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臂将军龙书金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i_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任军长 龙书金
  (任职时期:1950,06-1952.07)
  (1910.11- 2003.4)湖南省茶陵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55年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龙书金将军,左臂短。因中弹断骨,仅以筋皮相连,能左右旋转,能上下伸缩;而五指灵活,运用自如。故人称“短臂将军”。将军八十高龄,眼不花,耳不聋,穿针引线,种菜浇花,皆自己动手,羡煞后生辈也。
  长征到遵义后,龙书金将军因股部负伤,掉队。另一红军,亦掉队,同行。某日,两人歇于一土地庙。见赖传珠等人骑马过,将军呼救,赖指前方曰:“翻过此山即到,后面有担架队。”言罢飞骑而去。约几小时,担架队果至,见将军两人如陌人,不理而去。两人只得沿路乞讨追赶红军。
  1939年3月,龙书金将军率部于鲁北陵县大宗家与日军激战,左臂中弹负伤。医生告之,弹头于左上臂骨内炸开,为粉碎性骨折,急需手术治疗。术时,嘱其坐靠背椅,一护士取粗麻绳至。将军惊问:“你要捆我不成?”医生对日:“我们没有麻醉药,只能用吗啡代替。它的效果不太好,怕你受不了。”龙书金将军大笑曰:“可知关公刮骨疗毒故事?”言毕,挽袖伸臂曰:“请用刀,保证不动一下。”医生乃垫油布于臂下,取手术刀在手,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利刃到处,“吱吱”有声,顿时,血流如注。龙书金将军安坐椅上,纹丝不动。然脸上汗珠滚滚,浑身湿透。术毕,警卫脱其衬衣,拧之,竟汗流盈盆。
  龙书金将军善射,有百发百中之硬功。在江西苏区红军连队里,将军为射击标兵。红军到陕北后,于三原开运动会,将军为射击代表。平型关大战,时任连长的龙书金率部攻日军一“蛇头”阵地,因其火力凶猛,久攻不下。将军上前观察,见远处一小山包上有两个日军人影,一持望远镜,一举指挥刀,似为日军指挥官。将军取套筒枪瞄准,“叭叭”两枪,两人应声而倒。我军一鼓而上,敌溃败。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于山东平原县扫荡。龙书金将军和警卫员与敌周旋,进一大户家。院子里有两个地窖,急将枣树刺子搬开,钻进地窖。进后方发现窖门没关,此时,日本兵已敲门。将军心想,此命休也。忽见一双三寸金莲,一扭一扭过来。至地窖门前,停步。弯腰将枣树刺子盖上窖门,又取扫把扫去院中脚印,然后开门。鬼子走后,“三寸金莲”请将军进屋,端出白面馒头招待。龙书金将军言:“我记得那天是大年初一,因为这家是地主,解放后我一直不好去看她。”
  龙书金将军之17师作战善攻坚,故常为林彪单独所驱使。打四平,克锦州,下天津,将军之17师均为攻坚之主力。爆破攻城,为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第17师作战一大特色。龙书金将军言:17师前身于山东曾召一批煤矿工人入伍,故善此术。
  1947年6月14日,四平攻坚战打响。初时,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1师、第2师久攻不下,损失惨重。攻城总指挥、第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调17师上。仅一天时间,1 7师便打至敌核心工事前。是时,李天佑特意至阵前指挥总攻。李天佑问龙书金:“有否把握?”将军对曰:“问题不大。”总攻命令下达后,始闻哨声“瞿瞿”,枪声“啪啪”;继而手榴弹声“轰轰”,冲锋号声“嘀嘀”;无何,便是惊天动地之爆炸声,如惊雷滚滚,似海啸阵阵。龙书金将军笑日:“敌核心工事已破。”须臾,前方来电果如所言。李天佑张嘴惊讶道:“你们这支部队好厉害啊!”
