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虑宏细观缺陷的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来源 :爆炸与冲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节理岩体同时含有节理、裂隙等宏观缺陷及微裂隙、微孔洞等细观缺陷的客观事实,提出了在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中应同时考虑宏细观缺陷的观点.为此,首先对基于细观动态断裂机理的经典岩石动态损伤本构模型——TCK(Taylor-Chen-Kuszmaul)模型进行了阐述,其次基于Lemaitre等效应变假设推导了综合考虑宏细观缺陷的复合损伤变量(张量),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讨论了载荷应变率及节理条数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载荷应变率下试件在变形初始阶段是重合的,而后随着应变的增加,试件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及总应变均随载荷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节理条数的增加,试件峰值强度逐渐降低,但降低趋势逐渐变缓并趋于某一定值.上述研究结论与目前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结果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说明了本模型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进行性退行性变为特征的软骨病变,最终导致关节不可逆功能障碍。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有活性的软骨细胞,通过复合支架材料移植到软骨
[目的]探讨水杨酸诱导耳鸣与氧自由基代谢、脂质过氧化,以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运用生化法测定水杨酸诱导耳鸣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
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是复杂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适应性免疫及固有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机制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
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织红细
在铌酸锂晶体非共线相位匹配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中观察到了级联光学参量效应。实验中测量到了一阶、二阶和三阶斯托克斯光。通过分析一阶、二阶和三阶斯托克斯光谱发现相邻阶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相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选取既往被明确诊断为PD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从诊断P
以中华猕猴桃为试材,分别于0、10、20、30℃条件下采用1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12h和24 h后,在20℃条件下贮藏,研究不同1-MCP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中华猕猴桃果实贮藏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profile of microRNA-21 in human cholangiocarcinoma tissues and to validate its bona fide targets in human cholangiocarc
系统介绍了利用SilviScan-3TM测量细胞结构、木材密度、微纤丝角和划分年轮界线的方法,并以祁连山青海云杉为例,分析青海云杉6个木材性质参数(年轮细胞直径、年轮细胞壁厚、
通过进行常规稻机械插秧时30 cm×21 cm(疏)、30 cm×16 cm(中)和30 cm×12 cm(密)3种不同插植规格对比试验,比较分析常规稻机械插秧在相同的品种、田块、育秧方法、插植深度