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生长及氮磷含量研究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经筛选得到的当地优化浮萍品种——少根紫萍和稀脉浮萍为供试材料,以扬州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供试水,考察了夏季气候条件下2种浮萍在供试水中生物量的增加情况和体内的氮磷含量,并计算得到2种浮萍对氮磷的净积累量.结果表明:稀脉浮萍的生物量增加得更快,在15 d的培养期内,鲜生物量由初始的62.5 g/m2增加到试验结束时的248.9g/m2,增加了近3倍,干生物量增加了2.4倍.少根紫萍的鲜生物量由初始的62.5 g/m2增加到139.1 g/m2,增加了1.2倍,干生物量增加不到1倍.稀脉浮萍的含水率约为95%,高于少根紫萍91%左右的含水率.2种浮萍体内的氮磷含量都比较稳定,变幅较小.稀脉浮萍对氮磷的积累量大于少根紫萍对氮磷的积累量.
其他文献
采用索氏抽提、凝胶渗透色谱柱和多层硅胶氧化铝柱分离净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分析了污泥中的多溴联苯醚(PBDEs),建立了城市污泥中PBDEs测定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QC/QA)措施。样品中所检测的19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82%~119%,回收率指示物BDE-50和BDE-172的回收率分别为108%±4.91%和99%±4.72%。三~七溴联苯醚(即BDE-17、28、33、47、49、
采用电解法处理Cr(Ⅵ)质量浓度为2.6~ 10.4 g/L的废水,研究电解电流、电解时间、NaCl、H2SO4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可以增加溶液电导率,Cl-可以穿透阴极表面生成的致密
研究了酵母融合菌R32对Cr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该菌对Cr(Ⅵ)有着很好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条件为pH≤3,投菌量为l0g/L(含水率(78±2)%),吸附温度30~35℃,Cr(Ⅵ)的初始浓
分别采用NF200、NF90纳滤膜去除饮用水中的微量三唑磷,研究了操作压力、原水中三唑磷浓度、pH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两种纳滤膜截留三唑磷的机理。结
分析了铸铁管、钢管和PVC管中不同消毒剂投加量下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时二者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管材中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时二者的衰减速率各不相同,且联合消毒时二氧化氯的衰减速率低于单独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的。
目的 建立工人尿中2,5-已二酮(2,5-HD)的毛细管内标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取工人班后尿2 ml,采用酸水解,乙酸乙酯提取,无水K2CO3进行盐析,使用甲苯做内标物质进行定量测定.
利用Mackay的Ⅲ级逸度模型估算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在典型陆地石油开采区气、水、土壤及沉积物相间分布及迁移转化规律,根据研究区
对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改造,用砂滤池和滤布代替膜,将曝气池、慢性砂滤池和滤布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曝气/过滤一体化装置,并将其用于处理城市污水,考察了MLSS、HRT、温度、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LSS的提高,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呈增大的趋势,当MLSS达到5 500 mg/L后,处理效果趋于稳定;延长HRT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温度对COD去除效
介绍了Fenton和Fenton类氧化法、超声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等几种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现状,并展望了各个高级氧化技术今后的研究
研究了稀土一聚硅酸硫酸铁(RE-PFSS)和稀土一聚硅酸硫酸铝(RE-PASS)的制备与絮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稀土与二氧化硅的摩尔比n( RE3+)∶n( SiO2)、陈化时间等因素对其稳定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