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亦是政治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yzk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一天,梅纳德·凯恩斯在闭幕演说中慨叹:“我们已经表明,44个国家联合起来能够以和睦与团结一致的精神共同完成一项建设任务。”此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但后来的国际金融史却宣告了这种乐观主义的失败。在《黄金、美元与权力》一书中,弗朗西斯·加文遗憾地告诉我们,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一种高度政治化的国际多边合作与协商体系,受到政治情势以及经济规律的深刻影响,几乎从建立之日起就埋下了矛盾、纷争与崩溃的种子。
   通过梳理美国与欧洲的解密档案材料,加文将美元和黄金问题还原为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最重要事务。加文认为,这些货币问题与财政、外交、军事、政治、贸易等领域的决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绝不能割裂地看待美国的经济政策、安全战略、政治联盟与外交事务问题,也绝不能脱离美国与欧洲的总体关系来理解这个时期的“国际收支政治学”。
  可以说,对大多数美国决策者而言,“美元和黄金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既要实现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和黄金外流的“对外经济政策首要目标”,又不能危及身为“领导者”在全球广泛的政治和军事承诺,这个两难困境让从艾森豪威尔到尼克松的四届美国政府头疼不已,更为地缘政治利益而不断牺牲巨大的经济利益。在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的黄金蜜月后,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明争暗斗的各国,其相互关系如此翻云覆雨,以至于“冲突主要来自北约盟国间,而不是与苏联的对抗”。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临黄金与美元储备耗尽等困境的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被迫向美国寻求金融支持,而艾森豪威尔政府明确将各种金融援助措施与英国军队完全撤离苏伊士运河联系起来。到了1962年春,法国与西德开始利用持有的盈余美元迫使美国改变在欧洲的政治战略。肯尼迪总统不得不直白地告诫法国,如果法国不再支持美国的主导地位,美国将从欧洲撤军,“由此节省的13亿美元正好弥补我们的国际收支赤字”。
   同时,随着海外所累积的赤字美元数量最终超过了美国所持有的黄金价值,世界各国对美国承诺以某个固定价格将赤字美元兑换成黄金的信心逐渐消退,这一体系也就注定会解体了。但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不仅仅是纯经济因素,还包括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西德对美国安全承诺失去信心、法国退出北约、英国再次被欧洲共同市场拒之门外等一连串政治诱因。
   为什么历届美国政府依然愿意费力地去维持一个“无效且危机四伏”的货币体系?加文对此的解释是:“一场大衰退演变成一次全球性灾难的事实,已经烙进大多数决策者的集体记忆之中”。
   根据加文的分析,多数冷战时期的美国政治家都出生于大萧条时期,他们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货币关系史中得到某种惨痛但又过度简单化的教训:国际货币合作的缺乏引起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崩溃,国际货币流动性的萎缩破坏了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货币混乱和贬值催生了经济上闭关自守、与邻为壑的贸易限制政策与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思潮;独裁者的上台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爆发。在这些美国的决策者们看来,国际金融秩序的崩溃与世界大战之间几乎存在着确定无疑的因果联系。
   必须承认,国际金融的确是一种政治。永远的朋友与敌人都不存在,“保卫美元”或“保卫欧洲”,归根结底都是美国在保卫自己的利益。“货币问题不是在真空中讨论的,而不可避免地与当时宏大的政治和安全问题相关联”。但这并不代表着时时刻刻都必须用宏大的政治和战略背景来理解和检视一切,也不意味着任何一方都可以一厢情愿地梦想本国货币自然而然成为国际公认的储备货币。事实上,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或许是美国保持国际霸权的重要武器,却也是妨害美国自身利益的双刃剑。
   幸运的是,新一代决策者的代际集体回忆已经转变为对冷战体系、铁幕手段、红色风暴的警惕与反思。冷战对立态势的结束以及多边国际政治体系的浮现,更让货币冲突与国际经济矛盾不至于上升到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细细想来,在美国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与竞争策略”路向之外,还有涵括于欧元区设想之内的“和平主义、对话理性与合作策略”这一选择。凯恩斯的理想与乐观,原来一直是美好而珍贵的。
  《黄金、美元与权力》,(美)弗朗西斯·加文著,严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8月
   作者为香港大学经济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
其他文献
