场券。  只是可曾想过,走下“旋木”你可能收获过山车、时空穿梭、激流勇进……人生就是一个超大型的游乐场,必
期刊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圆满的过程。哪怕是最无知、最贫穷的人,他也拥有一个完整的生活:他从母体离开,意味着他生命的开始;他停止呼吸,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天使。对此我深以为然。  但就算是天使,也并非就因此而一帆风顺。那些比较会安排自己的天使,他们的生活会有意义、有趣味得多。  是什么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什么让有些人哀叹他们的生活是如此乏味无聊?  影响人们对自己生
期刊
夏天又到了。  那天,我的好朋友打电话给我,让我陪她去逛街。走在街上,她的眼睛就不停地向橱窗里瞟,嘴里还不停嘟囔着。  我很好奇,因为她是个酷爱买衣服的人,时刻站在流行前端。家里有着好几衣柜的衣服,怎么现在又有了旺盛无比的购物欲?虽说女人对时装的抵抗力永远为零,但照她眼里的绿光看来,她现在已经堕落为负数了。  揉着酸疼的脚,我坐在咖啡馆里喝着咖啡,听她抱怨自己的身材又走样了,小肚子都鼓出来了,去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