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当代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笔者深入凤翔、太白、千阳等县区,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与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供销社等部门专家学者进行了协商探讨,以期对激发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潜能,形成县域竞相发展良好态势,培育一批“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县域经济;模式分析;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一、县域经济的特征及模式概述
  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国家之强,在于州县”。从古至今,县域始终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我国对县域经济的专门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实践探索时日尚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或统一性的概念。从专家学者的论述中,笔者归纳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我国县域经济形成了以下基本特征。
  1.农村性
  在我国总是把“县”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在县域,中国的农民主要生活在县域,县域的大部分土地属于农村,离开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就无所谓县域。目前中国县域经济本质上仍属于农村经济的范畴。因此,农村性是我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区域性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域经济,是相对稳定的基本行政单元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和行政界限,其形成明显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特色等区域性因素影响。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因而县域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区域经济。
  3.层次性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层次,其本身具有内在的层次性。县城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中心,具有核心和导向作用,属于最高层次,乡镇经济是介于县城和农村的中间层次,村级经济则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层次。所以,县域经济实质上是一个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网络。
  4.综合性
  县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具有类似国民经济大系统的综合性特点。县域经济有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产业、领域和部门。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一、二、三次产业各部门。它集三次产业为一体,集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自主性
  县域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行政区域,具有一级基层行政体系。县域经济以县级政府作为市场调控主体,具有功能完备的县级财政和地方税收体系。在决策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独立地制定发展计划,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模式分析
  中国地域辽阔,县情各异,不同县域在所处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发展的先决条件上存在很大差异。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可分为五大类:
  1.资源主导型模式
  资源型模式就是发挥县域内资源的禀赋优势,包括生物、生态、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效用,形成主导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最终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如广东省恩平市凭借得天独厚的热矿水资源和富有特色的温泉旅游,建成了一个大规模、高品位的“中国温泉之乡”,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地热国家地质公园”。
  2.农业产业化模式
  农业产业化推动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有效发挥农业较强的前向产业关联效应,以带动县域整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是山东省寿光市,依托其独特地质条件和适宜的气候,建成了全国“菜园子”,并依靠蔬菜产业一直跻身全国百强县榜单,成为老牌“农字号”百强县。
  3.工业推动型模式
  树立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理念,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培育支柱产业,逐步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通过县域工业发展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典型案例是诸城工业强县。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合作制首先从这里发端,成功后推广到全国。同时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现已形成新郎、得利斯,福田等国内知名的品牌。
  4.园区承载型模式
  一些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注重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引进外资来推动园区的建设,把同类企业、产业链条关联密切的企业在园区聚集起来,吸引工业的空间聚集和产业提升,以园区建设来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园区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5.产业集聚型模式
  集群引领模式,即在县域内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将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产品某个部件的同类型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在集群内运行实现规模经济,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绍兴市、福建省晋江市等,都是集群化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地区。
  二、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评析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宝鸡市各县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改善民生,县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其整体实力得到稳步提升。
  (一)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1.县域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1年,宝鸡市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45.4亿元,较上年增长14.4%,县域生产总值占宝鸡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4%,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县均实现生产总值60.6亿元,较上年增加11.25亿元,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榜中,凤县首次入选全国西部百强县,成为宝鸡市第一个进入西部百强县的县。   2.县域工业增长较快,主导作用日渐凸显
  2011年,宝鸡市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259.7亿元,增长20.4%,高于宝鸡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宝鸡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宝鸡市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达到47.6%,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已经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3.项目建设增幅明显,县域投资比重加大
  2011年,宝鸡市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5亿元,增长23%,占宝鸡市总量的50.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1.3亿元,增长31.6%。九县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凤翔最大、凤县次之、岐山位列第三,分别为93.2、74.3和70. 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眉县最快、陇县次之、凤翔位列第三。
  4.财政收入增加较快,发展保障强劲有力
  2011年,宝鸡市县域财政总收入36.4亿元,较上年增长26.1%,县均财政总收入4.05亿元。在九县财政总收入中,凤翔最高、凤县次之、岐山位列第三,分别为10.5、7.2和5.1亿元,千阳与太白县最少。2011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4.4亿元,增长33.4%,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宝鸡市地方财政收入28.1%。
  5.惠民政策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宝鸡市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1年宝鸡市县域财政支出75.8亿元,较上年增加17.6亿元,增长30%。经济发展有效地拉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340元,较上年增长25.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12元。
  (二)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宝鸡市县域经济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综合经济指标不高,与科学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县域经济总量偏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2011年,宝鸡市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45.4亿元,较上年增长14.4%,但低于全省14.9%的水平。宝鸡市县均实现生产总值60.6亿元,但其总量仅为全省县域平均规模的 75.4%。宝鸡市县均财政总收入4.05亿元,为全省县域平均财政总收入的40.7%。凤县虽连续三年入选全省“十强县”,但与省内府谷、神木等县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2.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工业主导作用不强
  宝鸡市县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仍未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较多,但经营效率低、特色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档次低,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较多,但规模企业少,具有品牌效应的集团企业更少,难以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3.生产要素十分匮乏,县域发展活力不强
  宝鸡市县域发展基本要素供应不足:一是管理、技术人才稀缺。由于成长环境欠佳,致使各县实用人才、创业人才特别是优秀企业家严重短缺。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城市偏向经营战略,致使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总量十分有限,严重影响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三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导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矛盾突出,一些好项目由于用地难以落实而被搁浅。
  4.体制机制束缚严重,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尽管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强调很多,但县域经济发展尚未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在行政体制方面,市级政府倾向于调配市域资源集中发展中心城市,致使县域经济自身资源不足、活力不强。在财政体制方面,财力主要向省、市两级集中,县级政权受条块分割体制制约,缺乏集中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县级政府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5.县域发展环境欠佳,招商引资能力不强