冬日,天空灰蒙。   榆林市区向西南15公里,进入榆林经济开发区,毗邻210国道处,即可看见“榆林市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榆林煤化)的金字招牌,压缩、甲醇等七个白色车间分布于600亩土地上,另有三座80米高的精馏塔高高耸立,外表的镀锌铁皮已有锈迹。   这座相当规模的厂区一片空寂,铁门紧锁。曾经的400多名员工已被悉数遣散,仅30余人看守厂房。   由于不堪亏损,这个2004年陕西省榆
期刊
全球经济在2月似乎迎来了微弱的“龙抬头”。在忐忑中,人们看到希腊在紧缩措施问题上取得进展,欧债危机似乎再次化险为夷;美国经济数据亮点频现;与此同时,反映金融市场压力的VIX(波动指数)大幅回落,全球股市普遍回暖。   此时,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最大的问号是,复苏是否已生根萌芽?    以宽松定调   美国的形势更像是回到了1990年初:经济以蜗行的速度恢复增长。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近来最
期刊
在暂停半年后,中国人保集团挂牌出售“华闻系”资产一事,终现转机。   《财经》记者获悉,去年12月初,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与人民日报社就“华闻系”资产转让签订协议。根据协议,人民日报社已将其所持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控)25%股份,转让至人保投资控股公司(下称人保投控)名下,股东信息已于2012年1月19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变更,变更后人保投控持股华控80%
期刊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正在被热烈讨论。许多媒体都提到,“路条”问题给交易带来了不确定性,有论者还因为三一重工未拿到国家发改委开出的“路条”而质疑这起收购的合规性。  “路条”是对中国现行的海外投资并购事前审批制度的俗称,这一制度有其合理性,但毕竟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初期的制度安排。这几年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海外投资并购事前审批弊端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相比三一重工的案例,中国国家开
期刊
南非在2011年成为第五个“金砖国家”,其与“金砖四国”间的贸易也持续增长。以南中贸易为例,2011年1月到7月间,两国双边贸易额高达244亿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南非对华出口174亿美元,居于顺差地位。   在“金砖国家”集团看似因扩容而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开始质疑其合作发展的前景。他们认为,多年以来“金砖国家”之间经济联系一直远弱于各自和发达国家的联系。   近年来,中国着力从
期刊
2012年2月1日,社交网站Facebook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申请,拟融资50亿美元。这将是最近四年来美国最大一单IPO交易。而Facebook的上市在一个月内再度把缠绕在网络公司身上的盗版问题拉到了聚光灯下。   就在1月18日,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用户突然发现无法正常打开Wikipedia网站,Google首页的商标被打上了黑带,Facebook上有越来越多的头像上覆盖
期刊
德国的经济实力和默克尔政府的坚持,将欧元去留与德国态度紧紧绑在了一起,德国逐步促使多数欧盟国家几乎彻底接受了它在债务问题上的立场。   2012年1月30日欧盟特别峰会上,除英国和捷克之外的欧盟其他2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财政契约”草案。草案明确要求加强财政纪律,对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超过3%的国家施以自动处罚措施。各签约国将向欧盟转移部分财政主权,这契合了默克尔借由政治一体化来解
期刊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非洲目前的出口格局都过于依赖资源。矿产品占非洲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而且,如果把基本金属、珍珠和贵金属、木材和软商品(例如以农业为基础的商品)包括在内的话,则这一比例迅速上升至90%左右。  然而,非洲对华的总体出口(2011年约为750亿美元,超过2010年的650亿美元)比对美国等国的出口更加多元化。  除南非外,非洲对华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安哥拉、刚果(布)、刚果(金)和赞
期刊
1月28日,北京风至飞扬房地产服务机构董事长罗迪在其个人微博上称:朋友一家三口在富林渔村海鲜排档吃海鲜,三个普通的菜花去近4000元。“邻座一哥们指池里一大鱼刚问价,店家手脚麻利地将鱼捞出摔晕,一称11斤,每斤580元共6000多元。”   这条微博后来被转发数万次,引发不少网民晒出在海南三亚的“被宰”经历。海南国际旅游岛声誉由此受损,被戏称为“国际宰客岛”。   1月29日下午,三亚市政府新
期刊
在外界呼吁和政策推进之下,今年需上缴红利的中央企业范围将继续扩大,上缴红利总额有望增加。   这是继2008年正式实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来,该项制度的第二次扩围。迄今为止,共有1072家中央国有企业纳入国资经营预算范围。不过,相对于全国6000多家的中央各部委下属企业总量,纳入国资经营预算范围的仍然还只是一小部分。   同时,公众一直关注的是,中央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和支出结构仍然不尽如人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