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之守,因势而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繁忙的街道上打扫落叶的“沙沙”声响不绝于耳时,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园中却是落英缤纷。“碧云天,黄叶地”,落叶堆积不但没有阻碍城市的清洁,相反,其营造的新美景使无数游人尽赏秋意,流连忘返,曾令人苦恼的落叶此时却绽放着独特的美丽。
  这次落叶美景的成功,使人不由得佩服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大胆而合理的举措。这一逆向思维的成功运用使得落叶与城市间联系的另一面展现——它可以成为城市间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
  是啊,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在充斥着钢筋混凝土以及噪声的城市中,一片或余黄或火红的落叶既可荡漾起那质朴天然的情愫徜徉小径中,偶见满地黄花堆积,你也许会荡漾秋日的神思,你也许会吟诵着欧阳修或李清照的诗句,你也许会拾起一片黄叶,体味着它曾经的青春,你也许会拨弄着满地落叶,效法黛玉,诵起《葬花吟》。当纯净的美有意或无意地鉴诸我们喧嚣的内心,那番洗礼将无比震撼而美妙。
  当城市悉心地为市民保留美的时候,我們在享受自然馈赠的同时,也感叹着城市的那份用心与温情。在现代化浪潮中主导的以实用性及科学性为基础的价值体系之下,城市别出心裁地开辟出一份美,保留住点滴的美,这不仅仅使市民们获得享受,更重要的是,城市用它的做法引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亦能发现美、感受美,不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及对美的情愫。这也充分说明,城市在不断关注GDP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它的市民,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人本身。
  这次对自然与城市发展间新的联系的开拓充满无限的积极因素,也是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次成功实践。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清扫落叶失去了它的意义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对落叶的守护只是在特定的区域和环境中方能获得收益,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说:“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创建美景,提供市民休憩场所的职能承担者公园中,保留落叶的举措别出心裁地深化发展了这一职能,而占城市更广大区域的街角路口处,保留落叶非但不能带来美的收益,还会影响城市交通,市民出行,甚至会影响城市整体的安全和秩序。因而,在公园中保留落叶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但这个举措应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实行,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体现其价值。
  朱光潜先生曾认为,我们对一客观事物具有科学、实用(工具)、美学三种不同态度,在注重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城市生活中,保留美的感知与情愫当然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也一定要在具体条件下对美加以发展。正像落叶一样,我们应把它的美送到它应在的地方。
  守住落叶的美,也要因势而为。
  (指导老师:黄莉)
其他文献
女儿的话rn妈妈, 我从小就被你教育着要为别人着想: 别人睡觉时, 手脚要放轻, 免得打扰到别人; 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时, 要让着他们; 跟大家相处, 不可做出让人讨厌的行为……
期刊
上大学时,有一次我们去一个老教授家做客,他提出要做个测试,我们顿时都来了兴致。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较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松树,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一想,松树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松树了,杨树也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
期刊
“女士们, 先生们, 飞机正在降落, 请系好安全带, 打开遮光板……” 广播里空姐温柔的声音响起. 透过白色的棉花般的云朵, 我隐隐约约看见碧绿色的 “翡翠”.不知道这次看到
期刊
公元1094年, 北宋绍圣元年,年轻的宋哲宗亲政, 继承其父亲宋神宗的改革精神, 大肆起用主张改革的新党. 北宋新旧两党相互倾轧已经多年, 这时, 属于旧党, 已出知定州的苏东坡
期刊
本次展览是中国扇博物馆迄今展品等级最高的一次展览, 将展出逾180件团扇, 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浙江省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 萧山博物馆、 中
期刊
目前,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共私营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为PPP)这一融资模式也被政府引入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在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