  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均存在一些问题。在发展硬环境方面,县域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全市有相当一部分县域城建、交通、通讯等条件差,致使城镇化率偏低。在发展软环境上,部分县域信用环境、发展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经济交往合同履约率低,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
  三、加快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的重要支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能采取单一的发展思路,必须要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眼光,实施整体发展战略,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特色经济
  首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布局。各县区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快产业和品种结构调整,培育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如宝鸡市渭河川道应立足科技工业园和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创意农业。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各县要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有效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最后,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产销衔接。市县两级要开辟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适时合理流动。
  (二)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园区软硬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创建一流投资环境,吸引大企业入园发展。其次,明确定位,突出特色。结合县域实际,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选准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形成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再次,不断提高县域企业的创新能力。坚持依靠科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三)推进城镇化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首先,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搞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县区要立足增强县城和中心镇的综合功能和带动能力,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形成布局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其次,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建设要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拓展其发展空间。最后,加强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城镇品位。彻底摒弃“重建设、轻管理”思想,积极探索城镇管理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
  (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首先,积极解放思想,为非公经济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支持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其次,支持为农村服务的中介组织发展。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充分发挥其联结企业的纽带作用。最后,着力为非公经济发展供优质服务。各县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为非公有制企业招商引资搭建平台,提高非公经济招商引资能力与水平。
  (五)构建要素支撑体系,增强县域发展后劲
  首先,建立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积极推动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对县域增加信贷投放,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创新贷款方式,满足县域经济的融资需求。其次,建立完善财税支持体系。继续实施省、市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的保障水平。最后,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要落实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制订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县域工作。
  (六)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其一,要善于用市场经济办法配置资源。加强工业园区、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盘活现有土地存量,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其二,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与非行政许可项目,做到能减则减、能放则放,减少审批层次,规范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其三,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完善联系与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和“保姆式”服务。
  【作者简介】
  童力冲,中共宝鸡市委党校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地铁,在现代城市中是主要的公共交通之一,同时地铁的存在也意味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以及城市的风貌。文章主要对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语言艺术的特点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地铁公共艺术墙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语言艺术  一、引言  随着交通形式的发展,地铁开始以它快捷、大容量以及相对于地面交通而言干扰少、事故少的特点在世界各国大城市相继发展起来。我国作为世界范围内
期刊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重要人才培养形式,其对于工业、艺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目前也在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尤其是在民族雕塑方面,更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对民族雕塑进行传承和发展。本文以藏族面具艺术为例,简单介绍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分析其对我国民族雕塑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讨论在该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适合现代学徒制的民族雕塑传承方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民
期刊
摘要: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数据资源的合理运用,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大数据时代对我国旅游服务的促进作用入手,分析了岭南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把握数据资源优势带来的机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推动岭南景区的智慧化升级。  关键词:大数据;旅游服务;智慧化  随着以博客、社交网络、基于位置的服务IBS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发布方式的不断涌现,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
期刊
【摘 要】城镇化方向自确定以来,争议不断,笔者在此前关于城镇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而这篇文章核心讨论的内容则是究竟如何实现城镇化的问题,文章主要从城镇化的目标,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定位,大城市病,城镇化的度、城镇化的速度,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展开,而上述几个方面既是今后进一步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当然也是需要统一认识的问题,更是少数对城镇化方向提出质疑的理由,基于以上几方面因素的考虑,本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发,认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激励科技资源以市场化方式向企业聚集,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驱动企  业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  【关键词】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资源;市场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
期刊
【摘 要】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已到达顶端,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策脉络  城镇化建设关系到党执政的根本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在现阶段集结了经济结构调整、内需拉动、分配政策改进,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等众多问题在内,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一个核心的问题、统筹发展全局
期刊
【摘 要】当前,个人消费信贷已成为激发潜在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探讨了宝鸡、天水两市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全面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消费信贷能否成为提振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增长点。  【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居民消费;经济发展  近年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激发潜在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宝鸡、天水两市共处内陆,地缘
期刊
【摘 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推进西安市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西安市如何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建成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进行了认真思考探讨。  【关键词】文化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化大都市;探讨  2012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省市共建大西安,加快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临潼旅游休闲度假区、秦岭终
期刊
【摘 要】促进残疾人就业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目标。本文通过对西安市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就西安市残疾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特点;问题;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就业问题关系到公民权利的实现和生产力的解放。残疾人拥有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既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构
期刊
【摘 要】城中村改造的空间模式选择,对于城中村生命延续及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根本意义。本文结合西安市的改造实践,提出了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空间模式的思路、原则和途径。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模式;思路;原则;途径  所谓城中村改造的空间模式,是在指城中村改造中,对城中村已形成空间布局改造的思路、原则和途径,涉及到对城中村原有空间物体的保留、拆除或其他行为,其实质问题是空间发展权利的公平分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