  据云,我军攻打锦州当天夜晚,林彪坐立不安,愁眉不展。约11点半,忽报龙书金之17师攻下铁路局大楼国民党军锦州守将范汉杰的指挥所,林彪顿时精神振奋,面露喜色,当即嘱苏静记录,口述电文,嘉勉17师:“部队投入纵深,发展迅速。望发扬‘攻坚老虎’的巷战威力,争取锦州战役全部胜利。”17师后来称“攻坚老虎”,盖源于此。
  1950年4月22日,龙书金将军率部于海南美竹、黄亭与薛岳守军激战。将军立于一大榕树下指挥作战。忽敌机飞掠而下,掷一弹,于树梢爆炸。将军无恙,耳震聋。后又见三架飞机,一大两小,凌空往南而去。龙书金将军指大飞机曰:“薛岳逃跑了!”他挥手命令127师、128师勿与敌纠缠,迅速向海口、府城前进。解放海口后,经了解,薛岳确系22日乘飞机而去。人问龙书金将军:“怎么知道飞机上坐的就是薛岳呢?”将军答曰:“我也不知道怎么就知道的。”此乃战争中之悟性也。
  (据《开国将帅轶事》 )
其他文献
十分节俭,珍惜食物  1989年,江泽民从上海调到中央,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此后,他的生活从上海转到了北京。  一道厚实高大的红墙,把中国的领袖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隔离开来。墙外的老百姓总是这样揣测,里面住着的高级干部们该没有普通人那么多烦恼吧,譬如说,物价。  江泽民夫妇一个月的收入,工资、奖金、津贴等加在一起收入并不算高,十之七八,都被全家近十张嘴吃掉了。因为吃饭的人多,菜的品种花样也就难以讲究
期刊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裴周玉将军离休后,一方面坚持强身健体,一方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再立新功。特别是近几年,他不能行走,坐在轮椅上参加全军老将军老军人的书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军队先进文化。  万里长征,历尽辛苦  1912年12月,裴周玉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1930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从江西返回平江,17岁的裴周玉和同乡8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加了红军。  在中央苏区第一
期刊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井冈星火长征途驱寇逐蒋抗强敌功高贺百岁,红色传承身践行克己除私护党誉德美祝长寿。”一寿联,就是百岁老将军王茂全一生的写照。那么,这个中国革命的活字典在其生涯中,究竟遇到了哪些令其难忘的事件呢?  飞夺泸定桥的英雄排长  王茂全1911年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县瓦桥村,早年受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之势的影响,1930年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期刊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文革”后的中国不止是百废待兴,还存在着许多其它问题,当时的局面是,“四人帮”造成“余毒”尚存。  1977年8月,中央召开科教工作座谈会。邓小平在会议筹备时表示自己“有时间尽量来”,而事实上每天都来了,在座谈会一开始,邓小平就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从科研和教育着手。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表示“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会开完后,有人写诗说,“万方晴朗宇宙明”。长久以来积压的各种
期刊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战争年代,他金戈铁马,驰骋疆场;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批少将,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胡继成将军一直有一个心愿——回到安徽老家去看看。2010年,他的女儿为他写了一本书,记录了将军峥嵘传奇的一生。  严格父亲  胡继成的年龄大了,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病时常来袭,医院便成了他晚年生活的另一个家。病床前,六个孝顺的儿女每天都来探望,悉心照顾老父亲。儿女们穿着非常朴素,很多时
期刊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43军资历老,将军多,功劳大,号称“铁军”、“虎军”,善于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它的征战足迹,纵横东西南北,踏遍全中国。  43军的前身,一部分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他们在北伐时组建叶挺独立团,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至井冈山;另一部分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向井冈山的部队。朱毛会师后,两军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1933年6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期刊
平津战役  1949年1月1日,四野首长电令43军“攻坚老虎”第128师赶赴天津,参加攻坚作战。8日,又电令该师为天津攻坚战总预备队。1月14日10时,天津总攻打响。当各突击集团从东、西、南三路突进天津市区后,128师即奉命从西南,紧随担任主攻的第38军进入市区作战,该师以第382团及师属炮兵为前锋,第383、384团紧随其后,勇猛攻击。至当日下午2时,第128师共歼敌8400余人。“攻坚老虎”再
期刊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革命战争年代,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推着小车送粮食、物资、救护伤员、参军参战,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啊!解放这么多年了,他们的后代还上不起学,党和政府有困难,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想办法在老区多办学校……  从小心系失学儿童  在鄂豫皖边界,雄峙着自西北而东南,将淮河支流分割成一条条峡谷的大别山。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杨桥村,就坐落在这风景秀丽的大别山区。  1914年4月
期刊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作为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刘自双先后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还长期担任空军将领,老将军为中国史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能把一个活活的生命给扔了”  作为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腊子口曾是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  长征途中,翻过腊子口就意味着能看到人烟,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就能活命。“就是爬也要爬过去。”带着这种求生的信念,红军战士仅靠盐
期刊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老将军叮嘱: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作为军人,任何时候都要有忧患意识,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如此,我们的军队才能无愧于祖国的钢铁长城的称号。  贺龙夸他像“铁匠”  张秀龙,1914年生,是从洪湖苏区走出来的开国将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2年,张秀龙在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川汉独立团任警卫班长。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